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学校,在我国众多家长和学生心里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很多人看来,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天之骄子,没有什么是他们不会的。

可是,在江西抚州的一名北大学子却有一件事不会。

他不会的是什么呢?智能手机。

可能有人会说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连街上买菜的老奶奶都能把智能手机玩得溜溜的,还有人不会用智能手机?

这名学子叫胥文豪,来自于江西抚州一中。在今年的高考中,胥文豪以688分的惊人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如果胥文豪生在古代,那简直就相当于中了进士,前途不可限量。按理来说,这样优秀的人才,怎么会搞不定区区一个智能手机呢?

寒门学子考上北大落泪(江西寒门学生4年不用智能手机)(1)

15平的“陋室”住四个人

胥文豪的家在一个破旧的院子里,在15平米的狭窄空间里,一度住着胥文豪的父母、胥文豪以及胥文豪的姐姐四个人。这种情况在胥文豪的姐姐工作,并且嫁人之后才稍有好转。

胥文豪的父亲是一名摩托车司机,每天都要出去拉人,每天早出晚归的,也挣不到几个钱。母亲陈娇莲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只能在家照顾孩子。胥文豪父亲跑摩的的收入是这个四口之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一家人省吃俭用,日子过得极为艰难。

在别的同学拿着父母买的智能手机愉快地打着游戏时,胥文豪正借着家里昏暗的灯光彻夜苦读。在别的孩子在周末和节假日跟家人一起出去旅游的时候,胥文豪却拿着笔在沉思。

因为家里穷,胥文豪没办法跟有钱人家的孩子一样到处玩,也享受不到他们那样高水准的物质条件,但他一点也不羡慕。

寒门学子考上北大落泪(江西寒门学生4年不用智能手机)(2)

一心只读圣贤书

胥文豪的快乐在苍劲有力的书法里,在栩栩如生的绘画里,在知识组成的那片浩瀚星空里。他就像一条无拘无束的鱼,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那种充实、满足的感觉让他沉醉不已。

初中毕业之后,胥文豪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抚州一中。为了奖励自己这个“学霸”弟弟,胥文豪已经工作的姐姐咬着牙准备给胥文豪买一个高档的苹果手机。

可是,这个在寻常孩子眼里难以抗拒的诱惑却被胥文豪轻描淡写地拒绝了。姐姐以为胥文豪只是因为心疼钱才不要的,所以还是坚持把手机买了。谁知胥文豪在拿到这份精美的礼物后,看也不看,直接交给了母亲。

他不是不喜欢智能手机,只是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想要改变家庭经济困难的现状,考上一所高中还远远不够。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这个小小的手机,或许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样,一旦打开就永无宁日。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为此,胥文豪最终还是没有用姐姐买的苹果手机,而是用上了母亲陈娇莲那里淘汰的二手按键“老人机”。这个手机,除了打电话和发短信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功能,但胥文豪却觉得这已经足够了。

寒门学子考上北大落泪(江西寒门学生4年不用智能手机)(3)

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胥文豪十年如一日的自律下,他终于在高考中一鸣惊人,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而那些曾经抱着智能手机玩游戏玩得昏天黑地的孩子,那些在周末和节假日随家人到处休闲娱乐的孩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昔日的同窗昂首阔步地走进北京大学的校门。

得知被北大录取之后,胥文豪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这一次,在姐姐表示带他去上海玩时,这个最远只去过南昌走亲戚的孩子终于笑着同意了。

胥文豪虽然一直到高中毕业还没有用过智能手机,但以他的智商,要弄懂区区一部手机也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

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胥文豪在他十几年的岁月里已经吃了太多太多的苦了。毫无疑问,这个坚持不用智能手机的孩子未来将是一片坦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