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外汇市场美元指数从低向高无奈推进,期间最高点为97.35点,最低点为96.41点,振幅0.98%;周一到周五收盘为96.52点和97.22点,涨幅0.7%其中欧元兑美元汇率从1.1314美元下跌到1.12美元,欧元下跌0.8%的负面因素凸显英镑兑美元汇率从1.3209美元到1.32美元,脱欧状态依然不乐观瑞郎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0.99瑞郎,变数较小日元对美元汇率从110.03日元到110.82日元,窄幅迂回偏向升值109日元有表现加元对美元汇率从1.3401加元到1.3337加元,石油因素影响有限澳元兑美元汇率从0.7110美元到0.7049美元,走势向上趋势没有改变新西兰元兑美元汇率从0.6908美元到0.6802美元,相对贬值偏多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独立走势清晰,受制美元弱化,一周水平从6.7094元到6.7121元,期间贬值达到6.7390元水平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一周会议总结怎么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周会议总结怎么说(一周汇评3-30)

一周会议总结怎么说

本周外汇市场美元指数从低向高无奈推进,期间最高点为97.35点,最低点为96.41点,振幅0.98%;周一到周五收盘为96.52点和97.22点,涨幅0.7%。其中欧元兑美元汇率从1.1314美元下跌到1.12美元,欧元下跌0.8%的负面因素凸显。英镑兑美元汇率从1.3209美元到1.32美元,脱欧状态依然不乐观。瑞郎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0.99瑞郎,变数较小。日元对美元汇率从110.03日元到110.82日元,窄幅迂回偏向升值109日元有表现。加元对美元汇率从1.3401加元到1.3337加元,石油因素影响有限。澳元兑美元汇率从0.7110美元到0.7049美元,走势向上趋势没有改变。新西兰元兑美元汇率从0.6908美元到0.6802美元,相对贬值偏多。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独立走势清晰,受制美元弱化,一周水平从6.7094元到6.7121元,期间贬值达到6.7390元水平。

一周主要货币表现如下:

1、避险情绪再起,美元受到青睐——本周美元指数在震荡中升值的表现超出预期,这似乎与美元技术面及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有关,美元指数表现如下:周一收盘96.5229点,周五收盘97.2292点,整体升值0.73%;震荡区间位于96.4122-97.3490点,振幅0.96%。虽然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使得市场对美国经济未来较为担忧,而美联储官员对加息出现分歧,尤其是美联储理事摩尔表示美联储应该尽快降息,这本应符合我们的预期利好美元贬值策略。但一周全球主要央行发表了不同程度的鸽派言论,周中开始刺激避险情绪升温;特别是欧洲央行官员发表鸽派言论以及欧元区经济的持续低迷使得欧元反弹无力;加之以土耳其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股债汇暴跌,进而美元资产的避险属性备受推崇,美元最终表现无奈走高。

下周美国数据较多,例如零售销售、耐用品订单、非农就业数据等,,美联储几位官员也将发表讲话,预计美国基本面表现有望给予美元贬值空间;另一方面则需要关注欧元区与欧元表现,这在近期给美元策略的不支持十分明显。因此,预计下周美元指数或将表现震荡,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贬值意图或将备受阻力,主要交易区间位于96.50-97.70点。

2、新兴市场动荡,欧元承压贬值——本周欧元兑美元汇率略有反弹但延续震荡下行走势,主要维持在1.12美元弱势水平。具体如下:欧元兑美元汇率由1.1295美元至1.1217美元,跌幅0.69%,波动区间位于1.1208-1.1332美元,振幅1.09%。实际区间整体弱于笔者此前预期,主要原因在于市场避险情绪回归,这使得美元无奈升值,欧元回归贬值通道。一周欧元区数据好坏参半,其中法国第四季度GDP年率终值上修0.6个百分点至1.5%,但欧元区领先性指标3月经济景气指数和工业景气指数持续下滑,尤其欧元区3月工业景气指数至-1.7%,这凸显欧元区制造业仍低迷;加之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表态偏向悲观,欧元反弹存在现实压力。另外,英国延迟脱欧且多生变数,英镑贬值对欧元有拖累。然而,焦点在于新兴市场股汇双杀且动荡加大,这引发市场对2018年新兴市场危机再次上演的担忧,进而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在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时,全球资金回流美元资产寻求避险推升了美元,因此欧元表现贬值。此外,欧元兑英镑汇率由0.8550英镑至0.8599英镑,涨幅0.57%,波动区间位于0.8483-0.8649英镑,振幅1.94%;欧元兑人民币汇率由7.5874元至7.5273元,人民币相对升值0.8%,波动区间位于7.5241-7.6023元,振幅1.03%。

