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各大购物门户网站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在没有亲自接触和体验物品的情况下,凭什么能决定是否该下单购买某件商品,从而敲定一桩交易呢?其实,看评论就能让你决定一切!

我们以在京东商城购买数码产品为例,看看这其中有什么门道。

好评度 群众的眼光?

购物网站上给出的产品好评度能说明什么,到底有没有水分,你该不该相信这个百分比?

案例:菲菲准备在京东购买一款9.7英寸的安卓平板,她经过价格权衡和阅读产品介绍,最终把范围缩小到购买A或B两款产品上,但最后在阅读用户对产品的评价时,菲菲犹豫了,不知到底该买哪一款为好。菲菲在网上看到A平板目前已有3050个评价,好评度为81%(图1);B平板目前已有6个评价,好评度为100%(图2)。那么,是不是B平板就一定比A平板好,B平板最适合于菲菲呢?同事小朱告诉她一些网上购物的经验,这让菲菲对这个“好评度”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

网购评论怎么查询(看评论搞定网购技巧小结)(1)

网购评论怎么查询(看评论搞定网购技巧小结)(2)

小朱告诉菲菲,虽然人们在确定网购某产品时,首先要参考购买者对该产品的评价所形成的好评度指标,好评度高的产品往往更受购买者的青睐。但是,这个参数也不是绝对可靠的,要参考这个参数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看具体评价,光凭这个好评度不能决定一切。

首先,这个参数要基于足够的数量才比较可靠。如果目前只有6名用户购买该产品,并全部给出好评(好评度100%),与3050名购买该产品、2478名给出好评(好评度81%)相比,你觉得哪个更有参考价值呢?显然是后者。

前者获得100%的好评度,好评度如此之高,但也并不意味着该产品的质量就真实可靠;后者好评度相对低了不少,但也不能表示该产品就不值得购买。如果在评价中掺杂了厂商人为抬高好评度的作弊成分,问题可能就更复杂了。

小提示:好评度是否有水分

不排除一些厂商为了提高产品的销量,在产品上架销售之后,安排内部人员或发动各种关系“购买”自己的产品并故意一律给出好评,以便提高产品的好评度。这样的作弊行为对评价数少的产品的评价结果影响极大。试想,如果只有6个评价,而这6个评价正好又全是公司内部所为,那么这些评价信息对后来用户的误导作用是多么的恶劣。反之,如果卖出的产品是3050个而不是6个,并也获得了相应数量的3050个评价,那么其中的6个内部评价相对于这上千个用户评价来说是多么微不足道,其评价的含金量也就不言自明。

技巧小结:产品好评度是衡量产品好坏的一个比较可靠的指标,但这个指标是由评价的数量所决定的。参与评价的用户数量越大,这个参数相对来说就更可靠。即便是有水分或偏见在里边,也会被庞大的群众观点所稀释,最终的参数基本能反映出该产品在用户中的认可程度。如果是刚刚上架的产品,参评的用户数量尚少,只有两位数甚至是个位数,更或兼有厂家自己的评论,那么这个参数就不能客观地说明产品质量问题。这时,如果你要选择这款产品,就需要更加谨慎,即便要买也最好从别的渠道多了解一下该产品,不要贸然决定。

在产品好评度选择上,建议在购买一款产品时,不妨从若干同类产品中筛选出用户总评价数多的几款产品,并优先考虑好评度高的产品。这样挑选产品,保险系数会更高。切不可只看好评百分比,不看评价数量。

看差评 找你所在乎的

不少客户在决定购买一款产品前,总要看看已经购买了这款产品的用户对该产品的总体评价,当看到评价不够高时,往往会很快决定放弃对该产品的购买。这样一来,前期辛辛苦苦地对该款产品的关注就全然放弃,挑选准备工作因此半途而废。

实际上,产生差评的原因多种多样,或许该产品产生如此差评的原因与你无关紧要呢。如果你能仔细阅读差评用户对产品的评价,或许会重新促成交易。

案例:笔者曾在选择一款手机时,看到这款手机的总体好评度只有79%。起初给我的第一感觉,肯定是该产品的质量太差,用户不满意。但在查看了其用户差评留言之后发现,产生差评的原因不是产品质量问题,而是集中到某地因为过节,快递送货慢而引起用户不满迎来不少差评。

