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拉哈”,满语。兽类膝盖骨和胫骨连接的一块独立的骨头。蒙古语,“沙奈那达慕”。汉语音译也称“噶岔”。小的时候,老家的孩子都玩儿嘎拉哈。尤其以女孩子玩儿嘎拉哈为多,男孩有时也参与。作为玩具的嘎拉哈,有羊嘎拉哈,猪嘎拉哈,狍子嘎拉哈。嘎拉哈的计算单位叫“副”,单个嘎拉哈叫“羔儿”。一副嘎拉哈由五个单个嘎拉哈组成,就叫“五羔儿”。一个嘎拉哈就叫“一羔儿”。狍子嘎拉哈比较稀少,猪嘎拉哈有点儿大,孩子手小不便抓握,羊嘎拉哈就是比较受欢迎的玩具。

六十年代,在农村本来养羊的就不多,一年中能杀一只羊的人家更少。养羊基本都是卖钱填补家用。凑够一副嘎拉哈几乎是孩子的奢望和梦想,凑不够就几个孩子凑一副,自己拿自己的,非常不方便。如果凑够一副,一个人自己也可以玩儿。

嘎拉哈是干嘛的(记忆嘎拉哈)(1)

嘎拉哈,由大人帮助清除油腻,晾干,用染料染上红绿不等的颜色,非常好看。

玩儿嘎拉哈,发生了另我们几个孩子刻骨铭心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那天下午,我们四个小伙伴儿去山上抓蚂蚱,每人抓了有半小瓶,玩儿够了,决定回家喂鸡。到了营子头儿,有人建议,去英子家玩儿嘎拉哈,因为只有英子有三羔儿嘎拉哈,别人不是一羔儿就是两羔儿,得凑一起才能玩儿,英子家有三羔儿,缺两羔儿,就用石头子顶替。

嘎拉哈是干嘛的(记忆嘎拉哈)(2)

几个孩子蹦蹦跳跳跑进英子家,一进院,一件令几个孩子目瞪口呆的事儿发生了。

英子她爸和老范家的“四扁担”正把一只羊绑在桌子上准备杀掉!

杀羊,农村孩子见过,不怎么理会,只是这只羊我们几个都非常熟悉。是英子经常帮妈妈嚼炒熟的黄豆一口一口抹到羊羔嘴里喂大的“大黑头”,没上山放之前,总跟着英子。走一步跟一步,我们几个常在一起玩儿的小伙伴都非常熟悉它,也特别喜欢。

嘎拉哈是干嘛的(记忆嘎拉哈)(3)

看到要杀大黑头,英子一个健步窜到跟前儿扑在大黑头的身上,死活就是不让杀。她妈过来哄,就是拉不开。原来,大黑头在山上不慎掉到沟里,摔断了腿,断了两处,不杀它就是能接上也瘦的没有肉了,一句话,大黑头没有了再饲养的价值。

孩子不懂,就是不舍大黑头!英子妈妈没办法就哄她,“等杀了羊,妈给你嘎拉哈,好好染染,一定做的漂漂亮亮。你就凑够一副了。”不说还好,一说嘎拉哈,英子哭声更甚,“我不要嘎拉哈,就要大黑头!”拉也拉不开。四扁担站在一旁不知所措,英子爸爸气的脱下鞋底就打英子屁股,我们几个小伙伴一看英子被他爸打的嗷嗷直哭,一齐扑上去,把大黑头从桌子上拽下来,就去拽她爸。狗叫,羊叫,孩子哭,大人骂,一时院子里乱了套。

毕竟是七八岁的孩子,英子他爸怎么气,也下不了手打我们几个。没办法,让四扁担叫来了我们几个孩子的家长。这天,我们每个人都挨了一顿胖揍!

大黑头还是被杀了!

英子好多天不出门,自此不再玩儿嘎拉哈。我们几个也没再玩儿嘎拉哈。

长大的英子不吃羊肉!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