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它千百度,慕然回首,那美食却掌握在自己手中。爱美食、爱探店、爱做早餐的二胎90后宝妈。大家好我是珠珠。"

在汕尾,问我们最爱的是什么?

生在汕尾,吃在汕尾!靠海的汕尾,当然是海鲜啦!

每年4-6月的海鲜收获季,是渔民、鱼贩最忙碌的时候,他们要忙着在这段时间里收获更多的鱼;为了更好的换取下半年的生活口粮。

而在这时,收获丰富的渔民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薄壳。

薄壳,学名"寻氏肌蛤",又叫海瓜子,生活在盐度较高的海湾或是岛屿的滩凃中,是广东汕尾和福建东南部特有的海产品,味道可口,营养丰富。

不同季节汕尾的特色海鲜(这道汕尾的特色海鲜)(1)

薄壳外形有点像贻贝,颜色各不相同。在《澄海县记》200多年前这样记载:"薄壳,聚房生海泥中,百十相黏,形式凤眼,壳青色而薄,一名凤眼蚬,夏月出佳,至秋味渐瘠",这一段文字描述了薄壳的样子,也写出夏天是它收成、品尝的季节。


在别的地区,这类的海鲜都是拿来喂鸡鸭,那为什么在我们这却那么的受人欢迎呢?

因为根据记载,只有福建东南以至广东陆丰之间的海域才会生产大个一些博壳,只要除了这个海域,就基本很少了。

薄壳它产于大海,且体型小不起眼,但是味道鲜美不逊色于其他海产。如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曾评价过这种食物"享受这道菜,是碗底剩下的汤汁,没有其他海产比它更鲜甜了。"在《澄海县志》里记载盐鸿是最早养殖薄壳的地区,每一颗薄壳生长的前提是在壳内的肉体长出足丝,多个薄壳通过足丝连接,通过足丝固定在岩石和海床上。

薄壳是一种很好的食材,可以加工烹饪出很多种佳肴;比如

炒薄壳

炒薄壳必须旺火,金不换;薄油,香鱼露,猛翻猛炒,才能出一盘美味。

佐料:薄壳、油蒜头末、金不换(鱼生菜)、辣椒、鱼露

制作:

1.薄壳洗净、沥干、蒜头、辣椒切好,摘好金不换。

不同季节汕尾的特色海鲜(这道汕尾的特色海鲜)(2)

2.先把锅加蒜头爆香、分别依次加入辣椒、薄壳、金不换,再不不停地翻炒,再加入鱼露,动作迅速,不可停下。

不同季节汕尾的特色海鲜(这道汕尾的特色海鲜)(3)

不同季节汕尾的特色海鲜(这道汕尾的特色海鲜)(4)

3.当薄壳在锅里都开了,立刻熄火起锅。

不同季节汕尾的特色海鲜(这道汕尾的特色海鲜)(5)

炒薄壳必须搭配金不换,这样独特的香草与薄壳的鲜味完美融合,鲜美无比。

不同季节汕尾的特色海鲜(这道汕尾的特色海鲜)(6)


因为薄壳的味道鲜美,诱人馋涎。但是个体小,肉少;,不能一口气吃上几十颗或是更多;所以就延伸了将外面的壳取下来,保留肉的加工生产技艺。

这样还有一点有趣的故事呢,在明清时期,南方地区的劳动人民掌握了薄壳的脱壳技术。过去人们就用脱下来的壳,拿来建新的房子呢;一物多用,真的造福人们。

汕尾,是充满食欲的地方,是一天每小时吃一顿,都可以吃不满足的地方;根本无法拒绝的美食诱惑。

这里的美食是潮汕饮食文化的一朵奇异的"花",历代民间美食家博采出众之长,集合尽地方的特色,精心制作;逐渐累积形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美食艺术品。种类多样,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味道可口、闻名遐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