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父之文

字|2580字,阅读用时5分钟

刚上大学的时候,院里要招募辩论选手,大家都不愿意去。后来,作为学习委员的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因为从小就不善于讲话,老师提问的时候头都要低到桌子底下了。

接到辩论的活以后,团队四人就日夜不停讨论、模拟演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获得了院里辩论比赛二等奖。

想在想起来,都觉得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演讲不单单是一个好口才,更是自己实力的展现。

古人讲,酒香不怕巷子深,而移动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好,就要大声说出来。

曾经有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因为没有宣传好,没有讲出来而愈来愈举步维艰。也有很多领导,内有满腹经纶,宏伟大略,但因为不善于讲,而没有很好的传达自己的意图,导致下属理解不到位,执行不力。

企业里需不需要演讲?很需要,企业领导有好的表达才能把公司战略阐述清楚,才能用激励的话语激励全员奋勇前进。企业的员工拥有良好的表达才能清晰阐述个人工作,展示个人才华。

如何锻炼当众说话能力 一学就会的当众说话的艺术(1)

有才就要展示出来

为什么一上台手冒汗、腿打颤,话在嘴边直打转

据心理学家调查,在人们感到最恐惧的事情里,死亡排名第二,而“公开演讲”排名第一!当众演讲竟然比死亡更让人觉得可怕!

如果你对这句话还没有什么感觉,你可以回想一下上学时候的情景,是不是最怕老师提问!每当老师要提问的时候,下面的学生就开始出现了低头、趴在桌子上、目光转向窗外等现象。可见,当众讲话就像看到洪水猛兽一般让人恐惧。

伟大的政治家、演说家丘吉尔曾经说过,人生有三件最难的事情:第一是爬上一堵向你倾倒的墙,第二是吻一个决心要离开你的姑娘,第三是当众讲话。

害怕当众演讲,你或许是换上了“演讲恐惧症”。演讲恐惧症让人在做公开的演讲或者是报告之前感到紧张焦虑和不安,演讲恐惧症本质上是想要让人接纳一个在公众面前不那么完美的自己,暴露自己给外人看,而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演讲恐惧症“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为什么呢?因为大脑中控制着我们最原始的情绪如恐惧、愤怒等的部分叫大脑边缘系统,大脑边缘系统可以说是大脑的报警装置,只要我们碰到一点危险,大脑的边缘系统就会拉响警报,刺激生理脑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面红耳赤、腿脚发软、四肢无力等。

如何锻炼当众说话能力 一学就会的当众说话的艺术(2)

你可能患了演讲恐惧症

既然当众演讲如此可怕,那是不是我们就放弃了,任其摧残着我们呢?当然不是,虽然当众演讲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通过一些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演讲能力,逐步成为演讲的高手。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训练我们的演讲技巧:

1.充分准备

充分准备看似是陈腔滥调,实则是最最有用的最快速的方式。几乎所有与减轻口头沟通紧张感相关的文献都强调,充分的准备是解决演讲焦虑的最好办法。

现实中,很多精彩的演讲,演讲者都是特别紧张,但是因为内容准备的充分,听众反响特别棒。而有一些演讲,演讲者在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是说出来的内容却是空洞无物,听众听后也是嗤之以鼻。

如何锻炼当众说话能力 一学就会的当众说话的艺术(3)

准备才能游刃有余

2.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就是要给与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在登台之前,想一想演讲受到听众欢迎,听众为你欢呼、加油的景象,你就会得到一个更加积极的心理预期。

TED掌门人克里斯·安德森说:我们要相信自己也可以成为优秀的演讲者。因为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成为温斯顿·丘吉尔或者纳尔逊·曼德拉,而是成为你自己。如果你是科学家,那就做科学家,而不是试图成为活动家;如果你是艺术家,那就做艺术家,不要试图成为学者;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不要试图模仿大学者的风范,只要做你自己就好。你的演讲不一定非要激情四射,非要赢得观众雷鸣般的喝彩,对话式的分享同样会有效果。实际上,对大部分观众来说,对话的方式会更好。如果你知道如何在饭桌上对着一群朋友讲话,那么你就知道如何发表公共演讲。

如何锻炼当众说话能力 一学就会的当众说话的艺术(4)

