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4日凌晨四时,我国著名糖尿病学家向红丁教授,因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而辞世,终年73岁。

糖尿病不可怕别再被谣言忽悠(最懂糖尿病的人去世了)(1)

糖尿病“五驾马车”一词曾红遍全国,同时这也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了一个名字——向红丁。他生前任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中华糖尿病协会会长。

多年来,他首创了“三五防糖法”,让国内诸多糖尿病患者受益良多!

向红丁教授也是健康时报的老朋友,当得知向教授逝世,记者、编辑们纷纷表示悼念。

他常说的这些抗糖良言,我们再也听不到了!

第一,你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13句话总结中国糖尿病

第一句话叫:病人剧增——病人特别多

第二句话叫:危害巨大——并发症能造成残废和死亡。

第三句话叫:可防可治。

全国一共13亿人,一半人和糖尿病的关系特别密切。但另外6亿人谁敢拍胸脯说,明天不得糖尿病?糖尿病就游走在我们每个人中间。

具体预防方法,我总结了五个要点:

多懂

少吃

勤动

放松

必要时服药

说简单点,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放松心。不论是治疗糖尿病,还是预防糖尿病,都必须要做到这几条。

2拿“吃糠咽菜的基因”吃了大鱼大肉

中国人是拿“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改革开放之前,长期的贫困锻炼了中国人很“抗饿”,一顿饱饭可以饿两天,禁得住饿,可以说有“饿不死的基因”。这种基因在贫困时期是一个非常好的基因,有这种基因才能活下来了。

改革开放后,突然富裕起来了,这种基因还在那在积攒能量,所以没吃几天饱饭,可能就变胖了,血糖就高了,糖尿病就来了。

所以吃饭还是得悠着点,还是要吃穷一点!

3很多糖尿病是自己作出来的!

1、对糖尿病无知:对糖尿病一点都不了解,不知道怎么查,也不知道怎么样预防。有的人并发症很严重了,才重视糖尿病,这就是为无知而付出的代价。

2、吃得太多:肥甘厚味太多,热量摄取太多,造成体重增加、血脂增加甚至是血压增加,最后血糖增高。

3、体力活动太少:“下楼坐电梯,出门就打的,凡事用遥控,少动多休息”这种生活方式肯定会导致体重增加。体重增加以后,就很容易得糖尿病。

4、心理焦虑:生活节奏快多了,生活的变数也大多了。这种紧张、焦虑就使人身体里升高血糖、升高血压的激素分泌增多,这样就会导致高血糖高血压。

第二,如何预防糖尿病?

4预防糖尿病,常量量自己的腰围

预防糖尿病,大家应该经常量量自己的腰围,如果裤腰带越长,表明肚子越大,腹部的脂肪也就越多。

控制自己的体重先要从量腰围开始,男同志一般是二尺六(87厘米),不超过二尺八(93厘米);女同志一般是二尺四(79厘米),不超过二尺六(87厘米)。

5运动是一剂神奇的药

运动是一种神奇的药物,可以有效干预糖尿病。

60岁以上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45~60岁每天40分钟以上,45岁以下的每天1个小时以上;有些老人不宜激烈运动,要量力而行,可是试试快走、慢跑、骑车、打球、游泳、踢毽子、跳舞。

第三,得了糖尿病怎么吃?

6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糖尿病人应该怎么吃呢?“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吃没有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四条腿的是什么?——猪、牛、羊。(这些肉的脂肪是饱和脂肪酸,而且比较多,不是不能吃,但是不要全吃这种肉)

两条腿的是什么?——鸡、鸭。(这些肉看上去油水特别大,但是它油里面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较多)

没有腿的是什么?——鱼。(鱼的脂肪酸是不饱和程度最高的,而且它的蛋白质丰富,对人体比较好)

一条腿的是什么?——蘑菇。(蘑菇含蛋白质、氨基酸很多,基本上不含什么脂肪,对健康最好)

7血糖不好,少量多餐!

关于怎么吃,除了上面这个原则,还有一个原则:少量多餐!

少量,可以让这顿饭以后的血糖不太高。

多餐,下顿饭前没饿的时候就开始吃东西,不至于引起下顿餐前的低血糖。

这样血糖是比较稳定的,对身体是比较有利的。有的糖尿病人,血糖不好,分餐了以后,血糖就好了。所以建议,少量多餐!

8糖友吃饭,粗粮是宝

小米:小米含有维生素B1,对糖尿病患者的手、足和视觉神经均有保护作用。

薏米:薏米中含有可令血管扩张的物质、有益于高血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患者。

黑米:黑米色素中的黄酮类活性物质,能预防动脉硬化。硒可调节体内糖类的正常代谢,降低动脉硬化及冠心病、高血压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

红小豆:含有较多膳食纤维;含有较多的皂角苷,能解毒、利尿,对心脏病、肾病水肿有一定的疗效。

绿豆:提供的热量值比其他谷物都低,适合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食用;能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抗过敏、增强食欲、清热解毒。


本文参考资料:健康时报2017-02-13《领导干部的十大健康隐患》2016-12-30《带着十句话迈进2017》2016-12-30 《慢病谁都躲不掉!》2016年11月15日 《糖友吃饭,粗粮是宝》2014年11月24日《科学饮食控血糖》等;寻医问药网专家访谈第18期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贾慧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