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第三十一集中,周蓉为了分房子的事情找到蔡晓光,蔡晓光开导周蓉的时候,说了一大堆的道理。这些道理本身是很有逻辑的,只是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是错的。蔡晓光说“布鲁诺坚持日心说,结果被教会活活烧死”。

梁晓声兄长现在怎么样了(梁晓声和人世间剧组都错了)(1)

布鲁诺受到迫害,不是因为坚持“日心说”。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而且是死后才发表的,因为当时的流行观点是“地心说”,哥白尼担心自己的“日心说”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就没有在生前发表。布鲁诺在“日心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宇宙是无限的,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太空的星辰都是像太阳一样的恒星。”由于这一观点太过大胆,遭到教会的迫害,被处以火刑。我国著名的科幻作家郑文光还写过一个关于布鲁诺的故事,名字就是《火刑》。这篇作品已经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阅读。

梁晓声兄长现在怎么样了(梁晓声和人世间剧组都错了)(2)

梁晓声兄长现在怎么样了(梁晓声和人世间剧组都错了)(3)

截图节选自《火刑》

梁晓声的原著《人世间》我还没有读,把布鲁诺受刑的原因说成是坚持日心说,是梁晓声原著中的内容,还是编剧加进去的,我是不知道的。作为一部正在热播的大剧,深受观众喜欢,这个常识性的错误应该指出来。

蔡晓光对周蓉说的那段话,在作品中很有份量,应该是代表了作者梁晓声本人的观点。

梁晓声兄长现在怎么样了(梁晓声和人世间剧组都错了)(4)

蔡晓光对周蓉说:

“文革的时候,我和你,还有秉义哥、郝冬梅,为什么咱们四个人整天混在一起,谈经论道,指点江山,我们没有吃喝玩乐,没有荒废时光。因为我们是同一类人,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远远重于物质。这样好不好?好!当然好!

能引领人类历史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这种人。极端的例子,布鲁诺因为坚持日心说,不是让人家教会活活烧死了吗?马克思,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被政府流放,穷困潦倒,要是没有恩格斯,他一定活不到《资本论》问世。但是,他们是伟人。按我的说法,伟人宁折不弯,那是信仰。我们凡人宁折不弯,就两个字‘娇气’。

梁晓声兄长现在怎么样了(梁晓声和人世间剧组都错了)(5)

你觉得你不娇气?你很娇气!别不服气,咱就说回我自己,当年我以全省第二名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可是我们厂死活不放我。我要是像你一样坚持内心的高洁,不找秉义哥和郝冬梅,求郝省长出面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著名导演蔡晓光。那样的话,不仅是我个人的损失,也是全行业的损失。

再说你,周蓉。你是典型的吃得了物质上的苦,吃不了精神上的苦。我理解你,因为房子的事让你去求人送礼,你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但是,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度呢?也就是分寸。我理解的这个分寸就是既不损害别人的利益,也不违法。你是副教授,符合分房条件,那就理直气壮去找。大路行不通,就走小道。

我看这样,你打听一下分房子的关键人物是谁,送什么、怎么送,交给我。

梁晓声兄长现在怎么样了(梁晓声和人世间剧组都错了)(6)

接下来的情节就是蔡晓光帮助周蓉争取到了分房的机会。托人送礼办事,这种事也是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的。在中国,不仅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在梁晓声看来,在人世间,普通人的生活就离不开这种“托人送礼好办事”的逻辑。如果不想当伟人和烈士,那就得按照这种逻辑行事。能在文学作品中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是大胆的,也是对读者和观众负责任的。但是,这种行为并不应该得到提倡,只是面对现实不得以而为之。如果能走光明大道,谁还会选择走小道呢?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让凡人过好生活的逻辑,还需要伟人的宁折不弯。梁晓声能在作品中写出伟人与凡人的不同之处,显然并非是劝人们不要以伟人为榜样,只是要在学习伟人的宁折不弯时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成为伟人的慧根。如果真的有与众不同的天赋,能成为布鲁诺、马克思那样的人物,那就值得舍命一搏,宁折不弯。

“托人送礼好办事”虽然是眼下平凡人的生活逻辑,但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社会生态。如果大家都把心思用到托人找关系上,拼关系,拼钻营的技巧来谋利益,那就不能专心地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如果人们都佩服蔡晓光这种人,都想与这种人结识,关键时候能托人找关系。那些没关系的人,只知道埋头工作的人,就没有出头之日。质朴勤勉的人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做?整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混乱无序。

十八大之后,反腐败力度加大,提高行政部门的办事效率,这种”托人送礼办事“的行为已经少许多了。让大道畅通,就会少些旁门左道。《人世间》这部剧,也在提醒着人们,警惕这种风气的漫延。

能在作品中表达出融入到现实生活中的哲学思想,也是梁晓声功底深厚的表现。说明作者对现实生活有深入了解,而且有深刻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