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直隶省有11个府、6个直隶州,共17个府级行政区域,今天河北省邢台市所辖区域大致相当于清朝直隶省顺德府、赵州直隶州2个府级行政区域的范围,仅有赵州直隶州的州治、今天的赵县属于了石家庄市管辖。
乾隆《顺德府志》中的域图
清朝直隶顺德府共辖9县,分别是:邢台、唐山、内丘、平乡、巨鹿、任县、南和、沙河、广宗;赵州直隶州则辖5县,分别是柏乡、临城、高邑、宁晋、隆平。
光绪《赵州直隶州志》中的域图
有意思的是顺德府的辖县唐山县和赵州直隶州的辖县隆平县,两县虽然属于不同的两大府级行政区管辖,但是两县县城却相距仅10华里。清代的《唐山县志》记载:“东至隆平县十里”,而清朝《隆平县志》记载:“西南至唐山县十二里”。
距离极近的两县县城,北部为尧山
在我国历史上讲究以自然山川河流“山川形便”为原则来划分行政区域,因为地形的原因,出现因隔河、隔山相距很近县城并不少见,比如山西省保德县和陕西的府谷县,山西的平陆县和河南的陕州,都是隔黄河相望,距离仅1至数里。
而唐山县和隆平县却并不相同,这2个相距极近的县城中间却并没有山河阻隔,为何要把县城设置得这么近呢?
其实最初两县治所离得并没有这么近,是在北宋时形成今天这个状况的。
西汉的赵国和巨鹿郡图,可见柏人县和广阿县
清朝的唐山县,于西汉设县,初为柏人县,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西北,属赵国。北魏属南赵郡,移治到清朝的唐山县治、今天的隆尧县隆尧镇西南尧北里、尧东庄、尧南关一带。柏人县在东魏改名柏仁县,属南赵郡,隋属襄国郡,唐属邢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尧山县。北宋属信德府。金朝因金世宗的父亲名字“宗尧”,避讳改为唐山。之所以改为唐,是因为尧的封地为唐,史称其为唐尧,唐和尧是指同一人,改为唐山也包含尧山之意。
唐山县在金朝属邢州,元属顺德路,明、清属顺德府。1928年因为今天河北唐山市的兴起,并且影响力越来越大,又改回了尧山县。
唐山县疆域总图
隆平县也为西汉置县,初为广阿县,属巨鹿郡,治所在今天河北隆尧县城东十二里牛家桥乡旧城村,北魏为南巨鹿郡治,后改为南赵郡治。隋仁寿元年(601)以其北部曾置象氏侯国有古象城改名为象城县,属赵州,大业二年(606年)改为大陆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名为象城县,属赵州。天宝元年(742年)“以有建初、启运二陵故也”改名为昭庆县。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改为隆平县,属赵州。
北宋宣和年间隆平县治所迁移到今天河北隆尧县城的位置,和唐山县形成了相距仅10里的格局。
隆平县河图,可见县城偏西南位置
至于为何要迁城,据清朝《隆平县志》“建置志”记载:
隆邑县治迁于宋宣和年间,其时迫于水患,张皇措置,大抵粗就耳。
黄河在进入了北宋之后,开始频繁向北改道,隆平县虽然并没有濒临改道之后的黄河,但是黄河改道却对隆平县一带的湖泊、河流等水系产生的巨大影响。隆平县地处华北地区最大的湖泊大陆泽附近,由于黄河改道之后,夺大陆泽向下泄水通道葫芦河出海,一来二去,葫芦河的河床被多泥沙的黄河抬高,而大陆泽的水位也被迫抬升,位于今天隆尧县牛家桥乡旧城村的旧县治,相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逐步被水侵袭而被近放弃的。
北宋时期的大陆泽一带
县城被水侵蚀,就需要搬迁,往哪搬呢?整个隆平县“隆邑无名山巨镇,四望平畴,旷然大野”,隆平县名也是由此得来的。唯有拥有着太行山余脉尧山、卧牛山、茅山、夫子山等山丘的唐山县附近地势还稍高一些,县治迁移只能选择在靠近唐山县一侧。从此隆平县城就呈现偏离县域中心位置的格局,而且离唐山县境、唐山县城极近。
民国时期的地图上,隆平县城距离两县县界极近
虽然两县县城距离极近,但是在历史上却长期属于两大行政区划管辖,直到民国初废府、州存县,隆平、尧山二县同属大名道,才开始被同一行政区划管辖。抗战胜利后,隆平、尧山二县同属冀南四专区,1947年,隆平、尧山二县又合并为了隆尧县,县城选择在原隆平县城,而尧山县则成为尧山乡,1996年尧山乡又被并入隆尧镇,自此原唐山、尧山县的治所今天仅是村级驻地。
上世纪70年代卫星图上的隆平、唐山以及尧山位置示意图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