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出千般风度后,台前又是一新人。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偶然听到隔壁桌说起了“剪头”这个话题。他说下午要去剪头发,不然正月就要去,显得很不吉利。我的同事一脸疑惑,为何正月不能剪头?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为这个提倡不走亲访友的春节增添点乐趣。

正月里不能剪头(正月期间不能剪头)(1)

其实早在2015年的时候,就曾有过这样一则新闻。在东北的一位男士因为正月剪头,让自己舅舅知道了,两人因此发生冲突并大打出手。后来也得知,当地流传一个“正月不剪头,剪头死舅舅”的说法,真的是这样吗?

“剃发”不是“思旧”

这个习俗看起来很荒谬,却能流传几百年而不衰。民间流传的说法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清朝的“剃发令”。民国的野史曾记载:“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正月里不能剪头(正月期间不能剪头)(2)

当时政策颁布后,这和汉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是存在冲突的。可当时的朝代已经是清朝,心里再不满也没有什么用。人们为了怀念旧国的君主,纷纷以正月不理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这种方式也被称为“思旧”,谐音为“死舅”也不难理解了。

但这样的说法相信服力并不是很高,清军在摧毁了大顺政权和南明的弘光政权后,天下的政权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文中记载的是顺治四年正月,而历史上“剃发令”真正的颁布时间为颁布于顺治二年六月。

正月里不能剪头(正月期间不能剪头)(3)

就算时间是对的,那仅凭清朝统治者的野蛮与苛暴,难道会允许这样的行为发生?天天喊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还是说一群野蛮的强盗屠夫,在历史上真的做到了网开一面?以民为本?所以说到底,“思旧”和清朝这一政策并无太大的关系

“剪辫”才是真正的“思旧”

在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民国政府宣布颁布“剪辫令”。这在外人看来,或许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老百姓也可以摆脱这个满是屈辱的“辫子”,但结果却和我们所想的大大相反。

正月里不能剪头(正月期间不能剪头)(4)

长达276年的统治,并不是说社会转变人们就可以适应,许多汉人甚至以为这是祖先留下来的传统。“忠孝”在中国人心里,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传统真理,所以一些响应号召的“剪辫者”,也被人们视为败类

政府一边强调“剃发梳辫”不是汉人习俗,一边派出军队对人们进行强行剪辫。但反对的人数过多,酿成了许多血案,这个政策也就被搁置了。所以说到底,“减辫令”才更符合汉人们“思旧”的说法。

正月里不能剪头(正月期间不能剪头)(5)

曾经为了不剃发,发动无数次起义。但两百多年后,这根满是屈辱压迫的辫子成了汉人们心中的信仰,甚至为了抵制政策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这种顽固的封建态度,实在是诺大的讽刺。所以说到底,这种“思旧”的行为才是真正的笑话,更没有“死舅”一说。

“二月二”龙抬头

虽然没有这样的说法,但以讹传讹,很多人也信以为真。大部分人都还是等过了正月,然后到农历“二月二”,才进行剪头。为何要在这一天剪头?有何意义?其实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

正月里不能剪头(正月期间不能剪头)(6)

从唐朝的时候开始,这一天就被认为是民间祭社的节日。“龙抬头,风雨顺,又丰收;大仓满,小囤流,好年景,春开头”,借着“龙抬头”这个寓意,再加上一个正月没有剃头,也成为了“好兆头”的象征。

不过今年这种特殊情况,建议大家还是不要扎堆了,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福气,你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