下周主要关注德、法、欧元区3月制造业PMI终值和3月服务业PMI终值的变化,预计制造业表现给予欧元反弹条件的可能性较小。预计下周欧元兑美元汇率整体表现震荡调整的概率较高,主要波动区间或位于1.1170-1.1295美元。

3、脱欧主导转移,脱欧或变拖欧——本周英镑兑美元汇率呈现单边震荡下行态势,市场敏感度较强,波动下限略超笔者此前预期。具体如下:周一收盘价1.3209美元,周五收盘价1.3043美元,较上周贬值1.26%;震荡区间位于1.2976-1.3269美元,振幅2.22%。英镑兑人民币周一收盘价8.8624元,周五收盘价8.7417元,较上周贬值1.47%;震荡区间位于8.7087-8.9241元,振幅2.43%。一周英国脱欧进展再现困局,这令英镑全周被负面情绪笼罩。周一英国下议院投票决定暂时取消英国政府在脱欧事宜中的主导权并转交英国议会,但这样的改变并没有给脱欧进程带来有效推动,反而由议会内部提出的8项脱欧计划在随后尽数被否,当前英国脱欧陷入“无计划”的尴尬境地。即使首相梅之后祭出“辞职”底牌,力求在周五挣得议会对原计划脱欧协议部分的通过,但仍然无功而返,这预示英国政府此前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第三次遭到英国议会的投票反对。连续的负面事件使市场对英国无协议脱欧的预期再度升温,英镑兑美元汇率一度下破1.30美元关口,短期上涨趋势线被跌破,这或预示英镑短期还有进一步贬值的可能。

当前英国必须选择在4月12日之前出台新的脱欧计划并于欧盟达成一致,否则就只能与欧盟商讨更长时间的脱欧计划,但欧盟此前明确表示不接受新的脱欧协议,这预示着4月1日英国议会新一轮的脱欧计划商议能够取得有效成果的可能性很低,最终更长时间的延迟脱欧或将成为大概率事件。而美国方面下周需要重点关注PMI以及系列就业数据,最终数据结果是否会配合美元指数对本周连续升值的修正值得重点关注。结合对美元的预判,预期下周英镑兑美元的交易区间为:1.2920-1.3120美元。

4、避险情绪回归,瑞郎基本稳定——本周瑞郎对美元汇率基本维持在0.99瑞郎水平,变化不大。具体如下:周一收盘价0.9921瑞郎,周五收盘价0.9949瑞郎,跌幅0.28%,周内汇率在0.9903-0.9974瑞郎之间波动,振幅0.72%。瑞郎对欧元周一收盘价1.1226瑞郎,周五收盘价1.1159瑞郎,涨幅0.60%,周内汇率波动区间为1.1154-1.1257瑞郎,振幅0.92%。上述汇率实际运行区间与笔者预期大致吻合。瑞郎对人民币周一收盘价6.7615元,周五收盘价6.7397元,跌幅0.32%,周内汇率波动区间为6.7280-6.7809元,振幅0.79%。当周瑞士公布的3月ZEW投资者信心指数低于前值,为-26.9;3月KOF经济领先指标97.4,高于前值以及预期。虽然同期欧元区经济疲软态势持续,受此影响瑞士的经济指标也并非利好,但是新兴市场股市和汇市动荡加剧,土耳其“股债汇”集体下跌,导致市场避险情绪高涨,瑞郎避险功能得以凸显,因此在美元指数无奈上涨的情况下,瑞郎对美元的汇率能够维持基本稳定。

下周瑞士方面主要注意2月实际零售销售年率以及3月CPI月率,同时也需要持续关注美国与欧元区的经济状态,以及土耳其经济动荡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预计下周瑞郎对美元的主要波动区间位于0.9890-0.9970瑞郎,瑞郎对欧元区主要波动区间位于1.1137-1.1242瑞郎

