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殿堂级摇滚乐队BEYOND,就在90年代初达到巅峰的时候,乐队灵魂人物、主唱黄家驹溘然长逝,给乐队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黄家驹没去世beyond有多火(BEYOND的音乐是进步了还是没落了)(1)

幸而,家驹去世后,其余三子还是挺过来了,他们没有找新主唱,而是以三人的阵容继续家驹未完的音乐理想。

黄家驹没去世beyond有多火(BEYOND的音乐是进步了还是没落了)(2)

BEYOND四子时期经历了10年,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至今广为传唱;三子时期经历了12年,也留下了不少有代表性的作品。那么问题来了,三子时期的音乐,相比四子时期,是进步了,还是没落了?

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没落了。他们认为,三子的音乐才华与家驹没得比,天才家驹走了,BEYOND再也没有好听的歌了。你看现在我们每天听到的,不还是家驹的那些作品吗?

而另一部分人却认为,三子时期的音乐进步了。他们从更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认为家驹时期的作品虽然脍炙人口,但过于流行化,而三子时期的作品更有想法和特点,更具音乐性,这才是他们真正想做的音乐,也是家驹生前的梦想。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碰撞,其实代表的就是两个群体的意见,一个群体是“驹迷”,一个群体是“BEYOND乐迷”。但明显“驹迷”的人数更多,代表着更大众的意见;而“BEYOND乐迷”代表着更理性客观的意见。

有意思的是,香港叱咤乐坛最佳组合奖的榜单上,家驹在世时的BEYOND一直是“千年老二”,而从96年开始,三子的BEYOND却长期霸占金奖位置。

说到这些,可能驹迷们不理解了,为什么说三子时期的音乐性进步了?为什么之前的“银奖专业户”离了家驹还能逆袭至金奖?难道三子的才华胜过家驹?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这个问题。

黄家驹没去世beyond有多火(BEYOND的音乐是进步了还是没落了)(3)

虽然小编是驹迷,但客观地说,我也承认,三子时期他们的音乐确实进步了。

这里的进步当然不是指传唱度,而是指一支摇滚乐队的音乐态度。《长空》《抗战二十年》《遥远的Paradise》《活着便精彩》《Cryin'》《醒你》《旧历》等等很多作品都是不错的,有明显的个性,最重要的是,那确实是他们想做的音乐,这跟之前家驹时期的音乐是不同的。家驹的音乐旋律好,节奏较慢,朗朗上口,很容易让人一听就会喜欢,但那不是他们真正想做的。

黄家驹没去世beyond有多火(BEYOND的音乐是进步了还是没落了)(4)

为什么之前家驹不专心做自己想做的音乐,而要向市场妥协?

这个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说过,家驹一直以来的梦想都是做自己想做的音乐,出事前都说过,哪怕回香港做点纯音乐也好。但迫于现实,为了让乐队生存和发展,家驹可谓委曲求全,创作了很多偏流行风格的作品,如《真的爱你》《大地》《喜欢你》《光辉岁月》……这些作品也确实推动乐队一步步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黄家驹没去世beyond有多火(BEYOND的音乐是进步了还是没落了)(5)

为什么三子时期反而可以放开手脚做自己想做的音乐?

家驹离开后,三子不再一味向商业低头,开始做自己想做的音乐,正是继承了家驹的理想。说他们的音乐进步了,并不是说他们才华胜过家驹,只是他们调整了方向——反正家驹都不在了,咱们也不再委曲求全了,怎么想就怎么做,爱听听,不听拉倒。(话说回来,真要勉强他们去写一些家驹那样的旋律,他们也未必写得来,家驹的才华始终还是最厉害的。)

事实证明,三子做自己想做的音乐,不仅生存了下来,还得到了乐坛的肯定。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家驹不一开始就这样做呢?

这是因为,此时的BEYOND已今非昔比。他们通过十年的努力,终于让BEYOND这个名字刻入每个人的脑海。加上家驹的意外去世,更是在香港演艺圈引发一场地震——原来香港有一支这么厉害的乐队,有一位这么伟大的音乐人。从此,提到BEYOND,每个人都不禁油然而生一股敬意。

在家驹光环的照耀下,知名度和关注度都不缺,再加上他们作品确实也有很多不错的,所以在乐坛当然不会说混不下去。但如果时空转换一下,如果在十年前乐队一开始就按这样子的路走的话,那你以为还有后来的BEYOND吗?

黄家驹没去世beyond有多火(BEYOND的音乐是进步了还是没落了)(6)

可以这样说:是家驹用他多年的努力,甚至生命,为BEYOND三子铺平了道路。

这样的真相,说来是不是有点残酷?

所以,说三子时期的音乐性超越了四子时期,这不是对家驹的贬低,恰恰是一种最大的肯定。想必家驹在天堂也会欣慰,BEYOND终于不用再一味讨好市场了,可以更自由地做自己的音乐了。

但家驹也会遗憾,后来三子之间的相容性越来越差,大家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领整体方向的灵魂人物,时间久了矛盾日益凸显,最终难逃分道扬镳的结局。


小编荐读

黄家驹《喜欢你》神秘女主角来头不小 网友:与家驹很有夫妻相

黄家驹最大的歌迷已近90岁,他的名字叫李嘉诚

黄家驹:组乐队十年,最大的收获不是名和利,不是作品,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