大家好,“丁与卯”如期相约。

偶然得知,属兔的本命佛是大智文殊菩萨,心中不免有很多亲切感。

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金五台”(其余为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就因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远近闻名。

不仅如此,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是当今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

所以,你也会看到很多喇嘛或藏族人来磕长头朝拜的。

五台山大宝师傅算命(244.游历为何说五台归来不看寺)(1)

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五台县,到石家庄最近距离只有两百多公里,可以自驾前往。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依次为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

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由于夏季是旅游旺季,人员很多,也只能先去部分地方:黛螺顶、塔院寺、五爷庙、显通寺、殊像寺等。下面初步做一个介绍。

黛螺顶,又写作大螺顶,因从山顶往下看,像一个倒扣的大海螺,而盛夏时候,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呈墨绿色,所以也叫黛螺顶。

以其1080级台阶闻名,登1080台阶,消除1080种烦恼。寺内以文殊为主供,文殊菩萨以大智著称,所以1080级台阶也称作“大智路”。

黛螺顶,把五座台顶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集中塑在一起,来到这里也就等于上了五座台顶,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萨,所以就叫“小朝台”,是很多忠实佛教信徒的及游客的必去之地。

五台山大宝师傅算命(244.游历为何说五台归来不看寺)(2)

塔院寺,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的所在地,也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处之一。

香客多绕行白塔还愿,一边走一边念经或叩头,一边抚转法轮。

蒙藏族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要朝拜“塔院寺五圣迹”的第一圣迹,就是大白塔。

在白塔的东边还有一座小白塔,相传此塔内藏有文殊菩萨显圣时遗留的金发,所以又称文殊发塔。

在转发塔时,看到了文殊智慧咒:翁阿惹巴札那谛!注音:ōm ā rā,bā zhā nà dē。

登黛螺顶1080个台阶时,一步一音,七音一空,百十遍咒语后就到顶了,虽然全身汗透了,倒也不觉得累。

登顶途中,身边不少人三步一叩首,倒也是虔诚得很。

五爷庙,也叫万佛阁,是一座龙王庙。每逢初一、十五朝拜的善男信女便络绎不绝,据说五爷庙许愿很灵,因而这里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地方。

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龙王的,而五台山为什么要修龙王殿呢?

这要从文殊菩萨向东海龙王巧借歇龙石的神话说起。

传说,很久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

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清凉石。

但文殊菩萨毕竟法力无边,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龙王,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这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

显通寺,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

此处,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和全山寺院之首。尤其突出的是青铜铸造的铜殿,铜殿是一座铜铸成的仿木建筑物,是中国现存四铜殿之一(其它三铜殿为北京颐和寺万寿山铜殿、湖北武当山铜殿和昆明鸣风山铜殿)。

殿内,有上万尊小佛像,是罕见的铜制文物。显通寺前的钟楼里有五台山最大的铜钟——长鸣钟,钟的表面刻有一部万余字的楷书佛经。据说,龙王五太子来五台山打算抢回去的那块清凉石也供奉在显通寺里。

殊像寺的文殊殿内有一尊文殊菩萨骑过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

都说“五台归来不看寺”,虽过于绝对,倒也有几分自信。此行稍微遗憾的是五个台和菩萨顶暂时没能去,倒也为下次赴五台山留下了念想……

五台山大宝师傅算命(244.游历为何说五台归来不看寺)(3)

从五台山相关地方找来的禁忌礼仪,仅作参考。

1、请香:在别的地方买东西可以称做买,但到了寺院买香请称做“请”;

2、手心:磕拜的时候,手心得向上,那是对佛祖的尊敬。手心向下是拜祖先的;

3、香火:去专用的点香处点燃香火,可别去插香的地方取火,也不要图方便用自己的打火机点火;

4、左右:请用左手请香火,佛教认为左手是最干净的,然后,恭恭敬敬地用右手插在香炉中;

5、许愿:通常要先了解佛菩萨名号,告知:你叫什么,家住何处,有何事相求,事成后何处还愿;

6、法器:佛门中有很多法器,诸如木鱼、凳几,拜完佛祖后,可以稍稍抚摸,以求点佛气,但不可触碰塑像金身;

7、每座寺院内都有正规的请香处,不要相信所谓的发财香、智慧香、长寿香,如果心诚,则每座寺院佛前烧三支香足矣。

8、拿起三支香,用左手拿着,点着后将香头朝上,用右手把火轻轻扇灭,不要用口吹,不要挥舞香火。

欢迎关注@丁与卯(全网平台同名),体悟生活哲理,留存时代印记。感恩一路同行,拙作定期更新,欢迎互动交流!

#生活日记##旅行游记##五台山##山西#@齐帆齐本地社@头条热点@头条号@微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