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蔬菜是一清二白;鱼、虾,几乎是全须全影一目了然;即使是各种肉类,不管切块切丝或炒或炖,也能辨别出是啥肉。但如果在湘菜馆面对餐桌上一盘黑乎乎、像食物渣样的东西,一般人还真认不出来。

吃一口,有点酸有点辣甚至有点腐烂的气息,但出奇的鲜,无以言说的美味,还有种久违的亲切感。

这就是霉豆渣。

霉豆渣也叫豆渣粑,貌不惊人,甚至有些丑陋,却是湘中一带传统名吃。

霉豆渣不止是来历不明,甚至可说是出身极其卑微,来自猪饲料。

打豆腐滤出来的豆渣一般作为喂猪的饲料,但湖南老百姓舍不得,废物利用,做成霉豆渣,竟因此成了湖南人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霉豆子的生活记录 霉豆渣的逆袭(1)

豆渣

做霉豆渣最好是秋冬季节。

豆渣挤干水分,倒入大锅中, 小火不断地翻炒,直到水分炒干,加入适量盐、干红辣椒 、五香粉调味,有的还放酒槽,以丰富其口味。焙干后立即出锅,装入盆里放凉,然后捏成丸子。将提前洗好晾干的稻草杆子铺在容器里,再将豆腐渣丸子铺在稻草杆子上,一层稻秆一层豆腐渣。密封。放在阴凉地方,半个月左右时间,发酵成功,有白色霉菌和酱臭味。发酵菌是稻草上的毛霉菌。霉豆渣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也因此味道鲜美亦营养丰富的。将发酵好的霉豆渣丸子摊开晒干。用冷烟熏。霉豆渣饼就做成了。

豆渣进化到霉豆渣过程技术要求不少,各个细节都容不得马虎,稍有不慎便直接影响到了霉豆腐渣的口感,甚至前功尽弃。

霉豆子的生活记录 霉豆渣的逆袭(2)

霉豆渣饼

很难想象在这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卑微的霉豆渣如何坚持的。和同样经历霉变过程的霉豆腐相比,豆腐出身明显高人一等,是带着使命去的,而霉豆渣是奔着活命去的。

在濒临被抛弃的边缘、在无数个黑暗日子里、无数个身上长满霉的时候,对于人生对于未来对于周遭,难免不心生绝望甚至未免不会腹黑。

是在哪个环节,霉豆渣释放了自己的负能量?是稻草相濡以沫的情义?还是烟熏火燎的温暖?还有黑夜白天更替的忍耐?终于霉豆渣自洽到与世界和解,不断自我赋能,变得元气满满、接受到稻草上的毛霉菌,满含游离氨基酸,味道鲜美亦营养丰富。

霉豆渣逆袭了,甚至变得异常坚定。

豆渣原本比较散,但是豆渣在发霉的过程中自然结块,制成豆渣粑后再做菜还是块状,可以随意改刀,不会出现碎的情况。组织结构的变化,让霉豆渣有了新的人生,不再是一堆只能喂猪的废料,而是有了腔调。

虽然霉豆渣面目如加西莫多,丑陋不堪,但其灵魂获得救赎。

如果说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就是他认知世界的蓝图,那每一次磨砺,都是在为未来埋下一颗彩蛋,它会在人生的某一刻成为惊喜的馈赠,横渡万丈迷津。这便是霉豆渣逆袭后的人生,有了更大的天地。

霉豆渣可以炒,只需添上一点葱蒜姜,猪油翻炒一会,便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但味道鲜美,还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尤其是游离氨基酸含量高,其中丰富的食物纤维有预防肠癌及减肥的功效,长期食用豆渣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减少糖尿病人对胰岛素的消耗,降脂补脑,降压补虚等。

霉豆子的生活记录 霉豆渣的逆袭(3)

霉豆渣可以炒,只需添上一点葱蒜姜,猪油翻炒一会,便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霉豆渣可以炒空心菜,比腐乳炒空心菜更有风味。

油渣炒霉豆渣简直惊艳。油渣的浓香与豆渣的清香渗透在一起,加上葱香和红辣椒辣椒的点缀,好吃得惊天地泣鬼神。

除了炒,霉豆渣开汤、焖、蒸,甚至火锅都可以,而且出场绝对完胜。

比如霉豆渣煮白菜。大火烧至水滚,依次加入适量猪油,盐、五香粉,加入白菜叶子煮开,撒一把霉豆腐渣,最后撒一把葱花点缀出锅即可。

腊肉腊肠蒸霉豆渣操作简单又好吃。腊鱼腊肉霉豆渣切片,霉豆渣铺在盘子的底部,腊肉和腊肠放在霉豆渣之上,上锅盖蒸。等到腊肉和腊肠之中的肥肉都呈现出透明状即可。腊肉和腊肠中的咸味和香味都满满溢出来,油脂也顺着渗透到了霉豆渣之中。豆渣被腊味的汤汁浸透,一吃满齿留香。

霉豆渣,常德做火锅,成了黑暗料理。用霉豆腐做底汤,可以下青菜,也可以下鱼肉,甚至下鸭子,几乎什么都可以,黑乎乎的,香辣开胃,还带着一股浓浓的霉豆腐的香味,连黑汤都可以拌饭。

霉豆子的生活记录 霉豆渣的逆袭(4)

霉豆渣,常德做火锅,成了黑暗料理

不喜欢的人,一口吃不下;喜欢的人啊,呵呵,山珍海味都不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