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1)

缘起

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在经历了一个特殊又漫长的假期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孩子们期盼已久的开学。孩子们第一天上幼儿园,就发现了园里别样的风景线:在幼儿园门口、教室、晨检处、喝水盥洗如厕的地方都设置了这样的点点、线线等,这些点、线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带着这份好奇心,我们开启了与“一米”线的奇妙之旅。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2)

过程实录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3)

 

1.说一说——“一米”线的作用 

正直喝水时间段,宋瑞泽看到地上的黑线,疑惑的问:“ 咦,为什么会有这些点点、线线?”“是呀,它们有啥用啊?”梓瑞也好奇地嘟囔着。一旁的坤坤听见了,说:“好像是排队要用的吧?”“那为什么排队要离这么远呢?看,卫生间也有呢”萱萱说。“我看见幼儿园门口也有这样的点点线线”雨辰也加入其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的谈论着,看的出来,孩子们对这些点线都特别感兴趣,我想这是随机教育的好机会,于是我抓住教育契机,针对地上的点点线线和孩子们来了一次非常大讨论。“为什么设置这些点点线线,它们有什么作用呢?”话音刚落,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我听我妈妈说起过,这大概是一米的距离,远点才能保护自己不被传染。”“近距离的说话、接触会增加感染风险呢!”牛雯曦补充道。

看着大家讨论的劲头十足,我顺势引导:“看来你们疫情期间科普知识学的真不少,小牛说的没错,这是“一米”线,一米线虽然是一条小小的提示线,却是一条“文明线”、“安全线”,我们班级里一个个排列有序的点点线线,时刻提醒着小朋友们要保持间距,这是科学防疫小标志。”大家认真的倾听着,不由的点点头,脸上洋溢着惊喜的微笑。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4)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5)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6)

2.量一量——“一米”线有多长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7)

基于孩子们对“一米”线作用的了解,同时为了加深孩子们对“一米”线的进一步认知, 教师提供了各种测量工具,引导孩子们量一量“一米”线到底有多长呢。孩子们自由选择测量工具,开始在班级内行动起来。只见聪明的伊伊立刻跑到教室门口,用自己劈叉的方式来丈量一米的距离。梦佳用了一根红色长绳量了量课桌,告诉旁边的大薄说:“你看,课桌有一米长。”大薄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她说:“好像不对吧,我们应该先用尺子量出一米有多长才行啊”。说完拿来大长尺测量起来,边做边说:“得从头开始测量,这是50CM,两个50CM加起来才是100CM。”“帮我拿剪刀来,从这剪下来就是一米啦”。“也可以在这个一米的地方打个结”。在两个人的默契合作下,一米长的测量工具有啦,于是两人开始在教室开心的测量起来。一旁的伟杰更是聪明,兴高采烈的告诉我说:“老师,看我四只脚这样排列起来正好是一米”,只见他来到喝水间隔线处,用脚一步一步丈量起来。“来,卓然,我测测你的胳膊有没有一米啊”,活泼的涵涵笑着说,“好像还差很多,要不你双臂伸开试一下。”“双臂正好够一米,再测一下老师的吧。”说完,两人来邀请我配合他们的工作,“老师双臂向前伸的话还不够一米呢,哈哈哈”,两人说说笑笑谈论着。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8)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9)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10)

  

孩子们对“一米”线的探索的积极性越演越烈,大家三五成群的合作着,有的测量几个积木是一米,有的拿着皮尺测量橱柜的一米,有的找来绘本测量着,还有的在墙上精准的测量出一米的高度,然后用纸杯、易拉罐等材料来垒高,甚至有的在甜品区测量几个面包是一米。孩子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理解一米的距离概念,积极地探索精神写在每个孩子们的小脸上,认真专注的样子煞是可爱!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11)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12)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13)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14)

3.想一想——生活中的“一米”线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15)

孩子们对“一米”线的测量激情未减退,等待孩子们吃完水果,我趁热打铁,和孩子们进行一场生活中的“一米”线知识的大讨论。老师:“除了我们幼儿园有“一米”线,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一米”线呢?”问题一抛出,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讨论起来。子豪:“银行里有一米线,那天我和妈妈去银行看见过。”雨辰:“医院里有,挂号,取药窗口处都有。”“公交站也有,排队要间隔一米。”伟杰补充道。老师:“看来,大家平时生活中观察的真仔细,一米线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除了可以有效减少病毒传播,保护身体健康,还可以维护个人的隐私,维护公共秩序。”大家听后,默默地点头示意,原来如此。之后,教师引导孩子们用画一画的方式表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米”线。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16)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17)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18)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疫情期间,“一米”线成了热门话题,商厦、超市、医院等场所以及公共服务行业增设的“一米”线标识,孩子们耳濡目染,从活动中看来,对此并不是很陌生,说明幼儿能从生活中获取一些经验来丰富自己的认识,这些信息,虽说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处于疫情期间复学的幼儿来说,是比较感兴趣的点,所以活动中他们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在侧量“一米”线的过程中,大薄懂得两个50cm是100cm,说明他了解长度单位,彰显了他出色的数学能力,而伊伊、伟杰能想到用劈叉和脚的排列来测量,看的出来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还有的幼儿他们不局限于测量工具,用积木、纸杯,书本等物体来感知“一米”线的长度,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的探索能力大大增强,而且他们的合作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懂得合作的高效性,并且遇到难题时,他们能够倾听别人意见,共同商讨这是活动带给孩子们宝贵的社交财富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19)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现初步的探究能力。当孩子们对“一米”线感兴趣时,教师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随机教育机会,活动前,教师和幼儿先探索了生活中“一米”线的作用,幼儿畅所欲言,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之后,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测量工具,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自主探索“一米”距离,从而帮助幼儿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经验,最后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米”线,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长度单位、测量等数学概念,而且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指南》健康领域指出的。学习“一米”线的有关知识后,幼儿现在的防范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所增强,现在排队时,能够自觉守好一米线,守住一米线的安全边界,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20)

故事分享正能量(故事分享一米)(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