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金砖夜景游船(金砖大舞台白鹭上九天)(1)

李鑫在《海·风》中作为领舞的B角参与联排。

厦门金砖夜景游船(金砖大舞台白鹭上九天)(2)

《畲族婚典》喜气洋洋。

厦门金砖夜景游船(金砖大舞台白鹭上九天)(3)

“小白鹭”创排的民族风情舞蹈诗《时节》剧照一。

厦门金砖夜景游船(金砖大舞台白鹭上九天)(4)

《时节》剧照二。

厦门金砖夜景游船(金砖大舞台白鹭上九天)(5)

闽南风情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剧照。

东南网9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林世雄 通讯员 叶玲 文/图)风情万种的惠安女,喜气洋洋的《畲族婚典》……在4日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上,行云流水的中国民间舞蹈看醉了各国嘉宾。蕴藏在动静间的闽南风情、福建韵味,向世人展现了八闽文化魅力。

激动人心的艺术表演背后,少不了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下文称“小白鹭”)成员忙碌的身影。这台晚会,“小白鹭”派出25名舞蹈演员、2名编导及多名工作人员参与。

作为福建顶级、国内知名的舞蹈团体,“小白鹭”在金砖大舞台上又一次超越自我,惊艳世界。

文化自信,闽韵流芳展新颜

红色大幕缓缓拉开,一片晶莹剔透的蓝色“海洋”呈现在眼前,时而柔弱时而有力的手臂,描绘出天风海涛的多情与澎湃……在这扑面而来的海洋气息中,晚会第一篇章《海·风》拉开序言。

“这段群舞太赞了,80多名演员的手臂动作协调一致,看似简单的一起一落,却让人仿佛感受到了海浪的此起彼伏。”观众陈炎洪说,整场文艺晚会充满闽海风情,“天地之间,在海风的串联下,一系列有关海洋的遐想通过音乐、舞蹈等语言传递着厦门人对海洋的深厚情愫”。

“舞台上惊艳世界的舞姿,背后浸满了演员的诸多艰辛。”这段开场舞领舞之一的袁昕感慨不已。在舞台上,20人左右的群舞已算复杂,而80多人的群舞,袁昕也是第一次参演,对所有人都是一种挑战。

“80多个人要整齐划一,才能表演出海面波光粼粼的效果。”袁昕介绍说,近两个月时间里所有人一直在细抠海浪这个动作。演出前三天,大到演员人数、队形,小到细枝末节仍要精益求精。“往往一个人调整,其他人都得跟着动,大家的大脑都紧绷着一根弦,既要迅速记住动作,又要顾着同伴。”

演员于馨不是第一次饰演惠安女,但她也感受到此次编排的新颖。“传统上演惠安女多半刻画其朴实、勤劳的特质,这一次还要展现她们温婉、柔美的一面。这是一种丰富,一种与时俱进。”在《畲族婚典》中化身新郎的李鑫为演出恶补了一番畲族文化,与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同行的交流,成为他的必修课。

据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副主任林乃桢介绍,为了完美呈现惠安女轻盈柔美的想象,导演要求所有演员必须光着脚丫,“两个多月的排练,她们脚上反复长茧、脱落,脚底经常血肉模糊”。

此次登上国际舞台,“小白鹭”几乎倾团而出。每一天的排练,都要持续12个小时甚至更长,这对于相当耗费体力的舞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但一想到是作为东道主,向全世界展示福建、展示厦门,所有人都选择了全情投入。”林乃桢激动地说。

校团合一,特色体系写新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小白鹭”20多年来坚持传承和挖掘闽南文化优秀元素,就没有厦门会晤文艺晚会上的精彩表现。

1993年10月,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民间舞表演艺术团体——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现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破壳而出。团里的演员,来源于福建艺校厦门戏曲班(现厦门艺术学校)与北京舞蹈学院合作创办的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专业厦门试验班的毕业生。

自成立以来,“小白鹭”究竟能飞多远,就一直是国内舞蹈界关注的话题。

建团伊始,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就与厦门艺术学校实行校团结合的管理模式,走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舞蹈团分类管理的新路,填补了中国舞蹈界的一个空白。校团结合的模式,成为国内舞蹈界的经典,在全国文艺演出团体中独树一帜。

2012年9月,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正式划转为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与国家级重点艺术中专——厦门艺术学校实行校团合一的管理模式,“校团合一”在“校团结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学相长,既保证了“小白鹭”后继有人、艺术常新,更强化了“小白鹭”的艺术价值观、品牌影响力。在中央与省级各类专业舞蹈比赛中,作为地方院团的“小白鹭”20多年来获奖100多项,是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

2012年,“小白鹭”在建团20年之际,创排了闽南风情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这是十一代“小白鹭”人合力打造的里程碑式作品。林乃桢说,不同于以往的独舞、双人舞或群舞一类的单体作品,《沉沉的厝里情》是“小白鹭”第一台大型作品,也是闽南民俗和民间舞蹈元素的集大成者,承载着“小白鹭”20多年艺术梦想和追求。

在林乃桢看来,《沉沉的厝里情》的产生,正是校团合一的重要成果,既是一路走来的总结,又是校团继续发展的一个契机。在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沉沉的厝里情》斩获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编导奖”和十艺节“优秀表演奖”。

具体说来,该剧中的主要演员来自“小白鹭”,而群舞演员则由艺校的学生们组成,这一模式首先解决了大型舞台作品的人力资源问题。没有校团合一,该剧成本就会非常高,也不利于作品经常性赴外地演出。仅2013年,《沉沉的厝里情》就全国巡演了100多场,从鹭岛的学生观众,到北京舞蹈学院演出季的国内最强专业评审,评语是众口一词的“感动”。闽南文化的巨大魅力,也因为该剧而为更多国人所认识。

站在更高的视野上来看,校团合一为闽南民间舞体系的建立和传承提供了保障。厦门艺术学校党总支书记兼校长崔勇表示,有了《沉》剧的成功经验,未来“小白鹭”将把闽南民间舞体系一代代继承下去,不断挖掘、丰富和提炼,这一特色将继续写就闽派舞蹈的瑰丽篇章。

链接>>>“小白鹭”硕果累累

成立24年来,“小白鹭”人才辈出,曾任与现任团领导曾若虹、种俐俐、高国庆等均为国内舞蹈界响当当的人物;章东新、王舸、冯蔚、靳苗苗、袁莉是从厦门走向全国的著名编导;江靖弋、苏雪冰、林乃桢等多名演员先后在国家和省部级舞蹈大赛中摘金夺银。据不完全统计,该团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节目在各级各类展演、比赛中获奖一百多项,《海上民谣》《鸟仔》等作品享誉国内舞蹈界。

此外,“小白鹭”先后38次代表中国和福建出访五大洲,并多次赴台湾、澳门、香港交流演出,成为美丽厦门的一张烫金名片。 (林泽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