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诗的思想感情(唐朝诗人笔下羁旅的愁情)(1)

当高远的晴空传来断鸿的悲鸣,

当西下的斜阳拉长断肠人的背影,

当客居的旅人在秋夜独对寒灯,

当倚楼人听到玉笛的飞声,

我们已知道,风物萧萧又是一年秋。

年华苒苒,天涯的游子又该生起羁旅的愁情。

一起看看唐朝诗人笔下的秋日思念:

01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我们都知道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却很少知道他这首集齐了“悲秋”和“羁旅”的《山中》。客中逢秋,傍晚高风,他在蜀中的山上眺望远方,长江之水滚滚而去,勾起他绵绵的乡情。

深山重重,他发觉万里远游的自己就像风中的黄叶在飘零。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这位大唐奇才少有盛名,惊动圣听,锦绣前程早早铺展,可又转瞬幻灭。

27岁那年,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而死。一介书生,才华盖世,奈何只有三尺微命,魂归茫茫大海。闲云潭影,物换星移,他的生命太过短暂,可他活得足够绚烂。滕王阁一序,让江南名楼从此传扬四海,他写在秋天里的绝妙诗文也让他光辉千年。

羁旅诗的思想感情(唐朝诗人笔下羁旅的愁情)(2)

02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刺史。首夏离京,秋天到任。

诗人的家乡在长安,滁州距离长安两千余里,可谓是云山阻隔、归路迢递。

思念在出发的那一刻就已泛滥。平沙落雁,芦花点点,赶赴滁州途中,诗人泊岸停宿,夜听寒钟,彻夜未眠。

到任所后,一个秋天的雨夜,独坐在高斋之中的诗人,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秋雨,感受着秋夜的萧瑟和凄寒。

漫长寂寥的境地里,诗人远游为宦,思乡的情思本已浓郁,却在此时听到大雁的叫声,心中那绵密的归思就更显得悠然无穷。

羁旅诗的思想感情(唐朝诗人笔下羁旅的愁情)(3)

03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原籍吴郡,为了谋求仕进,他长年远离家乡客居在洛阳城。当秋天的风刮到洛阳城,客居在此的张籍顿时思绪翻涌。

一年一度的秋风勾起了游子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心中生起对家乡和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他很想写一封家书,可是提起笔却发现心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信差刚要上路,他又突然想起匆忙写就的信好像并没有写完自己想说的话,于是赶忙叫住信差,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在犹疑和矛盾中,张籍绵长的思乡之情淋漓而出。

羁旅诗的思想感情(唐朝诗人笔下羁旅的愁情)(4)

04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曾经一改中国传统文人“悲秋”的语调,在《秋词》中高唱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然而,纵使再达观的人,在漫长的贬谪岁月里,也难免有愁绪来袭的时候。

刘禹锡被贬到偏远的南方实在太久了,久到他根本看不到路的尽头。清晨,天刚蒙蒙亮,谪居异乡的刘禹锡孤枕难眠,他起身漫步在满是树木的庭院中,偶然的一瞥,他看到空中南归的雁群。

一阵秋风吹过,摇曳着庭院中萧瑟的枝干,这阵阵秋风,最先荡起的,是孤客心中无尽的思乡之情。当秋风起,雁南飞时,羁旅他乡的游子,总是最先知晓秋的到来,最先感受到秋风的凉意,最先涌起思乡的情绪。

羁旅诗的思想感情(唐朝诗人笔下羁旅的愁情)(5)

05

《长安晚秋》

唐·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一个深秋的拂晓,赵嘏凭高而望,只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寥落的残星,北方空中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

忽闻一声悠扬的长笛,寻声望去,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

赵嘏听着那哀婉的笛声,看着异乡深秋的凄凉景象,禁不住黯然神伤,顿生怀乡思归之情。

他这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意境绝美,杜牧读到后反复吟咏,赞叹不已,送给赵嘏一个雅号“赵倚楼”。

他是江南人,羁旅长安多年,进士不第。求取功名的路上,他四处干谒却没有结果,已饱经人世冷暖。

秋风乍起时,家乡鲈鱼的风味正美,莼菜正鲜,远行的他却囚徒似的滞留京城,迟迟不归。为何?只因功名未成,无颜回乡。

羁旅诗的思想感情(唐朝诗人笔下羁旅的愁情)(6)

06

《滞雨》

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李商隐似乎极其偏爱写“夜雨”,他细微的感受,怅惘的心绪和孤寂的情怀,都能借由雨巧妙地表达出来。

当我们一直沉浸在他“巴山夜雨”的美好期待之中时,却发现他这首长安的夜雨写得同样出彩。对于漂泊异乡、独守孤灯的诗人来讲,孤单寂寞的处境本就容易滋生乡愁,何况在这秋雨绵绵的深夜?

窗外,雨声潺潺,今夜只好滞留在长安。室内,一盏灯油将尽的孤灯之下,坐着一个满脸愁容的孤客。

灯已残,独坐久,听雨难眠,客子生愁。

故乡遥,何日去,归思难收,不宜清秋。

在这多雨的秋,满目皆是愁,归梦悠悠,即使回到故乡,还是一样愁苦?算了吧,那便任由归乡的梦落空吧!

秋天总能触动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思乡情怀。无论哪个时代,只要是离别家乡的游子,对故乡的眷念都是熔铸在血脉中的。

不知这些唐朝诗人笔下羁旅的愁情,哪一首触动了你?

-作者-

溪月弯弯,愿用厚重作纸,清淡作笔,书写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