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卦每爻对应时间(回到甲骨文時代讀易经)(1)

周易经文本义试解

文/谯皓中

第八节,泰卦否卦之解

1、泰卦否卦爻辞原文:

泰卦每爻对应时间(回到甲骨文時代讀易经)(2)

2、象与占辞分析:

泰卦每爻对应时间(回到甲骨文時代讀易经)(3)

3、泰卦断句与文意:

泰,小往大来,吉,亨

泰卦与否卦一起看,泰卦是以国泰民安为主题的卦,讨论的是已经当权的周族如何处理与其它家族、方国的关系问题。背景就是周朝的开国史与诸国的分封。

往:由内而外、由近而远为往。来:由外而内、由远而近为来。小往大来:与人际关系有关。而否卦卦爻辞说得就更是明白。否卦卦辞说:“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卦辞将“匪人”“君子”与“大往小来”对举,清楚地告诉我们,卦辞中的“大”就是指“君子”,而“小”就是指“匪人”。

本爻辞翻译:国泰民安,是扬善抑恶,消除无德的小人,吸引有德的大人,吉利圆满。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本爻辞翻译:正如拔除茅草也要连同它周围的杂草一并拔起,因为它们聚集在一起,对于商族的支持者也要一并铲除。以军事力量征服他们,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冯(ping):通“朋”,是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如姜子牙的《六韬》说:“商王拘西伯昌于羑里,太公谓散宜生,求珍物以免君罪,之九江,得大贝百冯。”其中的冯即指朋。尚:本义为增加,引申出添饰、超过、尊崇、喜欢、佐助等义。这里用尊崇义。上一爻辞说要铲除商族的残余势力,要消灭掉可能会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隐患。这一爻则会讨论与商族原臣民中地处偏远方国的关系问题。

本爻辞翻译:要以经济援助为手段容纳边远的方国,他们虽然距离遥远,却是诸夏一员,正如河流不会因为路途的遥远而遗留下河中的物品一样。使用财富将换来方国的尊崇,并由此使他们的行为遵循在我们所制定的政策范围之中。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本爻辞翻译:在天下大乱没有安宁的日子里,也能够立场坚定,不为叛乱所惑的人,因为没有参与动乱也就不用纠正其行为。艰难的选择没有过错。要聚集民众安抚这些诚信的人,要给予他们物资上的奖励,使其生活富足,以作为其他人的榜样。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翩:本义为快速地煽动翅膀,引申为频繁往来之义。

本爻辞翻译:周族辛勤的劳动而不富裕,是因为我们的邻居商族没有在我们的真诚对待下改正其错误的原因。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帝乙归妹:有两种可能的含义:一是“商王帝乙将女儿出嫁”;二是“商王第二次嫁女。”大多一般按前一种含义理解,所以总是在商周史中翻寻,看有没有这么一段联姻。却怎么也寻找不到结果,事实上也不可能找到答案,因为“帝乙归妹”一句是比喻,而不是实事。它比喻的是周商两族的相对关系。

本爻辞翻译:商族领袖第二次归顺周族后,因为他能够遵守告示而停止其叛乱的行为,是吉利的开始。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城复于隍即是针对帝乙归妹而言。说商族初次归顺周族后,又企图造反,这种造反的企图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本爻辞翻译:正如城墙倾覆于护城濠里一样,商族的叛乱得以平复。因为只有得到民众的拥护,才有王者所享有的征战权力。如果仅仅是自己的国家一厢情愿地向天下发布为王者的命令,是悔恨的发展。

4、否卦断句与文意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往:由内而外、由近而远为往。来:由外而内、由远而近为来。

本爻辞翻译:政令不通、民意不达的征兆,是行为不正的人从中阻挡的原因,不利于英明的领袖。使得德才兼备的大人离开,招引来行为不正的小人。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本爻辞翻译:正如拔除茅草也要连同它周围的杂草一并拔起,因为它们聚集在一起,对破坏朝庭行政的小人也要连同其生长的基础一并铲除。利好才能政通人和。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本爻辞翻译:包容阿谀奉承的行为,将会使行为不正的小人得势,而品德高尚的大人却因此被隔绝了与君王沟通的渠道。

六三:包羞

羞:《说文》“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广雅·释诂》:“羞,辱也。”甲骨文和金文羞字均是以手持羊,以会进献之意。所以羞的本义当为进献。进献的物品为美味佳肴,故羞又引申出精美的食品义。进献是表示臣服之意,故羞字又引申出耻辱、惭愧等义。这里用耻辱之义。

本爻辞翻译:包容阿谀奉承的行为,将会蒙受耻辱。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离:《説文》“離,黃倉庚也。”造字本义:鸟儿被网罩住,表示捕鸟。

畴:《说文》“畴,耕治之田也。从田,象耕屈之形。”《字彙·田部》:“畴,类也。”《一切经音义》引楚辞注注说:“二人为匹,四人为畴。”古代实行井田制,八户为一井,其田为形,故称为“井”。井田中间的一块为公田,田与田的界为匹。四人的田界相连形状如“弓”形,就是畴。故畴字的本义当为整田分界或被整治化分好的田,引申出田界、同类等义。

本爻辞翻译:制定出正确的法令,就没有过错。因为严格的法令就如同分隔开农田的田界一般,可以把小人同类限制起来,使他们停止其不正当的行为。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休:本义为休息,引申为停止、完结、美好、吉庆等义。这里用停止义。亡:本义为逃跑,引申出失去、灭亡等义。这里用灭亡、消亡义。苞桑:苞草和桑树枝。这里的苞、桑其实是古代制鞋和服装的主要原材料,而古人制礼正是从区别不同等级之人的服装和鞋帽开始的。在《周礼》中,对什么人在什么季节应穿着什么样式的和颜色的服装都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历朝历代也大都有类似的规定,我们可以从古戏的服装上看到这一点。因此,“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爻辞就应当是说:这种行为的灭亡关键在于要有一套能够制约他们的管理体制和制度。

本爻辞翻译:停止小人隔绝君臣的行为,品德高尚的大人就可以得势当政。这种行为亡国!亡族!关键在于有一套能够制约其行为产生的制度。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本爻辞翻译:彻底清除隔绝君臣的行为,过去政令不通的状况就可以转变成为让人欣慰的政通人和的局面。

5、泰、否之章义

泰卦每爻对应时间(回到甲骨文時代讀易经)(4)

谯皓中:巴蜀籍,擅易、礼、史、哲。时空整理公约组织署理,通远书院山长,人文娱游设计者。

泰卦每爻对应时间(回到甲骨文時代讀易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