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方言笑话(四川方言之雅安话)(1)

雅安地道方言属北方方言区四川方言范畴 ,但在语音上多以阴平 (一声) 为其特点。 随着交通、商贸日益发达 ,内外交往频繁 ,来雅安落户的客籍人员不断增多 ,雅安的方 言、方音渗入了一些“川西话”,地道的方言 ,只有在边远山区和老年人中才能听到。

第一节 语 音

雅安方言与普通话比较 ,用字遣词和语法结构基本相同 ,但腔调声韵却类多变异。普 通话没有入声 ,古入声字分别归入一、二、三、四声 ,即阴平 (如“屋”、“出”)、阳平 (如“国”、“直”)、上声 (如“铁”、“北”)、去声 (如“客”、“绿”)。入声字归在普通话 四种声调在雅安方音中 ,基本上都读成阴平调。 如下表所示:

四川雅安方言笑话(四川方言之雅安话)(2)

其次 ,普通话中声母为ts、t8‘、s 的字 ,在雅安方言中读成ts、ts‘、s,与韵母相拼的音 ,如下表:

四川雅安方言笑话(四川方言之雅安话)(3)

再次 ,普通话中声母与韵母e [ɤ] 相拼的字 ,在雅安方言中大都转化为ei 和Uo 的音 ,如 下表:

四川雅安方言笑话(四川方言之雅安话)(4)

除上述例以外,声母为N、I,韵母为ən、əη的字,在雅安方言中多混淆不清,如把 “脑”读成“ (老)”、“宁”读成“ (林)”;“仍”读成“ (刃)”、“哼”读成“ (恨)”等。 还有一些字的读音则与普通话读音完全不同,如“疼”在雅安方言中读“ (同)”、“鞋” 读“ (孩)”、“白”读“ (杯)”、“我”读成“ (熬)”、“你”读“ (撩)”、“他”读 “ (滔)”等。

以上是雅安方言语音的基本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农村、平坝的人,发音还 有差异,突出表现在读书语和口语等方面。另外雅安话中也有很多分支,有宝兴话、宝兴灵关地区话、芦山话……

四川雅安方言笑话(四川方言之雅安话)(5)

第二节 词 汇

一、称谓 (包括一些特殊称谓)

父亲 —— 爸爸 、 伯伯、爹

母亲 —— 妈、大 大

祖父、祖母 —— 爷爷、奶奶

伯 父 —— 大爷、大伯 (前冠数词如二 伯、 三伯)

伯 母—— 姆姆、 阿大

叔 父 —— 爸爸 (前冠数词、如二爸)

丈夫 —— 男客、 他 爹 (或呼其名)

外祖父、外祖母 —— 家公、家婆

妻子 —— 婆娘、 屋头

姨姐妹的丈夫——挑担

姑母的 儿子—— 阿保保

女 人 —— 女人伙、婆娘伙

产妇——月 母子

50 岁上 下的男 子— —暴烟子老者

小孩 —— 娃娃子

未婚女青年 ——姑娘 (读阴平调) 子

鳏 夫 —— 寡公子

客 人 —— 客伙

口 吃—— 謇 巴郎 (读阴 平 调)

傻 子 —— 哈板儿、瓜娃 子、 闷 子

土 匪—— 棒 客

乞 丐—— 叫花子、讨口 子

贼—— 撬杆 (读 去声)

二、时间、方位

这 会 儿 —— 这哈 子

从 前—— 时先 、 往回子

现 在 —— 这 哈子

以 后 —— 二天

去 年 —— 去年子 、年 思子

前几年 —— 往年 子

早 晨 —— 打 早

黄 昏 —— 擦 黑、挨黑 、 打 麻 子眼

月 初 (农 历) ——初 头 上

昨 天 —— 夜 天、夜个

上 午 ——上 午 子、 上 晌 午

白 天 —— 白 日 清光

今天 —— 今儿个

预先—— 先不先、早前

那边 —— 勒边

明天 —— 明个、猫儿天

晚上 ——月儿大清光

这边 —— 折边

某处 —— 劳蒿

三、动 作

做衣服——连衣裳

打扮 —— 收拾

吃饭—— 干饭

串门—— 走 人户

开玩笑—— 散坛子

打架—— 打定子、打捶

料理家务 —— 煞贴

干活—— 做 活路

吃肉 —— 吃油大

聚餐 —— 打平伙

护理—— 经佑 (读阴平调)

