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对于理财爱好者来说不太友好。

理财产品频频跌破净值,股票基金也“跳水”,保本的大额存单反而遭疯抢。

在“暴富”和“保护钱包”之间,大部分人都选了后者。

在理财市场上,能够完美躲避理财焦虑,让钱躺着就能安全保值增值的保险——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到底选哪个更好呢?很多朋友又纠结了。

今天保妹就来带大家好好梳理梳理,年金和增额终身寿到底应该怎么选!

职业年金是一次取好还是逐年取好(年金和增额终身寿)(1)

年金和增额寿的区别

其实怎么选,关键还是得先看怎么用。保妹先说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①什么是增额寿?

增额终身寿,顾名思义就是寿险,保障责任只覆盖身故和全残(保终身)。

增额终身寿最主要的保单利益就只有身故金和退保金这两块。

之所以叫“增额”,是因为它的保单价值会“长大”

被保人生存,就可以通过不断增长的现金价值实现保费的增值。

需要用钱了,由投保人操作退保或者部分退保来拿钱。

被保人身故,受益人可以领取对应的身故金。

不管是退保金还是身故金,都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长。

这就好比养了一只“小金鹅”,养的时间越长,金鹅就越肥

如果需要用钱,投保人可以通过退保或者部分退保,从“金鹅”身上割肉卖钱。

②什么是年金?

了解完增额寿,年金就比较好理解了。

年金也是“养金鹅”,同样也有现金价值和身故金,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投保人也可以通过退保或者部分退保拿钱。

但和增额寿不一样的是:增额寿这只金鹅”只会不断长大,而年金这只“金鹅”不一定会长得特别大,却一定会“下蛋”

不同的年金,“下蛋”的时间、次数、大小都会不一样。

比如教育年金,一般设置在被保人18岁后开始拿钱,拿到被保人二三十岁后终止。

而养老年金,大部分是55、60甚至65岁开始拿钱,可以拿一辈子。

但不管怎么拿钱,拿多少钱,都是一开始就设置好的,中途不能随便更改。

其实说白了,年金和增额寿的核心都是让放进去的资金不断保值增值,但增额终身寿只管“增值”,不管“分配”,而年金却比增额寿多了一个自动返钱的功能。

这个多出来的自动返钱功能,让这两类产品在实际用起来的时候产生了差距。

职业年金是一次取好还是逐年取好(年金和增额终身寿)(2)

年金和增额寿哪个好?

具体用起来有什么差别?哪个更好?

不同产品之间差异很大,不能一概而论。

但从灵活性、收益性、生存金支配权三个方面去看,还是可以帮助我们做选择的。

①灵活性上看

好的增额终身寿比绝大部分年金更灵活!

年金的返钱计划是一旦生效,基本无法更改。而返过钱的年金,现金价值增长速度就会慢下来甚至现价会减少。

要是返的钱太多,也没办法放回原账户继续增值;

要是返的钱不够用,想多拿一点,退保又有可能影响保单利益(退保金增值跟不上)。

但增额终身寿就不一样了。

只要现价涨得越快越高,收益越快在线,就越早能实现取钱自由。也就是不管投保人怎么拿钱,都不影响保单利益。

不管拿多拿少,都是投保人说了算,剩下的都可以在账户里面按原规则增值,更适合应对灵活多变的用钱计划。

以一款现价优秀,在使用上基本和增额终身寿无异的万年禧两全险 为例:

职业年金是一次取好还是逐年取好(年金和增额终身寿)(3)

30岁男性,10万5年交,总保费50万:

第5年交完费,第7年现价就已经回本,退保可以拿回55万,相当于单利2%。

假如不拿钱,第8年复利已经去到3.353%,单利已经超过3.5%。

第13年后,不管什么时候拿钱,单利都不低于4%。

算是现价增长快并且迅速在线的类增额寿产品了。

当然,也并不是说年金险做不到这样的现价增速,只是大部分年金险在最初的设计上就不倾向灵活领取(退保利益高),而是更侧重领取金的专款专用,再加上领取金计划不一定能跟得上变化,在灵活性上年金险就始终逊色一些。

所以,想要选择灵活度高的产品,保妹建议优先考虑前期现价涨得快、后期保单利益高的增额终身寿或者类增额的护理/两全险产品。

②从收益性上看

终身年金险的生存利益天花板,比增额寿更高!

当然,只是收益天花板更高,并不是所有产品都能把写进合同的保单利益做到天花板,所以咱们选产品上还是要擦亮眼睛。

年金和增额终身寿的预定利率都是3.5%,正常来说保险公司设计出来的产品承诺让利综合是不能高于3.5%(复利)的。

但终身年金险返的是终身现金流,这就相当于和保险公司做了一次对赌:活多久就得返多久(生存金),不能停。

所以领取金做到天花板的年金险被保人活的时间越长,领取利益就越无敌!

