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雄,比喻刚劲、躁进、强大守,坚守雌,比喻柔静、软弱、谦下溪,亦作谿,沟溪,山里的小河沟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道德经入门之8?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道德经入门之8(读道德经28-大制不割)

道德经入门之8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雄,比喻刚劲、躁进、强大。守,坚守。雌,比喻柔静、软弱、谦下。溪,亦作谿,沟溪,山里的小河沟。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婴儿,象征纯真、稚气。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就回归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没有教人做坏事的知识。黑,深不可识。式:可作“模式”、“楷式”讲。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守暗昧,甘愿成为天下的范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忒(tè):差错。无极:没有终点的状态,意为最终的真理。甘愿做天下的表率,永恒的德就不会出差错,就回归到了没有终极的状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荣:荣誉,宠幸。辱:侮辱、羞辱。谷:深谷、峡谷,喻胸怀广阔。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像深谷一样接纳包容天下人。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朴素。指纯朴的原始状态。老子有时用“朴”来表示“道”。甘愿做天下的川谷(虚怀若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就回归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返璞归真)。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器:器物。指万事万物。官长:百官的首长,领导者、管理者。官长:百官的首长,领导者、管理者。大制不割:制,制作器物,引申为政治;割,割裂。此句意为:完整的政治是不割裂的。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引申为分割淳朴的东西,就有了万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意为统治者),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老子认为,刚强是有为的表现形式,是不合于道的;而柔弱是无为的表现形式,是合于道的。所以,他要求人们坚守柔弱,只有这样才能合于道。“温柔似水”一词常用来形容女子美好的性格特征,这是因为水性本柔,可以承载天下万物,如果人们能够如溪水般柔顺,那么也就回归到婴儿般的自然人状态,这才是合于道的。

一个人要知道,刚强有刚强的好处,柔弱有柔弱的好处。每一个人都要选择,选择的是先后,而不是有无。不是完全反对刚强,二是先采取退让的姿态,如果对方实在不讲理,再翻脸无情!这就是先礼后兵。

老子在生活中找了一些与道相近的形象,婴儿就是其中之一。婴儿柔弱、淡薄、谦虚、质朴、宁静,这些都是道的特点。复归于婴儿,就是复归于道。

与婴儿相对的,还有无极和朴。老子用了三个复归,可见,他认为,人是背离道的,所以才有现在的动乱、不安、困惑、迷茫。怎样回归呢,三条路,即知其雌,守其雄;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老子说的“知其白,守其黑”,守黑不是守住黑色,而是守住昏暗,甚至是昏昧,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

“为天下溪”和“为天下谷”都是甘于处下,甘于退让的意思,是“知雌守雄”“知宠守辱”的表现,但不能理解为退缩或逃避。老子的哲学是一个平衡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