由于条件的限制,各地的送货快慢会存在不小的差异,服务质量也有所差异,如果你确定这个差评区域不在你所处的区域,而且你的区域不存在物流问题,那么这样的差评完全不应该成为影响你购买这款产品的拦路虎。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我曾要购买一块硬盘作为资料存储仓库之用,我的希望是使用时静音、性能稳定,对存取速度没有过高的要求,我更看中的是这款产品的价格低廉。这时,我正好看到京东商城在搞促销,一款2TB的西数硬盘只卖525元。但我看到许多用户给出了差评,当时有点犹豫。但当我再深入研究用户给出差评的理由,发现多数理由是作为系统盘来用速度太慢。实际上,别人的这些差评对我来说不应该构成影响,我不用它来做系统盘,我用不着那么高的速度,它不应成为阻挡我购买这款产品的因素。

但是,如果换了另一个不了解这些情况的用户,只是以人们对该产品的差评为依据,断定这款产品不值得购买,那么也就失去了一次以低廉的价格入手最适合于自己使用的产品的好机会。

技巧小结:任何产品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关键是要找到你在乎或不在乎的东西。如果一些别人很在乎的差评对你来说无关紧要,那么它们不足以成为影响你购买该产品的因素。人云亦云的随大流习惯不是最好的习惯。

看好评 挖掘你所爱的

在购买产品前,用户往往最先参看的是网站对产品的说明。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没有一个商品介绍中说自己产品是不好的,看了这些介绍,你会觉得这东西好像到处都是亮点。到底是否如此,看看用户的评价要比听商家自己忽悠管用得多。

例如,我们以购买一块国产安卓平板为例来说明。这是一款不知名的安卓平板,商品说明中介绍的亮点似乎与其他同类商品看不出什么两样,厂商说得头头是道,但从评价总数高达5081条的最后评价中,我们可以一眼看出其总的好评度仅为84%(图3)。可以说,这样的好评度不算很高。以不高的好评度赢得了这么大的订单,除了价格低廉外,这款商品究竟有什么亮点,值得有这么多的用户为它埋单?我们还是进入用户评价看个究竟。

网购评论怎么查询(看评论搞定网购技巧小结)(3)

进入用户对该产品的好评页面,我们不时地可以发现,用户对该产品的好评之一就是该产品的续航能力特别强,有的用户称它为“核动力”,有的用户称赞“续航能力超强”,比自己的iPad的续航能力还强(图4)。大家知道,续航能力弱是许多平板电脑的不足,许多时候大家都在为平板续航能力不足而自己又不能随便换备用电池而纠结,这款平板正好弥补了这个短缺,因此可以说这是这款产品的一大亮点。而在官方的产品介绍中,我们却没有看到有关续航能力的特别炒作,反倒是用户的眼睛雪亮,替官方作了总结宣传。

网购评论怎么查询(看评论搞定网购技巧小结)(4)

此外,对于一款不知名的平板电脑或手机来说,用户对屏幕的使用流畅程度也很关心,而厂商的介绍中说的屏幕类型或操作流畅度等都是千篇一律,也难以置信。因此,我们不妨也从大众好评中进行挖掘,看能否得到答案。我们在浏览用户评价的过程中,发现不少用户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该产品屏幕使用流畅度的认可(图5),有的用切西瓜软件和自己手机上的切西瓜软件做对比,有的用别的游戏和另一块平板的相同游戏操作加以对比,大家对屏幕的操作流畅度一致认可,这进一步说明了厂家的宣传没有失实。

网购评论怎么查询(看评论搞定网购技巧小结)(5)

技巧小结:厂家提供的宣传资料只能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参考,要真正做到对产品的放心,就需要从用户好评中挖掘出你所需的亮点特性和功能。一是要从你的实际需求出发,参考别人给出的评价,对比产品介绍中罗列的项目,看宣传与实际相比到底有何出入;一是挖掘你目前尚不知晓的惊喜亮点,这些亮点有可能连厂商也没有发现,但最后被用户挖掘出来的,有些是用户将厂商的概括性宣传使用实例做了具体化的详解,看了评价就让你踏实。

