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宝宝

经常有家长对我说,他们的孩子特别喜欢读书,有空的时候就会捧着一本书看。可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的语文学得还是那么吃力。特别是阅读理解和写作这两部分,可以说已经到了排斥和恐惧的地步。

我知道,很多家长从小就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他们给孩子买了一大堆书,然后规定他们每天必须读多少页,或者读多长时间。

结果呢?就是像文章开头的家长说的那样,读了很多书,语文还是学不好。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因为这些孩子的所谓读书,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真正地达到阅读的要求。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读书”的解释,其中一个是这样的: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而对“阅读”的解释,其中一个是: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读书”强调的是形式,“阅读”注重的是结果。

为什么语文越学越差(语文为什么总是学不好)(1)

那么,对于一个学生来讲,阅读具体应该有有哪些要求呢?

第一点,要有整体感知。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可以读出声音,也可以默读。读完之后,能够大致复述出阅读的内容。

怎样训练孩子的这一能力呢?

我们可以先从一篇篇幅不太长的文章开始:孩子读完之后,让他们说出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

这样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再让他们尝试复述篇幅长的文章,或者故事、小说。至少,要把中心事件描述清楚。

第二点,找出结构上的特点。

比如,哪里是总起,哪里是分述,哪句话是为了引起下文,哪个环节是作者设置的悬念,哪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

抓住这些结构上的关键部分,不但能加强孩子们对内容的理解,而且,对他们写作时的条理性,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点,找出主要写作手法。

一篇文章,作者一定会运用某种特定的写作手法,比如,借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先抑后扬、对比、类比等等。又比如人物描写的几大手法:肖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等等。

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分不清、或者是忽略了这些东西,那么就是课外阅读量再大,也都只是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次,自然就不会有效果,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自然也不会提高。

第四点,找出主要修辞手法。

现在有些孩子,对于夸张、拟人、比喻这些概念很模糊,至于什么是反问和设问,就更糊涂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当遇到这些修辞手法的时候,就没办法分析作者使用它们的目的和作用。另一方面,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就更加没办法借鉴。

第五点,每一个作者写的每一篇文章,都一定会有一个目的,或者是为了表达喜悦之情、或者是为了表达思念之情,或者是为了表达懊悔之情……这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

因此,我们的孩子就是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

这一点,对于阅读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很多人认为,阅读,就是把一本书从头到尾看一遍,是错的。

为什么语文越学越差(语文为什么总是学不好)(2)

你一定曾经对某人每年读XX本书的宏伟大计羡慕过,也一定被自己不能每年读XX本书的恐惧支配过。

那么,是不是书读的越多,就越好、越有成就呢?

当然不是。真正的读书,指的是有效阅读。无效的阅读,即便每年读300本,也不会让我们有长进。

宁缺毋滥,成年人应该如此,我们的孩子更是应该如此。

为什么语文越学越差(语文为什么总是学不好)(3)

孩子应该有怎样的阅读环境

尽管很多人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阅读,甚至有些人为了锻炼孩子到抗干扰能力,还特意让孩子在嘈杂的闹市阅读。但是,安静的环境更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有效地阅读。

除此之外,阅读场地的光线、温度也会影响阅读。太昏暗、太温暖的环境,都容易让孩子打瞌睡。

阅读需要工具吗?

孩子阅读纸质书的时候,建议他们手里最好拿一支笔,遇到好的词语、句子时,可以在书上做一下标记。

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先查阅一下资料,然后做一些注释。遇到有感触的部分,可以在空白处记录下来。

有些孩子你不喜欢在书上留下痕迹,那样的话,就帮他们准备一个笔记本,让他们把相关的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查阅。

除了纸质书,现在很多孩子还会读电子书。而电子书也一般都会提供了批注、划重点、评论等功能。

要鼓励和提醒孩子在阅读中适当做一些标记,这样做有利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为什么要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

在孩子阅读一本书之前,我们可以为他们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阅读。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更加有目标,有效率。

而家长设置的问题,可以是: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发生在哪里?主要人物都是谁?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作者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除此之外,坚持也很重要。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读法,是很难达到阅读效果的。

为什么语文越学越差(语文为什么总是学不好)(4)

如果一直被要求做一件事情,但是却看不见效果,不用说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也很难坚持下去。

很多孩子不爱读书,是因为他们享受不到读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或者是不能从读书这件事情上得到实际的好处。

按照我的方法,孩子一定会爱上阅读,而且一定能把语文学好。


作者简介:

15岁写小说,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经验。

她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

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

毕业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达50万。

宝宝姐的亲子教育文章,温暖而有力量,

助你在育儿的路上豁然开朗,少走弯路。

遇见宝宝姐(ID:gaobaobao-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