5、美指继续上扬,持续压制加元——本周加元对美元汇率表现相对贬值,周一收盘价1.3401加元,周五收盘价1.3337加元,贬值幅度0.48%;波动区间位于1.3332-1.3451元,振幅0.69%;上周预测震荡区间维持在1.3300至1.3500之间震荡,预期较为接近实际走势。加元贬值主要是在周内受美元升值所压制,然而美元在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并被看衰的情况下,强势展现多头上扬走势,其中依旧是源于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和全球央行都表现的十分鸽派所提供的力量。同时周内原油价格受美国过多干扰,一方面美国原油开采创新高,造成油价周内触底;另一方面美国总统再次推文质疑油价过高,这引发油价短线剧烈波动。原油价格的敏感波动也减弱了加元的汇率支撑。

下周将重点关注中美贸易进展,美元指数有望受到影响,然而在英国脱欧的持续不确定下,短期内将支撑住美元指数。同时对原油价格的初步预期是进入新一轮的下跌,主要判断来源是美国的强势干预,油价难以支撑住。由此预测加元市场方向将是震荡小幅贬值,主要博弈区间点位预判在1.3350-1.3500加元。

6、澳元小幅上涨,振幅开始加大——上周澳元收盘0.7077至本周收盘0.7094美元,基本稳定,波动区间位于0.7062-0.7148美元,振幅1.21%。澳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由4.761元上涨至4.7680元,基本平盘;铁矿石价格由615.5美元上涨至631.5美元。一周经济数据有澳大利亚2月私营企业贷款月率0.3%,高于预测0.2%。周边数据本周有较大影响,主要是新西兰的降息预期,这使得澳联储的降息概率增加,进而澳元产生了较大的跌幅。澳联储助理主席埃利斯表示,房价的下跌影响了汽车和室内装修行业,而目前较低的薪资增长并不会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但并未提及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对澳大利亚发展的影响。我国公布了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率为-14.0%,低于前值的10.3%。当周澳元开盘就非常接近中期的下降趋势线,有极大概率由涨转跌。在正式确认短期下跌趋势形成后,澳元直接跌破上升趋势线,之后小幅反弹回调。从走势可以看出,短期内的下跌或不可持续。

笔者目前倾向于澳元短期内继续下跌,但是中期上涨通道概率越来越大,原因如下:1、技术面,目前的下跌通道非常清晰。12月4日的高点及1月30日的高点非常清晰的是说明下跌的上限,目前看最高上涨至0.7200附近,然后随机下跌。2、利息层面;虽然美国现在鸽声嘹亮,对于加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笔者认为美国加息进程其实没有改变,美国的失业率较低,经济情况仍佳,笔者仍保留加息预期。反观澳联储则不同,新西兰的降息概率上升,澳元跟随的概率较高,所以澳元或将贬值。预测澳元兑美元汇率平盘0.7100美元附近,人民币对澳元也平盘在4.7700元附近。

7、鸽派导致大跌,短期或有回升——本周新西兰元兑美元呈事件触发突降态势,与上周预测的方向一致、区间几乎吻合。开盘价0.6875美元,收盘价0.6808美元,最高价0.6924美元,最低价0.6778美元,较上周收盘价下跌0.96%。新西兰联储议息决定保持官方现金利率不变,但其立场被市场认为更加鸽派;面对经济下行风险增大,新西兰联储暗示可能会考虑降息,新西兰元于当日下跌1.59%,为2018年8月9日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尽管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但美元指数仍上涨。人民币对新西兰元CFETS开盘价4.6172元,收盘价4.5661元,最高价4.6381元,最低价4.5621元,人民币较上周收盘上涨1.15%,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很小,而新西兰元贬值较多。3月31日-4月1日,新西兰总理将首次访华,以寻求与中国合作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并共同促进地区安全和繁荣,主要议题可能涉及升级两国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保护和推动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等。

随着多个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趋降,主要央行面对疲软的经济前景,相继预期会放松货币政策立场。新西兰的主要经济伙伴——澳大利亚、欧盟和中国经济增速有放缓趋势,国内的消费增长支出动能减弱,这些都可能令新西兰联储会更快考虑降息决策,新西兰元继续承较大下行压力。美元指数缺少继续上涨的逻辑。预期下周新西兰元兑美元汇率将小幅回升,报价区间为0.6820-0.6900美元。

