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死了,却保留了记忆

投胎转世,却变成了一头驴

这就是莫言《生死疲劳》的开篇。

生死疲劳经历的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生死疲劳)(1)

地主西门闹在土改时被枪杀,感觉自己虽有财富,但并无罪恶,在阎王殿喊冤。于是,在小说中他不断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驴、一世为牛、 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一世为人……

《生死疲劳》这本书,带给我比较强烈印象的,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人物——吴秋香。

吴秋香是西门闹的三姨太,但她脑筋很灵活,土改后,能找准方向,知道谁才是可以傍身的。背靠大树好乘凉,她最终选择了黄瞳。

生死疲劳经历的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生死疲劳)(2)

其实早在变故发生以前,黄瞳就已经对吴秋香有好感。但当时西门闹健在,不敢造次。等形势发生变化时,黄瞳积极响应。

最终枪毙西门闹的,就是黄瞳。小说原文对这部分有很详细的描写

我在桥上站定后,猛地回过头,看着距离我只有几尺远的民兵队长黄瞳和跟随着他的十几个民兵。

我说:老少爷儿们,咱们一个村住着,远日无仇,近日无怨,兄弟有什么对不住你们的地方,尽管说出来,用不着这样吧?

黄瞳盯了我一眼,立刻把目光转了。他的金黄的瞳仁那么亮,宛若两颗金星星。黄瞳啊黄瞳,你爹娘给你起这个名字,可真起得妥当啊!

黄瞳说:你少啰嗦吧,这是政策!

我继续辩白:老少爷们儿,你们应该让我死个明白啊,我到底犯了哪条律令?

黄瞳说:你到阎王爷那里去问个明白吧。

他突然举起了那只土枪,枪筒子距离我的额头只有半尺远,然后我就感到头飞了,然后我就看到了火光,听到了仿佛从很远处传来的爆响,嗅到了飘浮在半空中的硝烟的香气……

这段描写,西门闹的啰嗦和黄瞳的简练,形成鲜明对比。而且“黄瞳盯了我一眼,立刻把目光转了。”这一句非常传神,估计黄瞳想杀了西门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吴秋香偏偏选择了黄瞳作为后半生的寄托,也是很有深意的。

生死疲劳经历的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生死疲劳)(3)

原文中写到吴秋香,好像没有什么好事。

在第十三章,吴秋香去劝蓝脸父子牵牛入社,蓝解放说:

女人当中,最让我讨厌的还是吴秋香,她也许依仗着与我母亲曾经共侍一夫的特殊关系,对我母亲毫不客气:

“迎春,你跟我不一样,我是被西门闹强奸的丫鬟,你是他宠爱的小老婆,你还给他生过两个孩子,没给你戴上地主分子帽子,接受劳动改造,已经是万幸了。这全仗着我看在你对我还不错的份儿上,在黄瞳面前为你求了情!你可要知道灰热还是火热!”

“你可要知道灰热还是火热!”这就是他选择黄瞳的原因。到了十八章,蓝解放还撞见了吴秋香和陈大福偷情,这样就更让吴秋香的形象变得不堪。但是还是在这一章,还发生一件事,金龙从高台上摔下来,险些丧命。吴秋香是第一个跑来灌姜汤的外人。

当然莫言解释了吴秋香的行为——

吴秋香已经把我哥当成她的孩子了。……能让吴秋香的嘴巴跟着我哥嘴巴翕动的,不是因为我们两家的特殊关系,而是因为,她已经看出了她那两个女儿的心思,她也看到了我哥在这场革命中表现出的才华,她已经打定主意把两个女儿中的一个嫁给我哥,让我哥做她的乘龙快婿。

