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程颢的一句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方能心如明镜,照鉴万物。
于是,人间最细微的地方,哪怕是篱边的小草,月光下的虫鸣,临水花枝的倒影,在静的人眼中,都是妙不可言的境界。
然而,人间是喧闹的,我们又不能逃到深山空谷中去,唯一的办法,就是闹中取静。
图1 2 | 淸凉地儿-了琹 ©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静”可通过修行而得,古人称为“习静”。静坐、入定,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静从中来,身心俱安。
苏东坡就曾写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从百忙中偷出一点闲,悠然静坐,往事不约而来,又如云烟飘渺散去。静中日子过得很慢,一日悠长似两日。
图 | 淸凉地儿-了琹 ©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则悠然共逝,雨滴则泠然俱清,鸟啼则欣然而会,花落则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生机?”
既然无法从喧闹的尘世中跳脱出来,不妨以静坐之法,从热闹处回归到生命的本真里,为浮躁的心灵养一方净土。
图1 2 | 淸凉地儿-了琹 ©
【闹中觅趣,清静自来】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喧嚷的尘世中结庐,在热闹里寻觅趣味,那么市廛的谈笑声,孩童的嬉闹声,风中的蝉声,声声入耳,自得其趣,整个人顿时静谧下来。
陆游就曾宿于繁华闹市的小楼中,雨滴滴答答下了一夜,清早小巷深处传来阵阵卖花声。
雨声、卖花声落在心头,陆游渐渐静下来,提笔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丽句。
图 | 莫修-文 ©
能于“闹”中觅得趣味,方得“静”之真谛。
正如梁实秋说:“只要内心清静,即便在市廛里,陋室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所以,“真正的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
图 | 蒽子-苏州 ©
【菖兰之居,静能生幽】张岱回忆起以往的书房“不二斋”,不禁感叹“思之如在隔世”。
在不二斋里,有书,有琴,更有花草相伴。
春日赏山兰和芍药的娇艳;夏日嗅建兰与茉莉清香;秋日看菊花映着秋光;冬日观腊梅与水仙。醉心于花草,幽静之心由此生发。
图1 2 | 物道 ©
花草,能静心。一盆花草,带来天地自然的生机,也隔绝了人间的纷扰。如果尘虑盈心,不妨修整花枝,摆弄草叶,就能享片刻闲情。
“谈笑从容无俗客,山花风竹皆吾友。”伴花而居的生活,幽静,但不乏味。花色缤纷,如友人谈笑,清赏便足够美好。
在居室之中,摆上一株兰花,一簇菖蒲。闲时独坐,品茗听琴,观草赏花,回归自然之心,便是人间清欢。
图 | 物道 ©
“道理须从妙处寻,静中观物了吾心。一时俯仰成朝暮,万变纷纭几古今。”
现如今,人世间愈发喧闹,人心也变得惶惶且浮躁。
世间纷乱,我们更需要保持一颗清明、宁静的心,不轻易地随世道浮沉。
闹中取静,不是避世隐居,而是处世守心。
或许我们无法置身世外,但宁静可以擦去尘埃,迎来更通透的心灵。
世间思虑烦忧,皆是一时云烟;扫尘静心,便能心生美好。
图 | 物道 ©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