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1)

大寨的村民抢到了野鸡,兴高采烈往回走(龙胜海/图)

农历三月,春气回暖,雨量丰沛,正是春耕开始的时节,许多民族在这时候表达对农耕的信仰。布依族在三月三祭祀山神,期盼山神灭蝗虫、驱蚂蚱,保护庄家;畲族人过谷生日,给米涂上一层颜色,祈求丰年。在苗族,农历三月第一个丑日要举行“嘎牙锅”,以一场盛大的活动提示着春耕将至,故“嘎牙锅”又称“开秧节”、“收心节”。

“嘎牙锅”曾中断了60年,2017年起,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大塘村恢复举办。大塘村在苗语叫“养翁”,虽然多年没有举行“嘎牙锅”,村里的老人们一直记得节日的习俗。

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2)

村民准备饭菜等亲戚朋友来做客(龙胜海/图)

节日从家庭祭祖开始,简单的仪式过后,苗家人端出蒸制好的花米饭,配上鱼虾、鸡蛋、泥鳅等菜肴,等待上门的客人。村里的孩子们穿上苗族传统服饰,连成一排,跟着拎竹筐和竹筒的大人走村串户讨要“百家饭”。在村里走过一圈,竹篮里就装满了各家的花米饭。

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3)

跟着大人去讨百家饭的小孩们(龙胜海/图)

午后饭毕,寨老领着村里人来到社堂举行统一祭祀活动,小伙子们围着山坡吹奏芦笙。芦笙用粗细长短不同的竹筒制作而成,短的芦笙不过半米,长的超过人身,竹和风吹出芦笙浑厚悠长的声音。寨老完成祭祀后,领着众人往村外走,去岗边寨南顺芦笙堂参加盛大的“抢野鸡”芦笙会活动。芦笙手扛着芦笙、挑着百家饭和野鸡,浩浩荡荡地行走在山间。

“抢野鸡”是整个节日中最精彩的部分,大塘村的两个寨子一守一攻,充满了竞技的刺激和协作的热情。今年,把守的一方是江边寨,攻抢的一方是大寨。江边寨准备了一只体态健硕的野鸡,将它挂在芦笙堂中央的一根1丈5高的麻栎木杆上,男人们在木杆前紧密地站成一堵人墙。大寨的男人们也准备好了,他们肩并肩地向前冲,和江边寨形成对垒之势。几番较量后,两个寨子的人们挤成一团,大寨的一名年轻人在同村人的托举下攀上了木桩,成功夺取野鸡。

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4)

大寨的男人们在寨老的带领下准备抢野鸡(龙胜海/图)

以前,大塘村的男人以狩猎为生,身手是否敏捷决定了男人在村里的地位,“抢野鸡”就成了年轻人展现自身力量的舞台。“抢野鸡”活动中表现出彩的男子更能引起异性的注意,借此找到伴侣,一起耕种土地、繁衍人丁,带来生生不息的希望。

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5)

大寨和江边寨的村民上演抢野鸡的“攻守大战”(龙胜海/图)

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6)

大寨的一名年轻人在同村人的托举下攀上了木桩,成功夺取野鸡(龙胜海/图)

饭食的香气在河滩边弥漫开来,两个寨子的人共同拿出竹筐里的“百家饭”,与在场的人分而食之。“花米饭”由糯米蒸制而成。糯米适应黔东南地区的土地,是这里出产的最具代表的农作物之一,也是这里逢年过节必备的食材。人们用旧年的收获期盼新年的丰收。

在河滩上,男人们最后一次吹奏芦笙。“嘎牙锅”之后,人们收心干农活,芦笙会被封存起来,直到糯禾丰收的时候,人们再次吹响芦笙庆贺新米节。

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7)

来看抢野鸡的人们(龙胜海/图)

返村的山道上,大塘村宰博寨的村民守在半路,用浸过泥水的树枝给过路的大寨村民涂抹泥浆。苗族人相信,被泥浆裹着越多越有福气。土地和水,都是孕育生命的事物。

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8)

大寨和江边寨的村民分享百家饭(龙胜海/图)

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9)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过河观看节日活动(龙胜海/图)

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10)

两个寨子的村民互相敬酒(龙胜海/图)

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11)

酒足饭饱后,两个寨子的村民比赛吹芦笙(龙胜海/图)

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12)

宰博寨的村民给路过的大寨人裹泥浆(龙胜海/图)

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13)

一位妇女在远处用手机拍摄芦笙比赛(龙胜海/图)

嘎巴锅什么时候是旺季(嘎牙锅春耕的仪式)(14)

寨老和准备封存的芦笙(龙胜海/图)

龙胜海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聂阳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