8、外部牵动明显,内部稳定关键——本周日元表现贬值态势,其下限略超预期,主要原因仍来自内外因素的交织影响。日元兑美元汇率由周一110.0100至周五110.8200日元,日元贬值0.74%;整理区间位于109.6900-110.9500日元,振幅为1.15%。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指标由周初6.11元至周五6.05元,波动区间6.04-6.12元,振幅1.18%。一周日本经济数据整体表现不一。其中日本2月失业率较1月份2.5%下降至2.3%,但职位空缺率仍维持历史较高水平,这说明日本企业内部需求较大,而就业状况仍然紧张;日本2月工业产出月率初值公布为1.4%,好于预期值1%,相比1月份环比上升4.8%。周五日本央行表示将在4月前维持当前的债券购买计划,日本维持宽松政策的姿态不变;此外,日本财务大臣表示美国暂停加息对日本经济有正面影响,当前不考虑额外的经济措施,并认为全球经济正温和复苏。这表明日本经济态势稳定,相关货币及刺激政策仍实施有效,笔者认为这对日元汇率的稳定了起到明显作用。然而,来自外部的影响因素仍不容忽视,美元指数周内表现上扬态势,这是影响日元下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土耳其股汇债集体下挫引发的短期避险情绪上升并未带动日元表现升值值得重视;但相比其他主要经济体动荡的局面,日本的稳健现状刺激外海对日投资增加;加之日本财年周期因素影响日元升值的可能性仍旧较大。

预计下周日元将以震荡为主,阶段性升值的态势或将持续表现。观测日元近期走势,外部因素的牵动作用明显,而日元震荡加剧有限,这与年初异动差异较大,日本经济的风险抗受性增强将影响日元表现单边趋势的可能性减弱。预计下周日元对美元汇率主要区间或在109.4-111.1日元。

9、美港利差走阔 港币再触弱方——本周美元兑港币回归7.8450区间后,港币短暂脱离弱方保证区间,但是随着美元指数回升,以及1M-3M Hibor利率续跌,套利交易导致港币贬值压力增加。一周美元兑港币汇率开盘价7.8471港元,收盘价7.8483港元,周内在7.8442--7.8500港元之间震荡,振幅0.07%;这与上周预测区间7.8430-7.8495港元有一定偏差,主要是因为美元指数上周止跌回升,且港内进入季度结算后,Hibor利率走势出现分歧,隔夜拆息回升2.7个基点至1.59%,与USD LIBOR息差由83bps收窄至80bps。但1M拆息则续跌至1.67857%,与USD LIBOR息差扩至82个bps。3M拆息亦进一步滑落至1.78125%,与USD LIBOR息差扩至82个bps。利差的走阔,套利交易增加,导致港币贬值触及弱方保证。金管局于上周四,在市场买入39.25亿港元,本年度累计承接银行115.86亿港元沽盘,银行体系总结余下降至约647亿港元。

预计港内季度结算过后,流动性继续回归市场,资金可能继续流入香港市场,未来数月内港币流动性将保持充裕的水平,这将会导致Hibor利率续跌。预计下周美元兑港币在7.8450-7.8500之间震荡。

10、谈判关键时期,人民币等结果——本周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振幅缩小。在岸人民币周一开盘于6.7207元,周五收于6.7121元,升值61点,幅度0.09%;震荡区间在6.7425-6.7032元,振幅393(0.58%)。离岸人民币周一开盘于6.7236元,周五收于6.7185元,升值49点,幅度0.07%;震荡区间在6.7500-6.7022元,振幅478(0.71%)。上周我们判断人民币存在贬值风险,本周人民币实现贬值,贬值风险仍然在增大。美元指数上涨0.66%,这一涨幅并未造成人民币被动贬值。可能的原因:1、本周及下周中美贸易谈判代表都将进行新一轮的谈判,贸易谈判进入关键时期,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贸易谈判进展,而暂时忽略了以往的人民币汇率定价规则;2、本周美元指数虽然实现了上涨,但是上涨的可持续性较差。本周美债收益率出现了倒挂,引发全球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除美联储外,主要央行也开始担心市场风险并安抚市场、倾向于扩大宽松程度。外围纷纷鸽派的环境下,美元指数被动上行,并非美国经济向好推动。当然,本周人民币未完全跟随美元指数,加大了后续贬值调整的风险。

