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四季青翠,挺拔坚劲,而又空心、有节。竹子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生活里的竹子,可以食用,可以作建筑材料,可以制作交通工具,可以做衣服鞋子,还可以做书写材料,其用途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意识里的竹子,在人们眼中不再是普通的植物,不仅有性格而且有精神,象征坚守节操的君子品格。
竹子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全球共有70余属,一千多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在我国的大江南北均能看到竹子,它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等地。著名的三大竹海分别是蜀南竹海、宜兴竹海和双溪竹海。我国的竹子种类很丰富,大约有300多种。其中,观赏型竹子有:罗汉竹、琴丝竹、凤尾竹、菲白竹、斑竹等。竹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用途广泛,含盖生活、医药、工业等领域。竹林还可以固土护坡、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等效益。
竹以其岁寒不凋、虚心有节、挺拔正直,倍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这种喜爱正源于他们内心对君子品德的追求,竹子的自然属性恰好具备了这些特点。竹子有节、中空,正合了君子“气节”二字,于是竹子不再是普通的植物,也跟着君子们清高了起来。宋代大诗人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东坡是爱食肉者,其发明的“东坡肘子”至今美味飘香,居然宁可不吃肉,也要与竹子为伴,为了不俗啊!想当下流行的各种教育基地,让贪官们自小就搬凳子坐竹林学习,不知道梦遇苏轼该是什么样的情景。
爱竹的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说:“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竹被人们看作是坚守气节的楷模,有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毫无畏惧之精神。竹子被人誉为十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曰奋进。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曰奉献。竹玉竹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曰普群。竹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曰性坚。竹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曰操守。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曰担当。
坚忍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被人称为“岁寒三友”,其来历:据说在北宋神宗年间,文学家苏轼遭权臣迫害,被贬到黄州。苏轼初到黄州时,生活上产生了困难,他便向黄州府讨来了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苏轼在这块地上种了稻、麦等经济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来。他将房子取名“雪堂”,在屋内的四壁都画上雪花,还在园子里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打趣道:“你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当真天寒飘雪,人迹难至时,不觉得太冷清吗?”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思就是风声和泉声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雪开放的梅花,乃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竹子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相关成语典故颇多。竹报平安,青梅竹马,竹苞松茂,势如破竹,茂林修竹,胸有成竹,罄竹难书等等。比如“竹苞松茂”,出自《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代范世彦《磨忠记》“祝寿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长”。意思就是根基像竹那样稳固,枝叶像松树那样繁茂,比喻家族兴盛。
面对竹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风亮节;坚忍不拔;顶天立地;胸怀坦荡;清雅脱俗;未曾出土先有节,即使凌云也虚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澹泊其中,梦想总会找到自己的位置。细细的叶子,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清雅脱俗,不作媚世之态。(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