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刘小梅(北京儿童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大多数宝宝3岁以后就很少尿床了。如果宝宝5岁以后还经常尿床,请及时就医。

在对尿床宝宝的家庭了解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

多数尿床宝宝,从小生活不规律;用纸尿裤时间过长;家长大多数忙于工作,把宝宝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托儿所。结果,宝宝往往没有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白天喝水少,晚饭吃得晚、口味重,饭后过度兴奋,常喝饮料,睡得晚,睡前不排尿。

宝宝尿床小妙招(宝宝总是尿床不妨试试唤醒)(1)

规律生活很重要

尿床不是宝宝的错,家长要给宝宝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帮他树立信心,还要让他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让宝宝白天多喝水,晚上睡前两三个小时限制喝水,避免夜间膀胱充盈;

·还要早吃晚饭,避免饭后剧烈运动,让他尽早进入睡眠状态;

·提醒他把尿排空后再上床。

唤醒训练,改善症状

在出生的头几个月里,婴儿睡眠时如果想小便就会醒来。如果家长在他尿床了之后才有所反应的话,他以后就会忽视膀胱内逐渐增加的压力而安然入睡。这样长此以往,当膀胱充盈时,他就无法觉醒。

尿床往往发生于深睡眠期。宝宝在此期间不做梦,也很难觉醒。针对这种情况,通过觉醒训练能有效改善。

家长要做的,就是摸清宝宝夜间尿床的规律,争取在宝宝膀胱胀满即将尿床之际唤醒他。

“记住晚上把宝宝叫醒上厕所。”这是我最常交代家长的话。

一般学龄儿童应在9点左右入睡,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家长在摸清楚其尿床规律后,可在夜间唤醒他去排尿,建立有尿意——觉醒的条件反射。

如果家长能够连续两周在他尿床之前及时唤醒,以后他就有可能自己起来。

如果宝宝尿床无明显规律,家长不妨尝试用尿床治疗训练仪器,如尿湿警报器,可提醒宝宝去厕所排尿。

宝宝尿床小妙招(宝宝总是尿床不妨试试唤醒)(2)

治疗不能“等等看”

宝宝尿床引起的严重危害,还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很多家长认为尿床不是病,也许宝宝长大一些就好了,从而耽搁了最佳治疗的时机。

尽管尿床有15%的年自然缓解率,但宝宝尿床可能是精神生理发育延迟的一种表现,需要早期开始训练和开发。

尿床严重的宝宝可能伴有自卑、孤僻、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学习和人际交往,少部分可能持续到成人期。

因此,除了注意饮食和按时睡眠外,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治疗。

宝宝幼儿园放假时,因不必担心尿床的事情被老师和同学知道而放下精神包袱,便于集中治疗,效果会比平时好。

家长和宝宝出门在外,也要按时按量、按疗程用药,服药时要照顾宝宝的“面子”,最好不要当着其他小朋友的面吃药,避免宝宝自卑心理形成。

宝宝尿床小妙招(宝宝总是尿床不妨试试唤醒)(3)

特别提醒

除频繁夜间无意识排尿,有些宝宝还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这往往提示,宝宝可能存在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器质性疾病,家长一定要重视,带宝宝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