相信自己

3.放下面子

面子重不重要?重要。在中国,有很多事情因为顾及面子而做成了。但是,无数的事实却证明:放下面子,才能做成更大的事情,取得更大的成就。马云不顾面子与挫折,才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许家印,抛下面子去捡垃圾,终于成就了今天的恒大。

今天,你放下面子,是为了抛开一切包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成功,未来,当你成功后,以前失去的面子就会一点点回来,更多人会给你面子,而且面子会更大。

演讲和做事业一样,只有抛下面子,才能轻装上阵,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将自己内心最优秀的演讲基因激发出来。当你成为演讲大师,站在舞台上,侃侃而谈时,别人不会记得你丢的面子,只会鼓掌如今的你是多么的有面子,多么的让人羡慕。

如何锻炼当众说话能力 一学就会的当众说话的艺术(5)

忘记自我

4.刻意练习

丹尼尔写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说所谓的专家就是在这个领域反复练习了一万小时的结果。

这个理论用在演讲上,要想成为演讲大师,必须在演讲上反复练习,刻意练习。

清代诗人孙洙讲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理一样,当你经过反复练习,即使不是演讲大师,也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如何锻炼当众说话能力 一学就会的当众说话的艺术(6)

技能需要练习

5.热爱

做事业需要热爱吗?肯定需要,大凡成功人士,都是对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保持持续狂热的人。坚信自己能够成功,而且付诸实施,夜以继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演讲也需要热情。你要把演讲当做自己的事业去经营,去投入精力,投入热情,像对待恋人般对待演讲,为之痴迷,为之疯狂,坚持,坚持,坚持,方可达到成功的彼岸。

如何锻炼当众说话能力 一学就会的当众说话的艺术(7)

你也可以掌握说话的艺术

6.自我脱敏

脱敏疗法是特异性脱敏疗法的简称,也称减敏疗法,属于特异性免疫疗法,是针对引起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药物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的过敏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

心理学上也有脱敏疗法,指的是曾经因为某件事给你造成了印象和伤害,后期通过大量、长期接触曾经的伤害源的方式来得到不再害怕的结果。

举个通俗的例子:

有句俗语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讲的就是你如果以前被蛇咬过,以后看到像蛇一样的绳子也会感到害怕。如果这个用脱敏疗法,怎么解决呢?

首先,告诉你蛇并不是都有毒的,也并不是都咬人的,普及关于蛇的一些知识。

然后,拿一个类似蛇的物品,让你远距离观察,先观察1分钟、2分钟,逐渐延长时间,并缩短距离。

接着,在看蛇的过程中,可以试着让你触摸,发出声音,让你全方位感受。同时,可以突然让蛇发出一个笑脸。

脱敏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一点点的让你不再害怕原来害怕的东西。

害怕当众演讲,有可能是你曾经有过演讲的阴影。这里有一个“钟声阴影”的故事,就说明了这种情况。

李坤是一名40多岁的大老爷们儿,平时胆儿也挺大的,但就是害怕钟声。远处寺庙传或教堂传来的钟声,甚至电视里播放的钟声都把他吓得不轻。身旁的人和李坤都感到不解,于是他去看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给李坤做了一个催眠,在催眠状态下,李坤把尘封多年的一个经历记起来了。

在他两三岁的时候,有一天跟几个孩子在一座寺庙玩儿,结果一个大孩子敲了一声钟,并大声喊“鬼来了”“鬼来了”……孩子们纷纷往外跑,李坤被门槛绊了一脚,便独自留在了“闹鬼”的大院,只有恐惧和害怕笼罩着心头。

李坤后来对这件事进行了选择性遗忘——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够接受,就会被深深地压抑在潜意识当中。我们以为我们忘了,但这件事并没有被真正遗忘,而是存储在了大脑的边缘系统中。

日后,当他再次听到钟声的时候,边缘系统的记忆被唤醒,所以李坤依旧会感到害怕、恐惧。

所以,如果是以前因为当众演讲被嘲笑过、失败过的经历,可以采用脱敏疗法,进行自我脱敏。

如何锻炼当众说话能力 一学就会的当众说话的艺术(8)

练多了你就会了

当众演讲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但却是一种艺术,人人都可以通过学习、练习而掌握。

作者:伊父之文,现任跨国集团公司HR,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经济师,专注分享职场、写作干货。

大家还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提出一起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