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X公众号:菁音品鉴坊

音乐与灵性的觉知之旅(IMHI音乐之旅走近音乐人)(1)

音乐与灵性的觉知之旅(IMHI音乐之旅走近音乐人)(2)

音乐与灵性的觉知之旅(IMHI音乐之旅走近音乐人)(3)

李德钦独奏 张鲁指挥 青岛交响乐团

同一个乐队,同一个指挥

同一首曲子,同一个演奏厅

会因为演奏者及指挥家不同情绪状态

呈现出细微的不同

这种微妙的变化对于听众

是非常奇妙且直击心灵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因着疫情大家都重拾了心中那个被遗忘的人和事

重拾了成为烹饪、绘画、音乐的技能

重拾了儿时陪你哭陪你笑的闺蜜和哥们

重拾了在学习、工作中失去的信心

你又在疫情中重拾了什么呢?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II. Adagio un poco mossoGlenn Gould;Léopold Stokowski;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 -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5 in E-Flat Major, Op. 73, "Emperor"

音乐与灵性的觉知之旅(IMHI音乐之旅走近音乐人)(4)

李德钦推荐欣赏曲目


有一位青年音乐家

在德国完成进修后

毅然决然地回国

融合国外的音乐教学方式

将古典音乐精华带给国内的学生

他的音乐就像清晨的一缕阳光

既温暖又充满希望和活力

他就是上海音乐学院小号副教授

中国爱乐乐团首席小号

上海交响乐团客座首席小号

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小号讲师

雅马哈艺术家

李德钦

音乐与灵性的觉知之旅(IMHI音乐之旅走近音乐人)(5)

自述:李德钦 编辑:IMHI小编


属于自己的“音乐后花园”

从最初开始学习小号到踏上音乐事业之路

其实没有那么戏剧性或者说跌宕起伏的故事

一切都显得格外自然

就像当时选择小号这个乐器也很偶然

学习乐器的初期确实是很难

但对我来说不管是音阶、长音、吐音等的练习过程

没有觉得一丝枯燥

想来也是得益于父母的陪伴

在家楼下有一个大公园

妈妈经常会通过游戏的方式陪伴我练习

爸爸也会和我进行指法比赛

我们会就着小号的指法练习谱进行比赛

当然爸爸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

显然我成了胜利的那方

对于还是孩子的我来说

终于有一个能够比老爸强的技能

显得格外开心

在享受获胜的同时也成为了我能够坚持学习小号的理由

也就在同一个公园

先后认识了在我小号生涯起步阶段

给予极大支持和鼓励的二位老师

同时结识了人生中的第一位音乐挚友

家楼下的这个公园

充满了儿时学习小号的满满回忆

也是我的“音乐后花园”

音乐与灵性的觉知之旅(IMHI音乐之旅走近音乐人)(6)

李德钦在中国爱乐乐团为演出排练

可以说是天分,但天分准确的来说是热爱 努力 坚持,这也是我能够踏上音乐事业,一路坚持到现在的原因。


享受24小时的音乐生活

能够从自己的音乐兴趣爱好发展到进修音乐专业

从音乐专业到能够从事音乐行业的工作

我想我是幸运的

工作对我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爱好

尤其是古典乐

不论是下厨还是上下班途中

我会让音乐成为我生活的背景音乐

在播放器材上我比较喜欢BOSS和SONY

SONY的一款挂颈式耳机基本就可以满足我日常听古典乐的要求

我有2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每天4-8小时的练习时间

除了利用休息日

工作日的晨间7点至9点

以及晚间20点以后

成为了我固定的专属练琴时间

同时在独奏和演出日前的一段日子

会聆听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曲目

冥想自己在演出舞台上进行演奏

将心情调和演奏状态调整至最佳

这也是我的一位德国老师分享给我们的

他告诉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

就要学会享受

可以是赛前亦或是临睡前

去聆听你即将表演的曲目

将曲目中蕴含的情感传递给台下的听众

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音乐与灵性的觉知之旅(IMHI音乐之旅走近音乐人)(7)

中国爱乐乐团铜管五重奏合影,李德钦左二

古典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最大的区别在于古典乐不会被歌词所束缚,听者在欣赏过程中慢慢产生“化学反应”,并且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这是件奇妙的事情。


两所母校的融汇是收获更是传承

把德国的教学和生活重心逐渐放回国内

这也是我想带给孩子们的一份礼物

相比于我当时的音乐学习环境

现在的孩子条件好很多

但他们需要的是更多机会的交流

这里的交流不仅是语言上的

而是从外到内真正体验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

今年1月刚结束在德国的寒假集训班

可以说是首次融合的教学模式

以整班制为宗旨

我的母校上海音乐学院和德国魏马里斯特学院的学生

通过集体教学和排练

在魏玛的一所大教堂连续3天共同演绎曲目

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模式

让中国铜管学生们去聆听去感受,找到差距

其实这些青少年演奏者

需要更多有经验的前辈们去和他们交流指导

也因着这次疫情

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我的学生

同时优化我们的教学模式

通过线上视频交流的方式

分享自己演出时遇到的一些问题

不仅仅是演出片段的节拍

包括力度、音乐表达方式

演出时其他乐器组的状况等

对于这些演出经验稚嫩的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也希望通过这些教学模式能够让中国的孩子们

