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民主建国会清华大学支部主办的健康科普沙龙在清华大学李兆基楼成功举办。沙龙由清华大学民建支部委员会委员、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兼输血科副主任杨永涛主持。

13个内镜诊疗管理规定(无痛内镜检查知多少)(1)

杨永涛(第一排左二;)程艳丽(第一排左三)

本次沙龙围绕消化系统内镜检查及无痛诊疗展开,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主任程艳丽与杨永涛受邀为清华大学民主建国会会员进行详尽地健康科普和理论讲座。

胃肠道肿瘤患病高发

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工作节奏加快,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胃癌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于前五位。目前,我国发现的胃癌及结直肠癌约85%~90%属于进展期,而胃肠道恶性肿瘤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癌症的患者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40%。而早期肿瘤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95%,甚至达到治愈效果。因此,胃肠道肿瘤的早期筛查及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众多筛查方法中,胃肠镜的检查是目前认为最重要的筛查手段。

无痛内镜检查更舒适

传统内镜检查往往比较痛苦,令人望而却步。无痛内镜检查通过静脉输注短效麻醉剂,使患者在睡眠中完成消化内镜的检查和治疗。全程没有任何痛苦,极大提高了胃肠镜检查的舒适度,更重要的是在麻醉医师监护下,患者安全得以保障,胃镜医师可从容检查。

随着第一附属医院努力建设“无痛医院”和无痛诊疗的逐步推进,无痛胃肠镜检查已越来越成熟。从2011年开展的第一例起,截至目前麻醉科一共开展了43384例无痛内镜检查麻醉,且在普通门诊即可开具医嘱。麻醉科具备强大的心血管麻醉管理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成功为93岁高龄患者进行过无痛内镜检查麻醉。针对有无痛需求的老年患者,经过认真评估、仔细排查、精准麻醉,可实现无痛检查。80岁以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甚至冠状动脉搭桥或支架的老年患者,无痛检查麻醉更是得心应手。在麻醉门诊的系统评估下,为临床发现了诸多患者的潜在疾病,排除了很多临床安全隐患。

因此,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兼麻醉科主任张东亚表示:“越是危重的患者,越应该有麻醉大夫的守护!”

消化道早癌治疗水平精湛

沙龙中,程艳丽把目前我国消化道肿瘤诊治现状,以及我院内镜中心的特色,向与会者进行详细介绍。她指出,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近年来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筛查及治疗工作,开展多项内镜下诊治技术,尤其在超声内镜诊断消化道早癌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同时应用内镜下超级微创技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取得了令患者满意的效果。据最新统计,目前清华一附院消化道早癌的诊断率达31.4%,处于国内领先梯队。程艳丽还强调,消化道内镜筛查的年龄为50~70岁,高风险人群更是应该提前到40岁。

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提出问题,与两位讲者进行交流,大家对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的诊治以及麻醉水平给予了极高评价。

本次午间健康科普沙龙圆满成功,面向清华民建会员,很好地解答了大家关切的问题。作为清华大学的附属医院,必将以更强劲的技术实力,为清华大学教职工做好医疗服务。

相关链接: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创始人为黄炎培等,为中国主要8个民主党派之一。中国民主建国会清华大学支部成立于1988年。目前民建清华大学委员会共3个支部,会员80余人。主任委员为北京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工程系车用动力研究所所长裴普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