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我与哥哥都喊: 阿嬷,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阿嬷的背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阿嬷的背影(阿妈嬷的世界)

阿嬷的背影

我的母亲,我与哥哥都喊: 阿嬷。

因为彝族地方,所以这么称呼,便觉得特别的亲切。

‘阿嬷’,如同‘妈妈’一般,从口中说出就会有着无尽的情感,在浓浓血液中牵引着,一瞬间,“阿嬷”的穿着、喜怒哀乐,便在这两个,不知喊了几万遍的字眼中,活生生的出现了。

阿嬷,她衣服永远是那么的朴实。

她的头上永远都包着头巾,一双胶鞋、一把锄头或劳作或杵在晚霞中。这就是我阿嬷在我脑海中定格的样子。

从她记事以后,便随着父一辈劳作,到出嫁再到有了哥哥与我。其间横亘二十一年的岁月里,只有大山与土地。

我的阿嬷没有念过书,她在家中排行老二,当时她们家中一共有四个姊妹。

出生在吃大锅饭年代的阿嬷,她们自有了记事的能力以后,便被叫去放牛,苦工分养家中的老人了。

稍微再长大一些,便随着生产队一起拿着成人一天的工分。朦朦胧胧的长大,迷迷糊糊地的嫁人,这就是阿嬷来嫁给我爹之前的生活。

阿嬷曾跟我们讲过,说她在我爹来娶她之前她都没有见过我爹的样子,嫁人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没有感情基础凑到一块过活,那个年代的农村女孩就好像把自己的命运归在‘命中’。

如果自己嫁了一个吃苦耐劳,对自己好的男人。她们会觉得命好,反之除了抱怨命苦之外她们只有哭,哭着哭着泪少了,也麻木得认命了!

我的阿嬷我认为是第一种。

这种婚姻,这种命运的安排,使我的阿嬷便来到了我爹的世界里;那世界是一间矮小黑暗老式似仓库的土房,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有三位要么眼不好,要么身体不好的老人和一个怯羞的男人——我的爹。

既然嫁了,别无选择咬咬牙一定会好的,就这样我的阿嬷便从她娘家的世界,来到了这一个世界。

婚姻的羞涩与甜蜜,在辛勤的劳作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慢慢磨淡掉;从一个女人到一个孩子的母亲,再到两个孩子的母亲,数十年顶着朝阳负着星辉在梦想中挣扎着,梦想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下一个梦想一定不在她的身上。

有过夫妻吵架负气的泪痕,有过孩子病重时无助的哭泣,也常常感叹婚姻的无奈与认命。

这就是我最卑微的阿嬷,身处底层累了委屈了潸然泪下便是宣泄的方式。

这些都是从阿嬷的口中知道的,我记事以后的阿嬷是这样的:我和哥哥放学回家,便被她叫着去帮忙做农活,专做一些轻的不脏的反正就是不让我们玩耍。

我和哥哥不听了,便被她提着细棍子追着一顿痛打,所以我‘恨’那时的阿嬷;是她剥夺了我们玩耍的时光。

念初中以后,这种被痛打的日子少了,因为离家远了,父母得每一个星期都要给我们生活费。

于是,对于阿嬷来说周末是最无奈的,因为拿不出钱来给我和哥哥。

她与爹便会四处筹钱,实在筹不到了就卖只鸡鸭,那时的阿嬷总是在说:还坚持一年你哥毕业了我们就轻松了!

那时的阿嬷,我觉得她总是巴之不得,我们哥俩一起回家帮她做农活,好让她闲着一般的反感。

以后的日子哥哥去打工了,我继续念书,没有达成阿嬷的‘愿望’。

这时候,阿嬷又说了:你要好好读了,读到高中考不起大学,以后回来你也干不动农活了。

显然,阿嬷觉得读书会让我娇嫩了,于是我弱弱的反驳道:“怎么可能,活计么我回来还不是和你们一样的干,再说我才不会回来这种憨苦的!”

阿嬷当时笑了笑道:“你不回来么,当然好了,有本事么就在城市里面咯”。

这时的阿嬷,我觉得她太看不起我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遵循她们的生活轨迹。

高中毕业以后,我真的没读了,不是我没考起大学,而是学费和很多原因。

我也和哥哥一样步入了社会,满腔热血的去实现,自己那些在阿嬷眼中不沾边际的梦想。

这时,阿嬷总是在我跟前,唠叨不停什么老老实实好好的干,我便用书本上的知识反驳,笑话着阿嬷的无知。

来到社会,跌跌撞撞、兜兜转转的流走着,失意了、没钱吃饭了。我从不跟家人说,因为我曾经豪言壮语过,我不想被阿嬷嘲笑。

但我根本不会知道,阿嬷是不会笑我的,因为我是他的“小佬儿。”

所有的事情,零零碎碎地融入了,我生命的长河之中,我对阿嬷的认识也不断的改变着。

一如,我不断增长的年龄一样。

阿嬷,来我在的城市看病的事情,我至今记忆如新,那是她得了鼻窦炎流鼻血,流的比较多,爹很担心便把她送到了我在的城市。

那天,嘈杂的医院里,我带着从未来过市级城市的阿嬷,斗字不识的农村妇人。

带着她,询问着关于医院看病的流程,在医院里来回问询,阿嬷始终没有说话,因为她觉得:小佬儿,有文化呆过大城市见过世面!

排队的人很多,我叫阿嬷坐在椅子上等候,我便在人群继续排队挂号。

我排了一会儿,看向人来人往的人群中的阿嬷,此刻她一个人孤单的坐在那里,她双脚并拢坐着,那历经风霜与责任的脊柱,已经变形的微弓着,手中抱着装有衣物及病历本的帆布袋子,静静等候着,眼神凝视着路外来来往往寻医的人们,眼中有着难于察觉的波动;此刻她眼中的小佬儿,俨然已经成为了妇人心中的依靠。

曾经她斥责与打骂的儿子、曾经教育子女的妇人!

阿嬷心中的想法从路人中,从她静静的沉思中、从那眼神中一览无遗。

我看着看着,便觉得恍如隔世的感觉,那一幕光影一丝不露的映在我脑海的深处;一瞬间我居然发现,阿嬷乌黑的发丝间夹杂着根根银发。

她,我知道她不是在想多么深邃的问题,她在想自己什么时候会好了,家里的稻谷还没收的,就他爹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这一次又要花多少钱呀?

从阿嬷略显得恍惚与憔悴的面庞下,我看到了丝丝自责的味道,她在自责:为什么自己会得这种病,自己命怎么这么不好!

我的眼泪,瞬间模糊了我的视线,这时她似有所感,朝我望了过来。

我低头偷偷地,摸了一把泪,抬起头冲着她笑了笑,发出有些哽咽的嗓音:“阿嬷,你再等一下,马上就好!”。

我母亲的世界,我更喜欢称它为:我阿嬷的世界。

这是什么样的世界呢?

这是一个卑微女人,一生本能爱护子女的世界,这是一个‘狠心’打骂,委屈哭泣真真实实的女人。

一句阿嬷,我可以改口称为妈妈,但一个阿嬷中蕴含着一个女人,几十个春夏秋冬的喜怒哀乐,一个渐渐成长懂事孩子的酸甜苦辣与四季更替不变的喊法。

有一些感,只有你走进了,才会依依不舍!有一些文化,只有融入骨髓里了,才会那么的美丽,温馨而动人!

阿嬷!我爱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