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拜佛需要注意什么(诚心拜佛却不灵)(1)

烧香拜佛又被称为烧香礼佛,其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菩萨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并向佛菩萨学习,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同时,寺院的佛像都有其表法意义,了解了他们的表法意义,对佛弟子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行正确的修行大有裨益。

佛寺拜佛需要注意什么(诚心拜佛却不灵)(2)

正确的烧香仪轨:

1. 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

佛寺拜佛需要注意什么(诚心拜佛却不灵)(3)

2. 上香时,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口念: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佛寺拜佛需要注意什么(诚心拜佛却不灵)(4)

但除正确的仪轨之外,庙庙还收到了很多师兄的其他提问:

一、礼佛一定要烧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来说有“香、花、灯、涂(即涂香,一种极为特殊、使用方式为涂抹的香,)、果、乐”六供养,甚至仅供一杯清水也行。供佛是表象,重要的是提醒自己精进修行、六度四摄。但是佛教提倡戒杀戒酒,因此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薩。

佛寺拜佛需要注意什么(诚心拜佛却不灵)(5)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开始流行起了“烧高香”,善男信女们争相在佛菩萨面前攀比,看谁烧的香更“高”、更“粗”、更“多”,在烧香拜佛的形式上极尽繁复,好像佛菩萨跟世俗之人一样看重表面的形式,仿佛唯有这样祈愿才会更灵验。但佛菩萨真的会因此而被“贿赂”吗?

寺院本是清静之地,而所谓的“高香”却往往是用化学药品、劣质材料制成,点燃之后浓烟滚滚、气味呛人,而“香灰”随着浓烟四处飘散,不仅破坏了寺庙的清净环境,也污染了寺院和周边的空气。

二、上几支香为宜?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诚心”。

三、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

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烧伤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更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实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佛寺拜佛需要注意什么(诚心拜佛却不灵)(6)

除了进庙上香之外,正确的拜佛仪轨又是怎样的呢?不同的姿势又包含着怎样的佛学涵义呢?

1.站立姿势,轻轻合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置于胸前约45度。同时,双眼下垂,目光注视合掌的指尖,能够凝聚心神,排除妄念。站于蒲团前,双足作八字,左右足跟距离约2寸,足尖相距约8寸。

2.分掌向下,按于蒲团中心,左掌不动,两膝跨开,跪于蒲团上,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右掌从中心移到蒲团前面的右边,两掌相距约6寸,以头按于两手之间,翻掌,以承佛足,行头面接足礼。

3.将手翻回,两手曲指反转,仍按在蒲团上,头离开蒲团,将右手移到蒲团中心。左手离开蒲团,放在胸前,作合掌的状态;右手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开蒲团),跟左手一起合掌,一拜。

4.拜完之后,还有一礼,类似作揖,名叫问讯

1) 首先合掌,注视中指指尖;

2) 接着鞠躬弯腰90度,直起来的时候,双手同时变换:以左手中指、无名指、小指盖住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左右手大拇指、食指指尖轻轻相触,食指与大拇指刚好称三角形。(此时,双手如同含苞莲花,等同佛前供花,内心喜悦祥和)

4) 双手维持这个姿势,高举至眉间(不到额头),以示顶礼,谦恭有序。

5) 将手放下,回复合十,然后放掌。

佛寺拜佛需要注意什么(诚心拜佛却不灵)(7)

四、拜佛时,为什么要低头?

拜佛不是向外追求,而是自心开发,故俯首。我们的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福报,但被贪、嗔、痴、慢、疑等五毒蒙蔽,所以要恪守谦恭的美德,才能拨开迷雾,重现自身佛性光明,处处吉祥。

五、拜佛时,为什么要头面贴地?

此时,在俯首之后,彻底放下“傲慢”的烦恼和自私我执的妄念,才能契合佛道。

六、为什么要翻掌接佛?

① 代表要转变自己的心境来迎接佛的光明,我要用自己的心,毫无保留地来供养佛;

② 手心尽量翻平向上,勿倾斜,表示心气平和;

③ 双手如莲,心开花开。手指柔软而整齐,是因为心境放松,内在本具的力量从心中涌出。

七、为什么接佛后又翻掌平贴地?

①接佛后轻轻半握拳,代表接纳佛光,领受佛教,欢喜信受;

②握拳又平贴地,代表领受佛教后,以平等心普遍布施。

八、为什么拜佛站立时,要收下巴,后颈贴衣领?

人往外看时,下巴会不自觉地抬起而看不见自己,收下巴时才能返照自身,都摄六根,如果终日忙着反应外来的刺激,追逐外境而不自觉,将迷不知返。佛有“重颌”之相,即收下巴之相,不向外驰逐,追求诸已。

九、为什么要合掌、垂手、松肩?

代表放下。放下烦恼、忧愁、紧张,若心有羁绊,则肩必耸起。肩放松,放下的同时,妄念也放下,万缘放下,一心正念。

佛寺拜佛需要注意什么(诚心拜佛却不灵)(8)

我们在磕头的时候,最大的烦恼执着就是有,以我为辐射点,辐射出去都得为我所,这是一个根本的烦恼,所以把我能放下来,恰恰就是俯首顶礼磕头的时候,这就是折服我慢

在世间传统的思想里面,都说要给长辈来磕头,来请安,伦理道德上,现在我们一个时代,已经冲垮了都忘失掉了,可是佛门的规矩还一直存在着。特别是从礼拜中来求,入门的第一步,礼拜中来求福、求慧。

礼拜的学问很大,但是我们的质量也要到位,不能只有数量,还得有质量,我们在拜忏的时候,或者在顶礼本尊的时候,一定要把全身心的身口意,全部调动起来。礼拜最容易摄心,最容易得三昧,就是你的每一顶礼心里观想,口里称念,身体礼拜,身口意三业全体步调一致,或者说往昔所造诸恶业,对于自己这种罪业的真实忏悔心,或者说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等等。每一次礼拜,你的本尊都必然要观想,他就在前方此处,我的每一礼他都心知肚明,我的每一拜他都完全观照到,这样渐渐竭诚尽敬

文字|庙庙整理自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通知丨春节期间共读课程安排

最靠谱的打坐方法,看了你就赚了丨行门功夫

【素素净净过大年】这样做一顿素食“年夜饭”,好吃又好看

致自己:新的一年里,也要处处生欢喜!

92岁一行禅师放弃治疗,回越南静待生命结束

【觉物商城】过年囤货季,全场9折!

参与共读打卡,和10万师兄一起趣学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