四、性质、状态

大—— 董

结实—— 经事

朴素 —— 素净

嗅觉灵敏 —— 鼻子尖

忙—— 讨不得寒

感谢—— 拿谓你

偶尔—— 见或间

不客气 —— 不认黄

麻烦 —— 汤水

话多—— 弯酸

小孩调皮——翻筋 、千翻

办事能干 —— 利索

动作敏捷 —— 麻利

好—— 展衣、扎劲、日疆

平—— 光生

聪明—— 精 灵

吝—— 涩家子、小家八式

撒谎—— 夹白、日白匠

怎么办—— 装整法

不走运—— 背时

拍马屁 —— 舔屁股

迅速 —— 快点子、麻溜点

办蠢事、丢丑—— 韶皮

乱动—— 罗唣

大惊小怪—— 张巴

办事费力——淘 (劳) 神

不务正业 —— 日白聊谎

做事不专心—— 打料边鼓、塞边打网

五、动物、植物

小猪—— 猪儿子

鸭—— 袴袴儿

蟋蟀 —— 灶鸡子

蝉—— 石郎郎 (读 阴平调)、喃喃虫

乌鸦——老哇

公鸡 —— 鸡公

母鸡 —— 鸡婆

老 鼠—— 老水子

蜻蜓— —叮叮猫儿

猫头鹰 —— 鬼冬哥

鱼 腥 草 —— 猪 屁 股

向 日 葵 —— 向 儿 红

甘 蔗— — 蔗 杆

谷 穗— — 谷 吊 子

蚯 蚓 —— 蛐 蟮 子

蝙 蝠 — — 檐 老 水

六、自然现象

闪电 —— 扯活闪

冰雹 ——雪弹子

下霜—— 打霜

虹 — — 扛

天 气 — — 天 色 、 天 道

七、事物名称

勺 匙—— 瓢儿 (读 阴平 调)、调羹

星星 —— 星 秀子

月 亮 —— 月 儿光

小溪 —— 沟沟

眼泪 —— 眼流 子

肚子 —— 朵皮

腋 下 —— 胛肢窝

膝盖 —— 客膝 包

拳头 —— 定子

背心— —挎挎

石 头 — — 鹅子 石

厕 所 —— 茅 舒 、 茅 厮

厨 房 —— 灶 门 先

改刀 —— 起 子

瘦 肉 —— 精 肉

糯 米 —— 酒 米

棉 衣 —— 袄 子

裤 子 —— 小衣

手 巾 —— 手帕 子

内 衣— —汗禢 子

八、 双 声土语:

A A B B 式

迅速 —— 快快荡荡

可怜 —— 皂皂孽孽

浪费—— 抛抛杀杀

爱生病— —病病哀哀

鬼祟— —鬼鬼捣捣

不透 气 —— 密密实实

勤 俭 —— 俭俭 省省

安静—— 清清 静静

惊 恐 —— 张张 巴巴

轻 松 — 松松 活活

漂 亮 —— 标 标致致

静悄 —— 悄 悄 眯眯

九、叠字音异土语: A A 式、 A B B 式

A A 式 (此类词语的第二个音大多读成阴平调):

盘子—— 盘盘 (读音: 盘潘)

条子—— 条条 (读音: 条挑)

带子 —— 带带 (读音:带呆)

柜子 ——柜柜 (读音:柜 归)

套子 —— 套套 (读音: 套滔)

槽子 —— 槽槽 (读音: 槽操)

洞 ——洞洞 (读音:洞 东)

瓶子 —— 瓶瓶 (读音: 瓶拼)

盖子 —— 盖盖 (读 音: 盖该)

笼子 —— 笼笼 (读 音: 笼聋)

架子 ——架架 (读音: 架加)

围裙 —— 围围 (读 音: 围威)

A B B 式 :

微热 —— 温 嘟嘟

不 稳 —— 悬吊吊

光线 不好 —— 黑 黢黢

老 态 —— 老鸠鸠

不稳重— — 活甩 甩

肥 大 —— 胖 处处

不 穿衣 —— 光董 董

身 材瘦 长 —— “身小”(读阴平调lang ) 斤斤

薄 —— 薄 稀 稀

小 —— 一滴 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