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晓佳一】图文记录乡村生活,书写“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焦点!敬请点击关注!

乡村振兴缺的是什么?资金、人才、土地还是产业?应该说是样样都缺,农村基本上是要啥没啥,制约着农村发展的要素有太多太多,这都是几十年堆积出来的问题,想要根治,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完成的,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没有人的乡村是怎么也不能振兴起来的,尤其是年轻人。

为什么农村年轻人宁愿打工(年轻人为什么要)(1)

然而我们发现,农村成为了年轻人避若蛇蝎的地方,那地方只能称为故乡,逃离故乡成了所有年轻人的选择,近几年随着教育资源开始向县市转移,就连“38、61、99”部队中的儿童与妇女也脱离了农村,农村成为了五六十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净土”。

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城市常住人口超过9亿人,农村常住人口仅有5亿人,在城乡之间来回奔走的农民工有2.8亿人,农村出现大量的空心村、老人村,这样的乡村谁来振兴,农民又怎么能够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

缺少了年轻人的乡村很难有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所以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年轻人回流才是根本,只是年轻人为何要“逃离”农村?相信这一点作为逃离农村的主体农民工最后发言权。

为什么农村年轻人宁愿打工(年轻人为什么要)(2)

村里小杨打工十余年,除了过年偶尔回来外,现在基本定居城市,对于年轻人不爱农村的这个问题他概括了三点:

第一、农村缺乏活力

缺乏活力是主要的原因。我们知道,目前农村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不年不节地在村里从东望到西,从北看到南很难见到几个人,偶尔的几声鸡鸣狗叫更显得农村凋敝。

平常在农村经常看到的都是老人家的慢动作,七八十岁的老人由于疾病、身体机能老化等原因,走路的一瘸一拐,要么就推着轮椅一步一步慢慢挪动,或者是脚不离地的蠕行,这样的景象染的整个村庄都是死气沉沉。

由于农村老龄化高于城市,农村人寿命又低于市民,隔三差五的就能听到唢呐声,逝去的老人更为村庄增添悲凉。

试问这样气氛下的农村怎么能够得到年轻人的青睐?每天活在这种一眼看到生死的环境中人也会受到同质化,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就暮气沉沉,这种生活别说是年轻人,就是五六十岁的人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也不愿意留在农村。

为什么农村年轻人宁愿打工(年轻人为什么要)(3)

第二、农村缺少机遇

人生之中事业、爱情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两点在如今的农村很是鲜少,农村之中大多做的都是熟人生意,可以说现有的机会基本上都饱和,就业机会少,工资水平低,社会保障基本上是没有。

更是谈不上爱情,在现如今的农村,不是春节暑假,想要见到一个30岁以下,18岁以上的大姑娘已经是很难的事情,即便是见到了,不是嫁人了就是有对象了,靠相亲娶妻越来越难。

这些农村的女孩子去哪了?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城市工作,爱情是摸都摸不到的,毛都没有哪来的爱情。

所以在农村既无业也不能成家,为何不逃离,进入城市中几率要大得多,至少还能进工厂,去酒吧,入歌厅,总能遇上合适的人,找到不错的工作。

为什么农村年轻人宁愿打工(年轻人为什么要)(4)

第三、农村难以养家

虽说年轻人进城,金钱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尚处于温饱线上的人来说,没有钱更是万万要不得的,尤其是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待哺幼儿的年轻人,那是哪里赚钱就往哪里去,什么苦和累也都愿意去承受,这是作为子女、作为父母的责任。

现在农村虽然有产业下乡,但是工资低、时间长、活还累,妥妥的血泪工厂,除了五六十岁的老农民干,年轻人基本上是看不上的。

而种地的收益更是让年轻人望而却步,有人算过一笔账,一季庄稼收下来,一亩地赚了92元钱,这样的产出比除了老一辈农民谁能受得了?宁愿撂荒也不种地,年轻人大多都抱着这样的想法,怎么又不会逃离农村?

为什么农村年轻人宁愿打工(年轻人为什么要)(5)

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有其原因和结果,如果不能够改善其原因,那么结果必然难以改变,年轻人也难以留在农村,乡村振兴就成了大问题。未来,要针对如何让年轻人回流,发展乡村人才,改善农村现有面貌,才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在此前提下,乡村才能够真正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