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传统婚俗都不一样,比如土家族、瑶族、拉祜族等,都有着独特的传统婚姻习俗。

1、土家族婚嫁风俗

土家族嫁娶习俗(这些不一样的婚姻习俗)(1)

婚姻嫁娶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风俗之一,少数民族结婚与城市里面的结婚有很大的不同。没有隆重的结婚典礼,一切都是显得那么的简朴。但是并不失热闹,可以说更加的热闹和喜庆。

对于湖南凤凰这边的土家族来说,猪腿就是结为良缘,巧递婚期的暗号。土家族的男女青年在订婚的时候,姑娘都会仔细查看情郎带来的背篓,看里面猪腿所传递的信息。

而这个猪脚,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如果猪腿光光荡荡,则表明他们的婚期男方尚未择定。如果靠蹄处有一吹气的窟窿,则暗示男方来催(吹)亲了,女方要做好出嫁的准备。

土家族嫁娶习俗(这些不一样的婚姻习俗)(2)

土家族另一个很有名的风俗就是女孩子出嫁的时候要唱出嫁歌,而且土家族把是否会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

如今,时代变迁,青年们向往自由幸福,婚姻恋爱皆由自己作主。土家族姑娘出嫁也无须因袭旧时代的婚俗了,所以哭嫁现在基本上也很难在见到。

现在,如果还想一睹土家族人结婚时的哭嫁等场面,就得到晚会等表演性质的地方去观看了。在凤凰以及周边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中,基本上很难在找到这样的场面。

2、别具一格的瑶族风俗

土家族嫁娶习俗(这些不一样的婚姻习俗)(3)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巴马县所略乡一带的瑶族却与众不同,是“女大当婚,男大当嫁”,别具一格。

这里的“女婚男嫁”特点,男青年通过赶街、走亲访友、耍老表、节假日唱山歌,打陀螺,抛毽子等方式,进行谈情说爱,互相了解,这是认识阶段。

瑶族上门,除直接在女方家当家不回一种外,还有另一种叫做上两边门,也就是两边家都住,耕种两边家的田地,赡养两边家的父母,享受两边家的财产。

土家族嫁娶习俗(这些不一样的婚姻习俗)(4)

第三种是倒回门,就是到女家住上若干年以后,又携妻带子回老家住。不论是哪一种,都是经过双方老人同意,夫妻共同商量决定的。

男人上门好处很多。首先,婚事简办,结婚时,男方不办酒席,女方不向男方索取各种财物和彩礼,男方只象征性的拿少量礼品就成了。

其次,破除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从根本上彻底解除纯女户没有人赡养老人的后颐之忱,有利于贯彻计了嫁女长期不落夫家的陈规陋习。

最后,上门女婿,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思想基础好,感情深。因此,凡是上门女婿很少有离婚的现象。

3、拉祜族奇特婚俗

土家族嫁娶习俗(这些不一样的婚姻习俗)(5)

结婚不设宴,离婚要请客,拉祜族青年男女找对象,主要在节日聚会的场所里找。如果某个小伙子喜欢某个姑娘,要用藤篾编制脚圈、项圈送给她。

若姑娘感到合心意,则送一条用五色线编织成的腰带给小伙子,表示定情。双方交往一段时间认为满意后,男的就告诉父母,请媒说亲。

拉祜人有一种习俗:结婚不需备办酒席。结婚这天,通常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向新婚夫妇祝福,随后,姑娘和小伙子们便伴着新郎新娘,围着燃起篝火的火塘载歌载舞。

土家族嫁娶习俗(这些不一样的婚姻习俗)(6)

拉祜人认为,火塘标志着夫妻双方有一颗火热的心,人们围着火塘歌舞,是祝福新婚夫妇终生相爱。拉祜人结婚这天用来招待客人的东西,是旱烟、烤茶、松子、栗果之类,从来不兴讲排场。

但拉祜人离婚就大不一样。根据他们的习俗,提出离婚的一方,要备办丰盛的酒席请客,客人不必送礼。这种带有“惩罚”性质的习俗,

目的在于警诫年轻人在选择对象时要慎重考虑,一旦结婚,就要做到终生相爱。同时,“离婚宴”还含有警诫双方今后不要相互仇视的意义。

总之,这些传统婚姻习俗,有深刻的文化传统,所以,传承与发扬民族传统的同时,更应保护民族习俗。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