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外地朋友漫步在上海犄角旮旯的居民区时仿佛进入了一个语言“迷宫”:听到周围居民说出来的话仿佛似懂非懂,这是为何?因为上海方言中巧妙地掺入了英文谐音、借用动物来怼人与一些所谓的“外来暗语”,就让我这个苏北籍的老上海与各位慢慢道来:

现在很多白领上班族的工作语言似乎都是以普通话为主前提上掺杂了若干英语,这使得大伙感到有点半中半洋感觉,这种现象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至少在五十年前就已经抬头喽。 尤其是在生活日用品与口头禅为多:

挂锁内由于是用弹簧弹子,而弹簧在英语是“Spring”,聪明的上海人就将其用谐音“思布灵”来记。

六种动物怎么说英语(这些英语意思与动物在上海话里咋变)(1)

旧上海由于很多居民区路面都是用碎砖铺设的,又称弹格路,对于骑自行车的上班族与踏人力车的运输工人来说非常不方便,后来为了解决这问题,很多地方铺设了水泥地,在英文中称为“Cement”,用上海谐音就被记成“四门仃”

六种动物怎么说英语(这些英语意思与动物在上海话里咋变)(2)

英文“Stick”解释很多,起初是很多中年绅士所持的文明棍称呼,而上海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由于腿脚不便,出行时手里也会拿根拐棍,于是“Stick”又顺利的过渡成老人所用的步行用具,谐音读成“思迪克”。

六种动物怎么说英语(这些英语意思与动物在上海话里咋变)(3)

既然各位了解上述典型上海谐音来表示英语单词的方言外,是否还了解以下若干谐音的口头禅呢:

大家对英文单词“Tendency”很熟悉,也就是趋势的意思,而生活在弄堂里很久的上海土著经常会嘴里冒出一句“吞头司”,其实就是上述英语的谐音,过去分布在上海,星罗棋布的弄堂就是一个个小世界,这是居民们对一些好管闲事,好编八卦的之人的贬称,意思就希望他们出洋相。

六种动物怎么说英语(这些英语意思与动物在上海话里咋变)(4)

这真“昂三”!懂点英语的人是否听了以后有点耳边自来熟的感觉?这又是上海人对于一些爱贪小便宜的人或店家的典型贬称,我们抽丝剥茧,原来是英语“On Sale”的谐音,原意是指货品卖不掉,为了回笼资金只好打折处理的意思。

六种动物怎么说英语(这些英语意思与动物在上海话里咋变)(5)

这个口头禅从性别使用频率来看,女性要多于男性,这可能是上海女人一直买买买的劲道要远远超过男性,一旦遇到问题就会发出此感叹!

从英语演化成上海谐音的方言除外,这几年又出现了以动物名称为谐音的沪语,我观察了一下,只是字面上发生了变化,但实际意义却没有变:

六种动物怎么说英语(这些英语意思与动物在上海话里咋变)(6)

六种动物怎么说英语(这些英语意思与动物在上海话里咋变)(7)

六种动物怎么说英语(这些英语意思与动物在上海话里咋变)(8)

这可以说是近几年来上海人通过自创的贬义词来怼自认为不满意的对象,尤其是在自媒体中出现频率很高,建议各位还是文明用词,尽量不要出现以下的三个典型用法:

六种动物怎么说英语(这些英语意思与动物在上海话里咋变)(9)

六种动物怎么说英语(这些英语意思与动物在上海话里咋变)(10)

六种动物怎么说英语(这些英语意思与动物在上海话里咋变)(11)

今天经过我这么一展开的叙述,各位一定对上海方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也是这个东方国际大都市海纳百川的一个细枝末节,你说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