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记者 陈烺本报讯有两本书,在上海基础教育领域影响力甚大,这就是《有一种教学,叫明白》和《有一种成长,在汇师》,两书凝聚着全体汇师人的智慧和心血,饱含了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探索成果,而其掌舵人,正是徐汇区汇师小学校长宓莹,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我为我的学校骄傲?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为我的学校骄傲(我的青春和这所学校紧密相依)

我为我的学校骄傲

■劳动报记者 陈烺

本报讯有两本书,在上海基础教育领域影响力甚大,这就是《有一种教学,叫明白》和《有一种成长,在汇师》,两书凝聚着全体汇师人的智慧和心血,饱含了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探索成果,而其掌舵人,正是徐汇区汇师小学校长宓莹。

宓莹说:“我的青春年华和这所百年老校紧密相依。”

是领路人

更是学校的规划师

汇师小学始建于1870年,有着152年的悠久历史。2009 年,宓莹正式成为汇师小学的校长。

刚一上任,办学体制改革、两校合并、平稳过渡三大任务就接踵而来。

面对挑战,胸有成竹的宓莹不急不躁,带领全校师生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改革发展——3年时间,学校实现稳定过渡,成功完成办学体制的转型;10年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20 年顺利开办了新的中城校区,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动力源泉。

汇师,有“汇英才而聚之,汇菁英而育之”之义,而“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正是宓莹的办学理念。

为此,宓莹主持制定了两轮学校发展规划,为汇师人绘就了学校发展的愿景蓝图;制订了校本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南,推动开展了三轮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用专业支持的方式促进教师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宓莹是校长,更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领路人和规划师。

将心比心

让老师在赏识中绽放

以心换心,以情动人,是宓莹喜欢和擅长的工作方式。

汇师的老师说,宓校长从来不用命令的口吻说话,从来不以身份压人,她总是设身处地地为老师着想。老师遇到问题寻求帮助,她会想方设法,竭尽全力;老师专业成长有了更好的平台,她纵然不舍,仍旧放手;出现问题、犯了错误,她和老师一起面对,共同承担……老师们信任她,感谢她,愿意和她一起奋斗。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宓莹更是求贤若渴。为了找到最好、最适合学校的老师,她将目光从上海移向全国。

宓莹利用在北京参加教育部学习的机会,专门去了北师大,约谈即将毕业、有志来上海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同学,你的发展诉求,汇师能满足你。”“你愿意去上海,去汇师工作吗?”……宓莹一个个看一个个谈,寻找心仪的人选。

宓莹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就是在自己多年工作中积累宝贵经验汇集出版的两本书——《有一种教学,叫明白》和《有一种成长,在汇师》。

前一本是汇师小学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的“教学五环节”实践手册,用大白话说就是“让老师们知道了要明明白白地教,要把学生教得明明白白”,大量实例的展示堪称是实施有效教学基本功的“宝典”。

后一本则详述了从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到教研组、学科组层面的中层贯彻,再到教师个体层面的“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的制订和实施,是汇师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特有做法的“独门秘籍”。

爱孩子

开设80多个特色课程

宓莹告诉记者,汇师要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他们拥有天真的童心,烂漫的童趣和快乐的童年。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加丰富的课程体验,宓莹带领课程部研发课程,开设了80 余个科目,20 多个社团,形成了一个个特色品牌课程;

发现学校的自主选修课程选课难,质量不高,宓莹带领信息部的老师潜心研究,开发集选课、学习与管理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看到课堂教学规范有余,活力不足,宓莹联同教学部构建“生态课堂”,引领课堂教学的转型,实现师生的共生共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