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第一篇文章,来谈谈文房四宝之一的笔。最能代表我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是汉字,和用文房四宝写成的各类典籍。毛笔,几千年来为促进与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贡献的一件珍宝。毛笔也是一种传统书写工具和绘画工具。

毛笔,是中国与西方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

如今我们用的毛笔,系秦国大将军蒙恬改良而成。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诸多彩陶上绘画、线条,可以看到笔头分绺划过的痕迹,这是祖先将鸟羽兽毛或植物纤维捆扎在树枝或竹枝上,得到了最原始的毛笔。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符号就是先民用最原始的毛笔画或写上去的。

文字出现后,作为一种记录语言的辅助工作,书写量逐渐加大,中华先民取竹为笔杆,束兽毛于杆之端,如此一来,“植物材料与动物毛合制的毛笔诞生了。”可惜以竹木为原材料的毛笔易腐烂,不易保存。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都是产自战国时期的楚墓和秦墓。见图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浅谈文房四宝笔)(1)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浅谈文房四宝笔)(2)

睡虎地秦墓主人留下的大批秦律令的竹简和毛笔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这些毛笔笔头浑圆、端正稳定,笔毛经鉴定为紫毫(秋季狡兔脊背上的两溜软毛),毫端尖细、柔韧、坚挺。古人在写作暂停时,会将毛笔妥善放入笔管内,予以保存。

紫毫笔之名贵。制作毛笔的关健在毛料的选择。王羲之《笔经》所言:“凡作笔须用秋兔,仲秋取毫也。惟八月寒暑调和,毫乃中用。其夹脊上有两行毛,此毫‘优佳。”白居易《紫毫笔》称:“江南石上存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自此,宣笔名扬天下,价格也随之昂贵。

宋以后水墨画的兴起以及纸在书画中的广泛应用,需要毛笔贮墨充分,便于挥洒的要求。湖州产的长锋羊毫笔走上前台,此地位于太湖两岸,临天目山,有大批白山羊,以毛长色白、粗细匀称、柔软适宜而著称,适宜制作长锋羊毫笔。湖笔的兴起与发展,由此而起。

毛笔是用兽毛扎成笔头,再粘结在管状的笔杆上制成的。一支好的毛笔,应具有“尖、圆、齐、健”的特点。即,笔锋尖锐,笔头圆润,修削整齐、弹性强,写出的字锐利矫健。

毛笔笔头的原料,有羊毛、黄鼠狼尾毛、山兔毛、香狸毛、猪棕等。

毛笔杆的材料多用竹管,以青竹、紫竹、斑竹、罗汉竹等。也有使用红木、牛角、象牙、玉石作杆,更显华贵。

各类毛笔的制作,都须经过选料、配料、梳洗、拣齐、扎头、装头、干修、粘锋、刻字和挂绳等工序,可谓产品虽小,但工艺复杂。

最常见的是羊毫,狼毫笔,供大众使用。

当今国内的毛笔市场以:湖笔、宣笔、文笔、川笔为主打产品,还有太仓笔、蒙笔等产品。

湖笔,在浙江湖州市善琏镇。分羊毫、狼毫、兼毫和紫毫四类,以山羊毛制成的羊毫笔,称“笔中之冠”。

宣笔,产于安徽宣城泾县,是中国毛笔之祖。相传秦将蒙恬在此以竹为管以兔毛为笔,对原始的毛笔进行了改良。

文笔,产于江西进贤文港。现为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川笔即为四川境内所产毛笔的统称。川笔有“笔锋尖齐,刚柔相济、丰满圆润”的特点。

中国人的数千年的毛笔书写史,正是用兽毫制作的可硬可软的毛笔,创造了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书法,创造了独特风格的中国画。这是西方人用钢笔、铅笔等笔所不能比的。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浅谈文房四宝笔)(3)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浅谈文房四宝笔)(4)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浅谈文房四宝笔)(5)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浅谈文房四宝笔)(6)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浅谈文房四宝笔)(7)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浅谈文房四宝笔)(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