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意义除了言语、交流、沟通、表达、记录之外,还有可用来消遣、幽默的一面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汉字的意义造句一年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汉字的意义造句一年级(汉字的意义造句)

汉字的意义造句一年级

汉字的意义除了言语、交流、沟通、表达、记录之外,还有可用来消遣、幽默的一面。

当然,在这里我一直本着日常闲聊的心态来叙说一些我自己的感想,朋友们不要因为我的叙说而影响自己的判断:

对汉字,对其它都一样。

前两天某中午,一个高中同学叫我和一哥们儿去喝点。

去了,涮锅儿。

清汤的,两份羊肉,几个青菜,木耳,海带,红薯、土豆两片。

喝的家乡酒。

喝着喝着怎么就谈起了汉字。

哥们儿说到汉字确实很NB,一个行走的行字直接分开竟然还可以读做两个字。

同学一副莫名惊诧的样子。

后来就顺着这个哥们儿的思路往下闲聊。

并且与喝酒联系在一起。

我跟同学说:我说一特别常用的字,你如果写出来,我喝一杯,否则你喝一杯。

同学无异议。

我说:xǐng鼻涕的xǐng怎么写?

同学蒙了,最后判断这个字应该是“提手”偏旁。

我说应该吧,中国汉字与手臂动作相关的估计90%以上都这个偏旁。

我不知道我这个看法准确不准确,但同学抓耳挠腮之后也写不出这个xǐng 鼻涕的xǐng 字。

事实上,这个字我们一直在用,甚至所有不识字的人也都运用的非常熟练。

除了写之外,恐怕能认出这个字的也并不是特别多。

这也应该是汉字的魅力之一。

其实,我的同学如果再仔细联想一下,就会很大胆的把这个xǐng 鼻涕的xǐng 字写出来——

他可以冒着干掉一杯啤酒的危险直接把这个“提手”—“扌”与鼻子的“鼻”组合在一起。

最后他喝了一杯啤酒。

汉字确实很有意思。

因为汉字独特魅力才有了汉语言所自有的独特魅力。

常用的汉字并不是很多,据国家相关机构统计并发布相关文件,常用汉字和次常用汉字字数大约在2500个到7000个之间。

就是这些汉字组成了中国汉语言文化。

甚至可以说组成了我们整个生活。

聊到这里我又想起网络上流传的那些小朋友精彩造句:

用“天真”造句,小朋友写:今天真热。

用“果然”造句,小朋友写:昨天我吃水果,然后喝凉水。

用“先……再……”造句,例题:先吃饭,再冼澡。小朋友写:先生,再见!

其实,我们的教育确实人为机械化了。

这些天才的句子无疑都被机器般的老师一个鲜红的×判为死刑,我们知道这被判为死刑的除了这些句子,还有这些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鼓吹歪曲汉语的正常使用。

对一个孩子来说,他并不能完全真正领会“天真”“果然”“先......再......”的意思,孩子能够完成用这些汉字组成完整的句子,就应该已经达到造句的教育目的。

就相当于小孩子教他吃饭,他能够自己用勺子、筷子把食物放进嘴里就达到了教育孩子吃饭的目的,你有必要硬性要求孩子明白用勺子、筷子进食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学原理么?

我个人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段自然就会明白一些应该明白的道理。

我记得小时侯学“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无论如何整不明白老师讲的那些莫名其妙的道理。

我只想:百尺才有多高,站在上面危险么?再说,星星多高,能摘的到么?

这些念头被老师批为白痴。

现在我基本上明白当年老师讲的那些意思了。

可惜我对这些东西再也没有兴趣!

说到这里,把我对怎样学语文的一点个人认识提出来,供朋友们参考,也许对自己或者引导孩子学习语文稍有裨益:

读书、背诵、笔记,读好书,多背诵,勤笔记。

我很小时侯,似乎还没上小学(家乡那会没有幼儿园和学前班),就在外公和舅舅们的领导下背会了很多古诗,记得最长的一首是李白的《将进酒》。

外公的一个朋友善于书法,这首诗就是那个朋友写了裱好挂在外公家的墙壁上。

那会就跟着大人照着读,其实哪里认的一个汉字。

等到会背诵了竟然也认识了上边很多字。

所谓的启蒙就应该这个样子吧?

后来就喜欢这种背诵和识字了。

上学之后因为比其他同学认字早而多,小小内心就把读书做为一种炫耀,囫囵吞枣的读了很多能够读到的书。

谈到笔记,起先只是摘抄和模仿。

随着阅读量的提升和自己认知水平的上升,就开始不满足于摘抄和模仿了,开始自己写自己的想法。

这样坚持下来,就把汉语的读、写基本功练成了。

言语零散,闲聊而已。

关于汉字,情有独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