但从这里开始,蓝解放对这个“丈母娘”的看法开始逐渐转变了。

对吴秋香我一直没有好感,但自从发现她弯着腰从柳丛里溜跑之后,反而对她有了几分亲近之情。……有一天晚上,我在牛棚里帮我爹喂牛,她悄悄地溜进来,塞给我两个热乎乎的鸡蛋,然后把我的头搂到她的胸脯上揉搓着,低声说:好儿子,你什么都没看到,是不是?——牛在黑暗中用角撞柱子,牛眼如炬。她受了惊,把我推到一边,转身溜走了。我追寻着星光下她油滑的背影,心里涌起难言的感受。

改革开放之后,精明的吴秋香当上了老板娘。小说这段描写,兼职可以媲美阿庆嫂。

秋香酒馆。秋香酒馆老板娘吴秋香,已经跑到杨七背后。她脸上涂着粉,粉脸上带着笑,肩膀上搭着毛巾,腰间扎着蓝布围裙,显得很精明很强干很热情很专业也很阿庆嫂。

但终究,机关算尽太聪明,吴秋香最终也没能逃脱时代的枷锁。三尺白绫,上吊自杀。

生死疲劳经历的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生死疲劳)(4)

吴秋香这个人,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经典女性角色的影子,比如,阿庆嫂,甚至是鲁迅《朝花夕拾》里的衍太太、长妈妈这类人。我们无法去简单地评价好与坏。她们或许奸猾虚伪、或许精明能干、或许好心办坏事、或许精致利己、或许有伟大的母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真实。她们就像自己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隔壁的三婶子,二舅母。虽然不完美,甚至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但这些人,总会在你成长的时刻不停地出现,带给你或惊喜或惊吓。

阎连科曾说过诺贝尔文学奖给莫言的颁奖词,将莫言的能力折了一半。诺奖评委说莫言是魔幻现实主义,阎连科认为评价莫言更合适的应该是狐幻,而非魔幻。这本小说是莫言2006年的长篇小说,在这之后他又写了一本长篇就是围绕计划生育的《蛙》。其实从《红高粱家族》开始莫言的长篇一直围绕着沉重的历史主题,进行乡土化、幽默化的阐述。

阎连科的话是有道理的,毕竟两百多年前,在莫言生长的这片土地上,还诞生了另外一部伟大的小说《聊斋志异》。这个同样发生在山东大地上的狐幻故事,我们在莫言的笔下经常能发现影子。

生死疲劳经历的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生死疲劳)(5)

其实狐幻也好,魔幻也罢。很明显,莫言是深受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影响的,同时在语言表达上,又无比地贴合乡土;在内容主题思想上,又能暗合西方人的价值观。不同的读者,在他这里,都能读到自己熟悉的那部分内容。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莫言能被中西方同时接受的原因吧。


《生死疲劳》是我们读书群,6月的共读书目。

我读过的小说很少,一直对小说有排斥,既不希望陷进去,又怕陷不进去。

陷进去了,容易出不来,又容易伤感,害怕结局到来,好像少了什么。

陷不进去,感觉读了白读,浪费时间和生命。

李商隐有一首诗叫《昨夜》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鶗鴂就是杜鹃鸟,一般杜鹃鸟一叫百花凋零,春天就过去了。屈原在《离骚》里说“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屈原表达了一个复杂的感受:既希望春天快点来,又害怕它来得快。而李商隐“不辞鶗鴂妒年芳”把屈原的意思反过来写,大意说:如果我是花朵,宁愿整个生命在一瞬间开放,哪怕怒放后就是凋零。

所以有了这个感受,读小说怕不怕陷进去就不重要了。而且莫言的小说,陷不陷进去,也不重要,他大量的内容传达是来自行文中的一两句话, 有时候小说框架和内容带来的惊喜,远不如莫言埋在文字间隙的小彩蛋来得有趣。

生死疲劳经历的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生死疲劳)(6)

之前读过的莫言小说印象最深的也就只有《檀香刑》,而《檀香刑》里印象最深的是那根檀木桩子和猫腔唱词。这次读《生死疲劳》还是一样,让我记住的是山东方言。是莫言的那种时时刻刻出现在字里行间的黑色幽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