看问答 搜寻你所惑的

或许你对一款产品并不完全了解,只是出于某种原因才打算购买的。比如,从众效应、别人推荐、急于使用等等。或许现在你对这款产品还存在许多疑惑,到哪里可以寻求问题的解决?答案是就地寻找。我们可以从产品下面的用户提问留言和专家或网友解答中得到问题的答案。

比如,你刚刚购买了一款摩托罗拉ME525手机,为了能在手机上存储更多电影大片和连续剧在上班的地铁上观看,你打算给自己的手机配置一块32GB容量的微型SD卡。在确定了目标产品并看过产品介绍以及好评度后,你觉得某款SD值得你购买。但是,产品说明书中并没有明确罗列出哪些品牌的哪些型号手机可以使用该存储卡。你开始怀疑自己的手机能不能很好地支持这块存储卡的使用,万一买回来后开封安装了卡片,手机不能支持,而厂家以产品不存在缺陷为由不能退货该怎么办?这时,你不妨从产品页面的下方浏览一下用户咨询的内容,里边或许已经有人问了同样的问题并有人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图5)。

技巧小结:也许你对即将要购买的产品存有一些疑惑尚未得到解决,但很有可能在此之前,其他人已经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帮你提前问到了,也有人提前帮你做了解答。在用户的其他问题当中,也许有些疑惑连你还都没有考虑到,但别人已经遇到或考虑到了,看到大家的提问和其他人给出的答案你才恍然大悟,这对于你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很有实际参考价值。

进圈子 更深入地了解

如果说,从上面说的好评或差评以及用户问题咨询中了解产品的好坏只是一些零散的信息来源,那么参与“讨论圈”则是更加专业一些的信息获取渠道。

网友讨论圈是京东商城为用户评论商品开辟的一个更加自由的小社区。在这里,用户可以以“晒单”的方式发表购买产品后对该产品使用心得的帖子,可以发表图文篇幅不受限制的内容;可以在“讨论帖”中讨论关于当前产品的任何技术和使用问题;可以在“问答帖”中对存有的疑惑进行提出或对自己知晓的问题给予解答;在“圈子帖”中则是一个高手达人关于产品或技术的讨论精华内容。对于一款产品的评价,在该讨论圈的相关主题里,你也许可以发现更专业的评价内容。京东以一定积分为鼓励措施,吸引更多的用户将产品使用心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上传到晒单区域,提供充分的空间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讨论,这些评论正好又可以作为准备购买这款产品的用户的最有力、最形象直观的参考资料。

案例:同事小刘在购买了一款平板后,发现待机耗电量比较大,该产品的官方网站也论坛中也没有找到解决该问题的具体办法。但是,在京东讨论圈关于该产品的讨论帖中,他无意中发现通过升级到2.3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待机耗电量大的问题(图6)。显然,讨论圈作为用户答疑解惑或提高产品使用技能的一块特殊领地,有着重要的意义。

网购评论怎么查询(看评论搞定网购技巧小结)(6)

技巧小结:在你决定购买某款产品前,要对这款产品有个大概的了解,除了浏览官方产品介绍之外,最省事的办法莫过于在讨论区中搜索已购产品用户对产品给出的整体使用体验评价,看这样的评价就等同于别人带你亲自体验了一把这款产品。当然,这样的评价不是每款产品都有,也不一定每款产品都能找到那么全面的评价,但看看总比不看的好。此外,如果在本购物社区找不到这款产品的评价帖,上网到其他社区搜索一下作为参考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要谨防一些专业评测“黑牛党”的帖子误导你。

决定权 还在于你自己

总体好评度也好,各种具体好评或差评也罢,到底什么是决定用户最后是否下单的因素?

实际上,最终的决定因素不完全在于百分比的高低或好评差评的多少上,是否购买该产品还要靠你根据自身的需求来综合衡量,不能完全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的需求。要知道,总的好评度只是一个大体指标,具体评价中有实际技术含量的东西也只是每个用户针对自己实际情况所列出的使用感受。别人的需求终归是别人的,只供参考,只有符合你自己需求的才是最合适的。

科学结合三方面的因素,同时紧密结合个人需求决策,应该才是上上之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