下周主要经济体即将公布一批经济先行指标,这对于判断积极形势非常重要。中美贸易谈判仍然处于关键时期,下周中方代表团又将访美,从披露信息看目前谈判异常艰难,很难判断其未来进展。美元指数被动上涨之后,未来是否可持续也是一大疑点。总之,下周外汇市场不确定性依旧较大,大战前的平静不意味着风险因素解除。从国内看,鉴于国内经济继续下行、出口走弱,CFETS指数前期上涨较快,对外贸冲击较大,人民币适度贬值是符合经济基本面的选择。预计下周除非重大消息公布,我们倾向于判断人民币将继续在不确定环境下维持短暂均衡、并有小幅贬值风险,预测目标区间位于6.6700-6.7600元。

11、价格迂回扩宽,趋势或将不变——本周国际黄金市场期货价格走势呈现较为动荡态势,周一到周五国际黄金期货价格为1321.60美元和1298.50美元,黄金价格虽然下跌1.7%,但盘中高点依然达到1304.60美元,稳住1300美元态势依然是重要方向前景。这与笔者预期基本吻合,1300美元迂回依然是主基调。尤其是国际黄金期货价格周五收高,部分挽回之前跌幅。但是周四国际黄金期货价格蒙受8月13日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鉴于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以及英国脱欧等政治风险的担忧,预计未来几个月内的避险需求还会推动国际黄金价格继续上涨。目前一些央行增持黄金态势不变,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全世界中央银行等公共机构去年的黄金购买量为651.5吨,比前一年增加74%,这是1971年废除美元兑换黄金制度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全球黄金市场中央行依然是重要买家,各国央行持有的黄金储备超过3.33万吨;而在这3.3万吨的黄金储备中,欧元区当作一个整体的话,共持有约1.08万吨黄金,超越拥有8133吨黄金储备的美国,为全球最大的黄金储备持有方。如果将国家范围扩大到整个欧盟,其官方黄金储备量会进一步提高到1.12万吨以上,超过全球央行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强。从中看出欧洲风险较大,黄金储备的避险意义重大,未来趋势难言价格低迷,但阶段应对试图造成黄金持有恐慌是关键。

预计下周金价上涨概率较大,与美元反相关因素发挥是重点。毕竟美国经济与利率不利因素被放大,甚至刻意炒作和主导凸显,这恰似未来金价反弹的基础与推力。预计下周黄金价格区间在1300-1330美元之间。

12、价格预期不变,阶段迂回有因——本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两地价格指标与预期基本吻合,高点水平触及符合我们的趋势判断。其中纽约石油期货价格从59.08美元到60.14美元,涨幅1.7%;区间震荡在58.17-60.38美元,振幅3.7%;最高触及60.73美元,这是去年11月12日以来最高水平。伦敦石油期货价格从67.30美元到67.55美元,涨幅不大;区间震荡在66.36-68.23美元,振幅2.8%。一周石油受到下行压力的因素来石油库存增加是关键,周三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报告显示,3月22日当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维持在1210万桶/日不变。EIA原油库存增加280万桶,预期减少120万桶,前值减少958.9万桶。随后纽约石油期货跌幅扩大至1%,,刷新日低。当前美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推高石油价格是重点,因为美国今年对这两个国家的制裁限制了这两个国家的原油出口。美国一位高级官员周五表示,美国希望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其他国家充分了解伊朗的非法石油运输,以及伊朗为逃避制裁而采取的策略。美国财政部负责恐怖主义和金融情报的副部长Sigal Mandelker在新加坡对记者表示,美国本周对伊朗施加了额外的“巨大压力”。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国的减产计划持续推行,加之美国对委内瑞拉和伊朗原油出口的制裁,国际石油价格今年上涨25%以上。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已经成为石油市场的常态,市场焦点开始转向原油供给面的观察跟踪。其中最明显的是委内瑞拉石油危机正在加深,加之目前市场近期包括美债收益率倒挂和委内瑞拉国内大面积停电在内的多个热点事件推动油价波动增加后,而且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制造业数据显示经济出现放缓继续,这些对需求的担忧限制石油价格反弹。目前石油价格表现也接近均衡状态,接来下需要新动力来推动石油价格上涨,其中全球贸易局势的趋势变化将会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预计下周国际石油价格继续上涨有空间,包括美元指数、黄金价格走势都将是刺激石油价格向上的因素,连接本周惯性上涨区间,预计国际石油价格两地指标将凸显60美元的维稳和70美元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