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父母,中毒的孩子。”——《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前言

什么样的父母才够资格被称为有毒?不尽义务、操控意志、酗酒无度、身体虐待、言语侮辱等等,这样的父母不仅不会给孩子成熟地指引,还会在精神和肉体多维度折磨孩子。这类孩子的童年是被慢性毒药麻痹过的,可能在成年之后他们也难以发现自己中毒的事实。

孩子所中的毒,即童年阴影,或者说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中毒的病理学表征,则表现为意味着孩子成长过程中,被原生家庭潜移默化形成的性格缺陷。今天要说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分为两部分,前半部讲述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对一个人的影响,后半部提供了减少原生家庭影响的方法。

虽然本书有夸大原生家庭影响之嫌,但不可否认,儿时的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本文要说的是,如何辨别原生家庭是否是性格形成的原罪,以及如何才能放弃对自我审视的逃避,在后续的生活中避免原生性格对自我的持续毒害。具体而言,就是放弃逃避,不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01

大部分人的前20年,都无法抗拒地承受着原生家庭的洗礼。有人因为苛责的原生家庭教育在所在领域名列前茅,有人因为酗酒家暴的父亲变得性格内向,也有人因为原生家庭的长期压迫萌发了犯罪的念头,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的养成,看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人生不止20年,生活中也不是只有父母,只有原生家庭。

个人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父母的影响只是最基础的部分,如果将自己所有的缺点都归结于父母,那就有点“甩锅” 的成分。很多人看过“原生家庭论”之后的首要想法,都是深挖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试图以此为性格的偏激、生活的堕落,甚至是罪恶找到一条解脱的出口。

自己的性格缺陷怎么改变(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1)

想想人的一生,20岁的年纪始终是懵懂的、稚嫩的,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也不懂性格的缺陷,等到某一天突然有人告诉你,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有多么巨大时,你会恐慌、会抗拒、会挣扎,但是永远不会深入地思考性格的缺失。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立家,明了人生路之所向。彼时的你已为人夫人妇,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处事方式,当有人再次说出原生家庭的时候,或许你会幡然醒悟,原来自己身上一直有父母的影子,父母对自己做的事情,现在依然发生在下一代的身上,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

是全盘否定自己的教育方式,还是继续在前行之路摸索?没有人会给出全盘否定的答案,因为经历了许多,也接触到许多人,他们或是朋友或是敌人,都在人生轨迹上留下烙印,补充构架了新的价值观、人生观,此时的生活早已不受原生家庭影响,拥有了全新的世界。

原生家庭的影响终归是有限的,人生的选择权依旧掌控在自己手中。

02

另外一部分人是无法调整自己的,无法以强大的自我塑性突破环境影响。

有很多受过伤的人,在知道原生家庭的伤害之后,依然选择逃避。积攒了数十年之久的性格缺陷,终于找到原因,一股脑将性格缺陷和心理阴暗面都扔给过去,扔给原生家庭,然后继续在性格缺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人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朋友越来越讨厌自己,自己的生活一团糟,工作中四处碰壁,然后开始抱怨儿时从父母那里受到了不该有的伤害,控诉原生家庭的所作所为。

“父母一面要求我找个有钱人嫁了,说你这么没用,找个没钱的你连饭都吃不上,别到时候来求我!一面又说有钱的看不上你,你就这样的条件去哪里找好的,反正没人要的!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在别人面前说这些,然后还要带上一句,以后才不会指望你给我一口饭吃!我反正当他们这张嘴是放屁,也说不出什么人话了。”——来自一位不知名网友的评论

看到这段话感觉很可悲,谩骂与抱怨能改变什么呢?只不过是找到了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获得了一个新的垃圾桶,就如同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陷入自我否定的死循环。

也有人中毒已深,却很难去面对刮骨疗毒时的痛苦。

“我就是没办法丢下他不管。”这句话讲出了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对“老顽童”苏大强的心声。对逼迫自己离家出走的那个原生家庭,她恨着却也爱着。

自己的性格缺陷怎么改变(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2)

苏明玉在家里从未得到应有的尊重,母亲重男轻女,父亲闷声不言,大哥意气奋发,二哥不劳而获,最终被迫从家里搬了出去,独自一人打拼属于自己的天地,可以说明玉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影响几乎都是负面的,除了那个心中崇拜的学霸大哥,至少让她有点儿念想。

成年后的明玉和家人说话时始终带着疏离感,也始终很难轻易与恋爱对象交心,刻意地在男友面前遮掩着儿时受伤的心灵,在孤独的夜晚舔舐深入骨髓的伤口。

之所以选择逃避,只是因为害怕承受痛苦。而想要获得一个美好的人生,关键在于不断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直面原生家庭带来的毒素,对症下药。

03

原生家庭的影响虽难以割除,但是面对成就自我还是毁灭自我的选择,最终的决定权都在自我的决断之下。世上根本不存在“人格健全”的人,成长也永远没有终点。原生家庭带来的不是只有伤害,还有爱。

当你理解了什么是爱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父母并不是不爱你,而是他们没有能力,或者不懂爱你的方式。尽管这个事实很可悲,但你只能选择接受。而当你清晰地了解到父母的局限性和自己遭受的损失后,你也将为自己的生命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开始接纳那些真正爱你的人,他们会赋予你应得的、真正的爱。

“有趣的游戏,获胜的唯一办法就是退出游戏。”——《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自己的性格缺陷怎么改变(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3)

我们回到过去找寻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并不是让我们留在过去,而是在知道性格缺陷的原始由来之后,再去思考、决定今后的路该如何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