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这对“同胞兄弟”的年销量均在50万辆上下。现如今,奇瑞正在向120万辆雄关大道迈进,而江淮仍在50万辆的小道上徘徊,江淮这10年难道一直在迷路?
资料显示,江淮汽车目前拥有授权专利超过1.7万件,位居国内车企第一,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比亚迪和长安汽车。专利数与汽车销量不成正比,这不是科研机构吗,江淮在被什么东西阻着绊着呢。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那么挡在江淮汽车面前的“关山”到底是什么?谁该为失意不得志的江淮人负责?
一,力敌千钧的商用车
1990年是中国汽车工业最困难的一年,对于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江淮很幸运,因为厂里有一位骁勇干将。
左延安,1949年10月出生于安徽枞阳,与祖国同岁。1968年,他从浮山中学毕业后入伍到解放军东海舰队,1973年顺利进入合肥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从而实现了多年未遂的大学梦。
1978年,左延安被分配到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成为一名助理工程师。1983年,因表现突出,他又被厂里推荐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系攻读研究生。
1990年,41岁的左延安临危受命,担任江淮汽车制造厂厂长兼党委书记。江淮人相信,左延安学历高、见识广、能力强,肯定能带领江淮汽车厂走出困境。
当时的江淮汽车厂亏损严重,濒临倒闭,为了生存,工厂被迫加工老鼠夹子、旱冰鞋、台灯等一些小玩意,勉强糊口,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左延安认为,与其久拖苦熬,不如趁早另寻出路。
上任厂长后,他一刻不敢松懈,在对市场和行业进行充分调研后提出“面向市场,面向行业,扬长避短,调整结构”的16字方针。
接着,左延安做了一个“大胆”的决策:以客车底盘为突破口,发挥江淮汽车底盘重心低、安全性舒适性好的强项。那一年,江淮人研发出中国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客车专用底盘,改写了以卡车底盘改装客车底盘的30年历史。
到1993年,江淮的客车底盘销售超过1万辆,其中7米客车专用底盘占据全国80%的市场份额,一举奠定其客车专用底盘在行业的领导地位。
1994年,完全摆脱困境的江淮汽车厂重新研发轻卡产品。1995年,江淮推出全新一代轻卡,开创了中国轻卡轿车化的潮流,江淮轻卡也连续多年销量稳居行业前三。
在客车专用底盘和轻卡产品取得成功后,左延安带领江淮汽车厂再接再厉,进入商务车领域,推出江淮“瑞风”;后进入重卡领域,推出江淮“格尔发”。
江淮汽车没有跟国外汽车企业直接合资,而是采取“引进技术再创新”的发展模式,但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例如,传承五十铃技术的江淮轻卡、延续韩国现代MPV技术的江淮瑞风、吸收德国戴克重卡和韩国现代重卡精华的江淮格尔发。
江淮人的消化吸收能力太强,以至于有外国企业高管曾对左延安说:“我们找合资对象不找你们这样的企业,主意太大,学习力太强。”
左延安扛起民族汽车工业的大旗,点燃自主品牌的星星之火,把江淮汽车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大型汽车集团,创造了令业内瞩目的“江汽现象”,“江淮教父”当之无愧。
二,疲弱不起的乘用车
2005年,江淮汽车已在轻卡、MPV、客车市场所向披靡,但在乘用车方面江淮尚无建树。不过进入轿车领域,江淮这次换了一条道,放弃引进技术,转而走自主研发的路。
或许江淮人这样想,凭借他们多年在轻卡、MPV市场取得的成功经验,造轿车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
经过近两年的研发,2007年,江淮自主研发的首款轿车“宾悦”正式上市,很快,江淮就形成了由瑞鹰、宾悦、同悦、和悦组成的乘用车产品线。然而,江淮轿车迎来的不是顾客如云,而是门可罗雀。
两年后的2009年,江淮轿车依然不温不火,前景渺茫。同年,左延安刚好60岁已到退休年龄。眼看江淮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儿尚未成人,安徽国资极力挽留左延安,许他任期延长5年(至2014年退休)。
然而一年后,坊间多次传出左延安被“退位”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之前还是再三挽留,五年时间未到,怎么又变成解甲归田了?
2009年5月,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行“大安汽”战略,力推奇瑞、江淮等车企按市场原则在省内进行重组。
奇瑞和江淮虽然同属安徽,但却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兄弟”,奇瑞进取心强,江淮以稳图进。对二者重组之事,左延安曾公开表示,不赞成奇瑞和江淮重组,两者更应该合作。
如果单从奇瑞“乘强商弱”、江淮“商强乘弱”这方面来看,奇瑞与江淮重组不就是天作之合吗?
不过,仅考虑这一点是不够的,以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案例来看,弱者被强者重组,弱者非但没有强大起来,反而死得更快。像奇瑞、江淮这对势均力敌的兄弟重组,鲜有案例,是福是祸没人知道,也没有人敢力推。
有专家曾对奇瑞和江淮并购重组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并写出长达49页的分析论文,因内容太长,我只把结论截出来供大家观阅。
后来,奇瑞、江淮重组一事就不了了之了。
2010年8月,左延安与仰融旗下的正道汽车签署协议,双方拟成立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左延安想得很简单,“都是中国人,只要有合适的资源,全球华人合起来干点事有什么关系呢?就那么简单,还能上当受骗吗?钱拿进来,好就用,不好就不用,还有什么问题呢?”
但是,鉴于仰融身份的特殊性,安徽相关部门不可能轻易批准江淮汽车与正道汽车合作的。
后来,江淮、正道合作一事也不了了之了。
2011年,江淮汽车在乘用车市场上的表现依旧不尽如人意,增速大幅下降,这让许多人对左延安扭转乾坤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2012年1月,63岁的左延安卸任了江淮汽车董事长职务。
三,涅槃重生的江淮
2017年以后,江淮汽车进入寒冬季节,销量下滑,业绩亏损,自主研发动力不足,产品问题突出。这时,江淮人不得不承认,造卡车是小学水平,造轿车是大学水平,不重新学习是不行了。
2017年12月,江淮汽车和大众汽车合资成立“江淮大众”,推出新一代品牌---SOL(思皓)。2018年,江淮汽车与康明斯合资组建安徽康明斯动力有限公司,为旗下商用车产品提供新动力。
最终,江淮汽车还是走上了别人的老路,头顶的“自主大旗”摇摇欲坠。
2020年12月,大众中国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江淮大众”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开创了中国汽车进步史上的全新合资模式,但愿这能为它带来涅槃重生的奇迹。
另一边,告老还乡的左延安并没有赋闲在家,养花种菜,喝茶看书,而是担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继续为汽车工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
左延安是一位低调务实、有主见、有洞察力的企业家,他能不顾一切反对的声音,不断变革,将江淮汽车领进行业前列,实乃优秀企业家典范,因此他于2017年荣获“中国汽车工业饶斌奖”。
安徽是国内唯一拥有奇瑞、江淮两大自主品牌的省份,如果没有詹夏来、尹同跃、左延安这样的民族企业家,就没有安徽汽车工业之强。如今,奇瑞已越过了泥泞,希望江淮早日摆脱挣扎,与奇瑞携手重扛大旗。
#创作挑战赛#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白斩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