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国旗、国徽一样, 国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气质,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它早已不只是一首歌曲。 历史的硝烟散尽, 《义勇军进行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奋进,成为中国精神的化身。但是你知道吗?就是这首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喜爱的国歌,曾经经历过一次改词风波。

历史上的国歌(你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的新国歌吗)(1)

时间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那个“特殊的”日子,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由于那个时代特有的政治原因入狱被捕。因人废言,自此之后的十多年时间,由田汉创作的国歌歌词也不能再唱,实际上被废止了。也就是说“那十年”,中国的国歌只有曲,没有词。

那个时代,遇到升旗仪式和公众集会,国歌旋律响起时,大家都不开口,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特殊时期”结束后,根据形势需要,中央指示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征集小组”,专门负责新国歌的征集工作。这其中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保留曲填词,第二种就是重新创作。在整个征集过程中,选出了原曲填词150首,新曲创作188首。

1978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一致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新国歌的作者被注明为“聂耳曲,集体填词”。

历史上的国歌(你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的新国歌吗)(2)

歌词如下:

前进,

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奔向

共产主义明天,

建设祖国保卫祖国

英勇地斗争。

前进!前进!前进!

我们千秋万代

高举毛泽东旗帜,

前进!

高举毛泽东旗帜,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历史上的国歌(你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的新国歌吗)(3)

然而,这首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并颁布实施的新国歌歌词,不要说在一般人心中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即便是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大部分也对国歌改词一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撤销了1978年3月5日的决定。国歌改词事件至此结束。

新国歌歌词从变更到恢复前后仅四年多(1978年—1982年)时间,其寿命为什么如此短促,而且根本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响应和传唱呢?因为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产物,既不符合中国的真实国情,也不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心声,所以只能做为一个插曲留在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