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在中国饮食文化可以说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人们对豆腐的热衷程度永远是居高不下的。我们都知道,在每天生产豆腐的过程中,有过滤这一道手续,将豆渣过滤干净,凝结出来的豆腐才嫩。豆腐渣,我们知道,大部分都是给猪厂回收用以喂猪使用,但是在武平客家人无意间的一个发现,让废弃的豆腐渣变废为宝,成为了当地人垂帘三尺、恋恋不忘的经典美食-红菌豆腐渣。

鲜豆腐渣如何加工 废弃的豆腐渣如何在客家人手中变废为宝-武平红菌豆腐渣(1)

废弃的豆渣

红菌豆腐渣的由来据说是根据民间发现而来,据说,在古时候,有一户百姓人家,把做完豆腐过滤出来的豆腐渣闲置在一个空房间里,第二天取其喂猪时发现这盆豆腐渣不但没变质发臭,反而表面长出了一层红色的菌毛,而且豆腐渣变得又结实又有弹性,还有一股清香味。抱着试煮来吃的想法,居然非常美味。于是,以后这家人把做完豆腐过滤后的豆腐渣盛放起来,希望它继续长出红色菌毛变成美味。但豆腐渣始终长出了黑霉变质。后来,才发现那个闲间的屋顶上,吊着晾晒的一堆玉米棒子,有些玉米坏了,长出了红色的菌霉,它掉在豆腐渣上,加上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豆腐渣才发酵变成了美味。原来玉米棒子上长出的红色菌毛,就是发酵的菌母。后来经过不断的实验以及经验总结,才产生出来现在客家人的经典美味-红菌豆腐渣。

鲜豆腐渣如何加工 废弃的豆腐渣如何在客家人手中变废为宝-武平红菌豆腐渣(2)

红菌豆腐渣

红菌豆腐渣流行于福建省武平和上杭,广东的平远县、江西赣州的会昌县,通过上述的故事,其实我们已经知道了红菌豆腐渣的做法,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将新鲜的豆腐渣倒入大铁锅中,用慢火进行烘烤,使其烤干豆腐渣内剩余的水份,烘烤的时候均匀地翻动,避免豆腐渣炒焦或炒糊。待豆腐渣炒制似干非干的程度,用手捏成团,手上还留有湿印,却挤不出水,抓在手上的渣团抛之即散则可以出锅。预先准备好米筛或者糠筛,为了后面方便取出,在米筛下面垫一层纱布或芭蕉叶等,将炒好的豆腐渣倒入筛子中,用手压紧、压平、压匀即可,厚度大约跟豆腐厚度差不多即可。

鲜豆腐渣如何加工 废弃的豆腐渣如何在客家人手中变废为宝-武平红菌豆腐渣(3)

翻炒豆腐渣

待豆腐渣冷切后,在它表面均匀地撒上菌种,而菌子在市面上是买不到的,只有自己加工制作,在我们吃完的玉米棒,把剩下的玉米芯扔在屋子的某个角落里,久之,玉米芯发霉了,表面会长出一点点、一块块的红色的菌毛,把这些红色菌毛用刀片刮下来,包到纸中收藏起来,这就是用豆腐渣制作红菌的菌种来源。在成功制作完第一次红菌豆腐渣后,后面直接可在发酵好的豆腐渣上取相应的菌种,保存即可。

鲜豆腐渣如何加工 废弃的豆腐渣如何在客家人手中变废为宝-武平红菌豆腐渣(4)

撒上菌种

红菌种的发酵速度是非常迅速的,一般从发酵到变质往往只需一天的时间即可,头天晚上撒上的菌种,第二天早上在豆腐渣表面就会长出浓密菌毛,并且豆腐渣会变动即结实又柔韧,这时红菌豆腐渣的制作就算完成可,吃多少切多少,由于不易保存,所有需尽快食用。由于他的不易保存性,在外的游子几乎吃不到,只有在归家之前提前预定好才能吃到正宗的红菌豆腐渣。

鲜豆腐渣如何加工 废弃的豆腐渣如何在客家人手中变废为宝-武平红菌豆腐渣(5)

发酵完成的红菌豆腐渣

红菌子由于其味道甘甜,有一股类似味精、鸡精的味道,所以它可以算是百搭菜系,不论煮肉、煮豆腐、或者是蔬菜,放一些红菌豆腐渣当辅料和调料,味道即鲜味异常,而且价物美价廉。据说在味精问世以前,它就经常被当作味精来使用的。看看客家人最常见的吃法。

鲜豆腐渣如何加工 废弃的豆腐渣如何在客家人手中变废为宝-武平红菌豆腐渣(6)

红菌豆腐渣炒肉

鲜豆腐渣如何加工 废弃的豆腐渣如何在客家人手中变废为宝-武平红菌豆腐渣(7)

清炒红菌豆腐渣

鲜豆腐渣如何加工 废弃的豆腐渣如何在客家人手中变废为宝-武平红菌豆腐渣(8)

干蒸豆腐渣

鲜豆腐渣如何加工 废弃的豆腐渣如何在客家人手中变废为宝-武平红菌豆腐渣(9)

红菌豆腐渣扣肉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