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有两位“跳槽”达人,一位是吕布,一位是刘备。吕布最终失败,被曹操擒获,白门楼殉命,不但如此,他还被世人称为反复无常的小人。刘备一生也投靠过很多人,有人考证刘备曾经“十易其主”,但他却成为三国时期雄踞一方的霸主,这是为什么呢?

刘备怎么度过瓶颈(刘备为何能成三国霸主)(1)

刘备“跳槽”都求“好聚好散”

其实刘备和吕布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出身寒微,白手起家;都不想跟别人“打工”,想自己创业,成为独霸一方的霸主;自己手下都有忠诚的人杰,但都是遭遇坎坷,投靠过很多的“老板”。尽管两人相似的地方很多,可刘备的“跳槽”却和吕布很不一样。

三国志上说:(丁原)以布为主薄,大见亲待。意思就是让吕布当了个主薄的官,把他当自己人对待。《三国演义》上更是把他做儿子。可是在董卓的高官厚禄的引诱下,吕布还是一刀把丁愿给杀了,投靠了董卓,拜董卓为义父。后来王允又联合吕布,吕布因为一个貂禅又把自己的义父董卓给杀了。虽然丁原和董卓并非吕布真正的父亲,可是毕竟有义父这样一个道德约束在,而且待他都不薄,所以吕布这样的作为让很多人所不齿,认为他道德败坏,不厚道。可笑的是,吕布被曹操擒获时,还想投靠曹操,曹操也想和吕布携手,利用吕布的勇武来争夺天下。此时刘备捅了一句,把吕布推到了火坑里。刘备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刘备“跳槽”都为“再上新台阶”

刘备的身份很卑贱,是卖草鞋出身的,是个手艺人。后来追随几个小领导,做出了一些小成绩。他实现人生第一次跨越是在追随公孙瓒的时候,因为攻打袁绍有功,由代理平原县令提升为平原国相,成为市长级别的高官。

刘备“跳槽”到陶谦手下,有两个原因。第一点是陶谦给了刘备4千精兵。刘备在公孙瓒手下只拥有正规军1千人,在出征的时候沿路抓了几千壮丁。可是人家陶谦一出手就是4千士兵交给你,并且还是号称天下精锐的“丹阳兵”。第二点是陶谦这人不错,比较厚道,很赏识刘备,两个人在击退曹操的战斗中积累了一定的情谊。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陶谦年纪大了,快要死了,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得到徐州就很可能一跃而上成为徐州牧,成为省部级高官。结局果然和刘备料想的一样。陶谦死后,刘备成为徐州新的主人,而且自领徐州牧。

而在归顺曹操时,刘备在行政级别上同样有重要的提升,虽然曹操没有给刘备实际的军事指挥权,可是表刘备为豫州牧,这个豫州牧不象以前的徐州牧,这个是官方认可的,皇帝授权的,要知道当时全国也就13个州。从此以后刘备就叫刘豫州了,正式进入省部级高官级别。特别是在拜见汉献帝之后,刘备认祖归宗,被汉献帝认可为正牌皇叔,封为左将军、宜城亭侯,成为中央高级将领。这成为以后刘备在政治上高唱“复兴汉室”的政治资本。因为他也有了皇室的血统。吕布就不太注意细节了。虽然说吕布也是为了升官发财,实现自己的更高的目标而杀掉丁原和董卓。可是之后的几年,说得好听是横行天下,说得难听就是混日子。被董卓手下赶出长安后,吕布先后曾经投靠在袁绍、张邈、张扬、刘备的门下,但是都是暂且混日子。

刘备怎么度过瓶颈(刘备为何能成三国霸主)(2)

刘备“跳槽”都是“滚雪球”

刘备不像袁绍,有高贵的身份;不像曹操,在朝廷有过硬的后台;也不像孙权,即位时就已经有一大票人追随自己。刘备属于白手起家,刘备早年为什么东奔西跑,被人打的到处逃窜呢?因为手中没有人脉。

在早年起兵时,刘备手下有三员猛将:关羽、张飞、夏侯博(三国志上出现过)。谋士勉强算有个简雍吧。刘备对这几个人都好得不得了,这几个人也成为刘备的铁杆粉丝,一生追随。刘备徐州战败逃到袁绍手下,人家势力也极为稳固,没什么人看好刘备。后来刘备来到了刘表手下,开始兴旺起来。先是徐庶,后是诸葛亮,然后带动起整个的荆州士林,像庞统、马良、马谡等等。刘备能在赤壁之战后迅速夺取荆州,后来后成功占领蜀中,和对荆州人才的网罗密不可分。

吕布手下也有人才,比如张辽、高顺、陈宫,这三位都是三国时期的人杰。张辽后来在曹操手下成为第一名将,逍遥津之战威震天下。可是在吕布手下却一直是一个小角色。高顺比较受吕布信任,经常独挡一面。陈宫更是牛人。吕布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重用陈宫,不相信陈宫,并且明明知道高顺和陈宫之间有矛盾,却不能设法调和,最终导致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