保妹拿领取金高的年金险——福满满,和刚刚说到的万年禧两全险 给大家做个对比。

职业年金是一次取好还是逐年取好(年金和增额终身寿)(4)

30岁男性,10万,5年交:

福满满养老年金:约定60岁后,每年固定领取7.6万的年金,且活过80/90/100岁,还有额外对应的祝寿金可以领取。

万年禧两全险:减保无限制,同样每年减保拿7.6万,最多拿到84岁,账户就领完了。

对比之下,福满满年金险只要生存,就可以一直领钱,领取金不中断,活过80、90、100岁还有更多额外的返还。

假如活到95岁,福满满年金险的领取金折算复利已经去到4.18%,突破3.5的天花板了!

③从生存金支配权上看

年金险更复杂!

增额寿没有被动返钱的功能,只有主动退保金。所以拿钱的支配权,从头到尾都只有投保人一个。

比如小明妈妈给小明买了一个增额寿,虽然被保人是小明,但是小明妈妈是投保人,所以要申请退保或者部分退保拿钱的也只有小明妈妈一个,不需要经过小明同意。

年金就不一样了,生存利益有两个:一个是和增额终身寿一样的退保金,由投保人支配。

另一个是每年被动返还的生存金,这是直接返到被保人账户,由被保人支配的。

还是拿小明举例,假设小明妈妈给小明买的是5年后每年返5万的终身年金:

虽然小明妈妈有权利申请退保拿现价,但在不退保的情况下,这每年的5万,是直接返到小明的账户里,随便小明怎么用。

职业年金是一次取好还是逐年取好(年金和增额终身寿)(5)

投保建议

结合不同的用钱需求和功能性,不同的人适合的产品自然也就不一样。

年金和增额终身寿怎么选,保妹觉得这并不是一道选择题,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用途,把现有资金分开搭配的。

①只考虑留做传承,不做它用的,选增额终身寿。

像富德康乾3号,就属于长期保单利益优秀,又适合传承的增额终身寿。

增额终身寿不会自动返还生存金,就意味着这笔钱只要不退保,被保人百年之后就可以完完全全给到指定受益人。

相比存款和其他资产,增额终身寿除了可以帮我们的资产长期锁利、保值增值外,在传承上更加方便省事无争议,还自带资产隔离属性,规避婚姻风险,满足父母想要完全把钱留给自己孩子的意愿。

②专注中长期储蓄,没有明确用钱计划,或者用钱计划明确但多变的,建议选择优秀的增额终身寿。

增额终身寿更加灵活,可以做出多变的取钱计划而不影响保单利益,具体原因前文也都详细讲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当然,现价增长慢或者后期增长乏力的增额终身寿,也不见得灵活性有多高。

因此,要挑就选保单利益第一梯队的产品!

比如8年以后要用钱的,可以选择现价涨得比较快,且后期综合保单利益比较优秀的万年禧两全险。

不过也要结合具体的用钱计划来选择,尤其是万一8年内就要用钱的,更涉及个性化建议。

③终身现金流规划,适合选择年金。

特别是养老年金,可以做到增额终身寿都不能替代的“收入保障”功能。

虽然增额终身寿也能规划现金流,但增额终身寿的现金流是账户“存量”规划出来的,用完了就没有了。

而养老年金才是真正的“流量”,可以保证我们只要活着,钱就花不完。

而领取利益高的养老年金,还能突破3.5%的天花板,比如前面介绍的福满满养老年金 ,就可以做到增额终身寿都做不到的高生存利益。

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在社保养老之外,是否有足够的养老金应对未来的养老危机,也是每个年轻人应该重视的事情。

趁着预定利率还没有像存款利率一样下降之前,提早用储蓄险规划我们未来的养老,未来在养老资金的准备上才不那么吃力。

④生存金专款专用,按照实际需求配置!

假如被保人和投保人不一样,比如父母想给孩子投保,那么根据生存金支配权的不同需求,就适合不同的产品。

比如咱们粉丝里面就有单亲妈妈想要给0岁孩子留一笔婚嫁金,但又怕这几十年里面出什么变故,自己也有可能要动用这笔钱,那选择增额终身寿更合适

作为投保人的父母,中途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拿钱出来用,等到孩子要结婚了,可以把投保人转换成孩子,让她拥有真正支配权,还可以规划婚前资产,不容易和婚后财产混同。

比如有些朋友想要给孩子安排好一辈子的生活费,或者重要节日要给孩子零花钱,表达爱和仪式感,那就可以用到年金险。

年金险可以定时定量地每年返还一笔钱给被保人,既可以让孩子有自由支配的空间,也不用担心因为孩子挥霍无度而提早把钱花光。即使父母不在了,现金流也不会因此终止,可以伴随孩子一生!

想给孩子补充生活费或者发一辈子“红包”的,可以选择之前这款快返型且保单利益高的盛世福 年金险。

当然,增额寿 年金组合搭配,更容易满足多变的用途!

职业年金是一次取好还是逐年取好(年金和增额终身寿)(6)

写在最后

年金和增额终身寿怎么选,产品和需求,缺一不可。

在用钱需求上,增额寿相对更灵活,而年金比增额终身寿更注重功能性!

当然在产品挑选上也不能随便,咱们还是要选保证给付的保单利益接近天花板,更具稀缺性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越早规划,锁利越高,越不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