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珐琅搪瓷量杯(田樱搪瓷杯留香)(1)

搪瓷杯留香

图文|田樱

每当想起大姐家中保存着的红双喜的搪瓷面盆,上面红红的红双喜字样,旁边环绕着色彩缤纷的彩蝶,再映衬以绿叶红花,朴实、欢庆,见面盆浓浓的年代感依然扑面而来。

日式珐琅搪瓷量杯(田樱搪瓷杯留香)(2)

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肯定少不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搪瓷制品,不管是喝水还是刷牙都会用到搪瓷缸,家中的饭碗、面盆、洗脸盆、饭盒等,都是搪瓷制品。

日式珐琅搪瓷量杯(田樱搪瓷杯留香)(3)

在我的记忆里,大姐家中红双喜面盆,是大姐结婚时家里人特意到百货商场为大姐买的,算是结婚嫁妆中的一个。那时家里人口多,生活拮据,只有父亲一人工作,大姐的结婚嫁妆也不多,但这个搪瓷面盆,我记忆里却是深刻的。我到大姐家时,看到这个面盆,一直放在大姐的床下,精心使用了多年。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搪瓷用具,是大姐家中一直珍存着的一个白色的搪瓷杯,杯的一面红漆字是 “赠给最可爱的人”,落款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另一面红漆字是“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字旁画面是天安门广场和华表;杯的上面一圈是白色和平鸽,蓝色底面。杯己陈旧,且有几处掉瓷生锈,杯底己变黄变黑。但这一只搪瓷水杯,却是姐姐家的珍贵品,一直原貌保留着。

日式珐琅搪瓷量杯(田樱搪瓷杯留香)(4)

这个搪瓷杯记载着大姐夫的依依深情往事:大姐夫张香国,原来在大连造船厂运输处工作,1950年光荣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日式珐琅搪瓷量杯(田樱搪瓷杯留香)(5)

“这一只搪瓷水杯,是你姐夫从朝鲜战场带回来的,是一个永远的纪念。”那日,我在学校语文课上听老师给我们讲魏巍的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与姐姐聊起了那只水杯。于是,姐姐便向我讲述了这只白色搪瓷水杯的往事。大姐夫原来是大连造船厂运输处司机,他驾车技术高,还有一套熟练的修车本事。1950年11月,大姐夫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自愿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编在“白山汽车团”,后改为汽车十一团。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嘹亮歌声中,跟随部队奔赴战场,冒着随时可能牺牲的危险,突破重重困难,穿梭在鴨绿江大桥上,奔驰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运输送军需品。一次,大姐夫驾车运送军需物资,赶上敌机轰炸,又遭遇敌军伏兵袭击,只听“嗖──”的一声,大姐夫的右耳被敌人的子弹穿过,打掉了三分之二,鲜血淋漓,但他不顾耳伤,开足马力,冲破敌人封锁线,冒着敌人的围追阻截,把军需物资送到了目的地,受到了部队的表彰。 当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时,曾到大姐夫所在部队慰问演出。 在慰问团赠送的纪念品中,就有这只白色搪瓷杯,大姐夫对来自祖国人民的深厚感情铭记在心,把搪瓷杯时时带在身边,行车时放在驾驶室的醒目处,以随时感受到祖国亲人的温暖: 口渴时,就用这只水杯盛水喝; 没 水时,就用这水杯舀起一杯雪; 一口炒面; 有时还用它盛菜汤 ……水杯不离车,跟看大姐夫运送军需品,行车万里 平 安; 水杯不离身,跟着大姐夫爬冰卧雪上战场。

日式珐琅搪瓷量杯(田樱搪瓷杯留香)(6)

由此,让我想起当年观看电影《英雄儿女》时,祖国赴朝慰问团在志愿军一个指挥部英雄王成的两位父亲相见时,是一只印着“最可爱的人”字样的白色搪瓷水杯,表达了两位老人之间的人间真情。这只水杯,便我脑海里重现电影《上甘岭》里志愿军战士在坑道里,手拿军用水壶和印着“最可爱的人”字样的搪瓷水杯相互让人的动人事迹。这只水杯,让我想起大姐夫所在运输部队在敌人的炮火中,勇敢运送军需品,组成了一条炸不烂、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这只水杯,让我记起当年在搪瓷厂工作的老同学,他曾骄傲地告诉我他们厂接受了印制“赠给最可爱的人”字样的搪瓷水杯任务时,工友们夜以继日,“三班倒”赶制搪瓷杯……如今这白色搪瓷杯,成了历史的纪念,永远的纪念。

日式珐琅搪瓷量杯(田樱搪瓷杯留香)(7)

往事留香。2000年前后,不锈钢、塑料等产品开始取代了搪瓷制品,搪瓷产品慢慢被新兴的工艺取代。

记忆留香。今忆往昔搪瓷用品,联想那人那物那事,浓浓的年代感依然扑面而来,润物无声,温馨醇厚。

向上滑动阅览

日式珐琅搪瓷量杯(田樱搪瓷杯留香)(8)

作者简介:田俊明,笔名:田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大连市散文学会会长,辽宁省散文协会理事,大连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会长,现为大连市作家协会顾问。

著有:《榴槤情》、《樱花情》、《草屋情》、《峇厘情》、《吴哥情》、《基纬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樱》等。《岁月情》(待出版)。

作者往期回顾:

田樱||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田樱||大马哈鱼火锅

田樱||野菊花开

田樱||战歌嘹亮

壹点号 既望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