将铜管乐器甚至是古典音乐慢慢传承下去

音乐与灵性的觉知之旅(IMHI音乐之旅走近音乐人)(8)

在德国求学的过程中让我深刻体会到德国人对待音乐严谨的态度,在演绎一些作品的时候,需要以作曲家本人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为核心,同时结合演奏者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加上自己的演奏风格,两者融为一体,但不脱离创作者的创作初衷,这也是我演绎作品的原则。

音乐与灵性的觉知之旅(IMHI音乐之旅走近音乐人)(9)

附赠小彩蛋

今天是李德钦老师的生日,

学生们为他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赠送给他,

我们一起分享这份特别的礼物


海顿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

Trumpet Concerto in E-Flat Major - III. Rondo - Allegro molto (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 - 第三乐章 回旋曲 - 很快的快板) (1998 Digital Remaster)Herbert von Karajan - 100 Best Classics, Vol. 2

音乐与灵性的觉知之旅(IMHI音乐之旅走近音乐人)(10)

关于小号的“人生”小故事

大约三千年前,在古埃及已出现了原始形状的小号。古希腊人很早就用小号,来鼓舞军队冲锋,据说,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亚历山大一世在进攻特洛伊城和进军古罗马城时,就用过小号。因此欧洲各民族,都是从古罗马人那里知道小号这件乐器的。

小号最初的形状是一根管子,一端是吹口,另一端是喇叭口,其长可达数公尺,当然,这样长的管子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小号的音色慷慨嘹亮,作曲家经常用它来描写战争。圣经上说:“杰里科城墙之坚,不足以抵挡其音”,小号声音铿锵之程度,由此可见。然而小号加上弱音器时,又会发生一种近似诙谐的意味。

现代的小号则起源于十八世纪的德国,德国作曲家海顿1796年就写了一首至今仍广泛流传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并在他的“军队进行曲”中充分发挥了小号的性能。

十五世纪起,小号就有了S型的卷曲形状,到了十六世纪后才改成与现代小号形状相近的椭圆型卷曲形状。在大约1770年曾出现了伸缩小号,后来又试制成带键的小号。1780年由德国乐器制造师约翰.安德丽亚.斯坦图和约盖利造出插管小号。1790年左右发明了一个活塞能够变成两个调的小号,1862,英格兰人安迪尔(Andir)在活塞和按键上进行改革,才逐步形成这种带有三个活塞,能演奏半音阶的小号和短号,至此小号已经基本定型完善。

小号是种古老的乐器,它的首次记载是在公元前15世纪的古埃及人和日尔曼部落的图画中被提及。这把史前的小号号长56厘米,它的一端有个圆锥形的管子,直径长约10厘米,将其扩展开有26厘米。这把小号设计简单,其造型长久不变,直到18世纪中期,键阀被作为附件加入其中。在小号的历史上,它通常被军事部门或宗教所使用。古人曾用恐怖,可怕,沙哑和粗暴来描述古罗马军用小号的声音。当时只有罗马人,西藏人和尤太人的宗教牧师才允许吹奏小号。圣经的译本中曾提到过这种乐器,将它与天使的声音联系到一起。中世纪时期出现了大量新的形式的小号。撒拉逊人的西班牙入侵带来了许多这样的乐器,象基督教使用的乐器,专门用来使敌人受到惊恐的乐器。文艺复兴带来了小号的进步,如提高了它们在皇家宫廷的地位,这种乐器更多的被用来作为“音乐的”演奏,而不再是单纯的用来发信号了。

小号的普及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时期,除了18世纪初的衰落。18世纪中叶活塞和按键的增加给小号带来了新的生命,使其在管弦乐作品中被频繁使用。1827年德国出现了活塞式小号,直到1862,英格兰人安迪尔(Andir)在活塞和按键上进行改革,才逐步形成这种带有三个活塞,能演奏半音阶的小号和短号。它们的发展和改革是在欧洲完成的,小号主要是在德国,而短号是法国的一种名为邮号(cornet de poste)发展而来的。

传统的小号音乐传达的是节庆或战争的情感,诸如在巴赫和亨德尔这样的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中也被大量采用。古典作曲家海顿的的作品中也特别用到了小号,他的降E调小号协奏曲一直是器乐曲中的经典。总而言之,在过去的岁月中小号经历了众多的变革,显然已是所有时期最重要的乐器。它已成为少数经过时代检验的乐器之一,并正随着新的音乐形式和使用的需要而不断

音乐与灵性的觉知之旅(IMHI音乐之旅走近音乐人)(11)

音乐与灵性的觉知之旅(IMHI音乐之旅走近音乐人)(12)

CONTACT INFORMATION

Ms.Zhang/Mr.Chen

M:13386131897

T:021-60900353

E:info@hiendshanghai.com

W:www.hiendshangha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