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1)

李宗仁

前言

周总理曾说:“李宗仁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台儿庄战役,一件是回国。”

而比李宗仁小48岁的妻子胡友松,也认为自己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与李宗仁结婚,一件是继承李宗仁的遗志,定居台儿庄。

对于李宗仁与胡友松的这桩婚姻,外界众说纷纭,有人觉得胡友松是为了钱才嫁给李宗仁的。

但是,胡友松说,这两件事,是自己人生中,最有意义的选择。作为李夫人,自己很自豪!嫁给李宗仁,她无怨无悔。

从李宗仁与胡友松交往的细节可以看出,这些话,是胡友松发自内心说出的。虽然李宗仁比她大很多,但是,她很崇拜这个抗日英雄,而且,李宗仁是她坎坷人生中,少有的温暖。

坎坷人生中的温情

胡友松原名叫胡若梅,1939年出生于旧中国的十里洋场——上海。关于她母亲的身份,有人说是著名影星胡蝶。

小时候的生活虽然比较富足,但是,胡友松一直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2)

年轻时期的胡友松

关于这个问题,她曾问过母亲,但母亲却告诉她:“你没有爸爸。谁要是问你,你就说有妈妈,不要提爸爸。”

相比父亲这个问题,胡友松更加愿意提起自己童年时期遇到的各色干妈—军官们的姨太太们。

胡友松说:“我有很多干妈,这个星期去这儿,下个星期又被接到那儿,再过一个星期可能又会被接到南京去。”

当干妈们在一起打牌、跳舞的时候,胡友松就在旁边静静地坐着,看着。

这样的生活虽然看似光鲜亮丽,但胡友松其实没有家。她从小就住在酒店的长包房里,母亲胡蝶忙于拍戏,根本无暇顾及她。母女二人两三个月才能见一次。

因此,对于母亲,胡友松没有一般孩子有的那种依恋。母亲对于她来说,更像是一种符号。

6岁的时候,胡友松染上了湿疹,医生建议她到干燥的北方去生活。

此时恰逢军阀张宗昌暴毙济南火车站,他的姨太太沈文芝逃往南京当家庭教师,胡蝶便委托沈文芝带女儿到北京生活。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3)

胡蝶

胡友松回忆称,母女分别后,母亲曾到过北京,想要把她带走。但是,沈文芝坚决不答应。

胡蝶只能将女儿留给沈文芝,并留下一个装满首饰的手提箱,叮嘱沈文芝要供胡友松上大学。

不幸的是,沈文芝挥霍成性,等到胡友松中学毕业的时候,胡蝶留下的那箱首饰,就已经被挥霍光了。

而且,沈文芝的脾气非常暴躁,时常拿胡友松出气。一年寒冬腊月,沈文芝一边对胡友松叫喊着:“这不是你的家,找你妈去!”一边一把将胡友松从床上拖起来,赶出家门。

在凌冽的寒风中,胡友松被冻的瑟瑟发抖。由于无家可归,胡友松最终还是回到了养母沈文芝的家里,任凭其虐待。

新中国成立后,胡友松虽然生活清苦,但她人穷志不短,于是给自己改名为“友松”,想要以此勉励自己,像松柏一样有坚定的意志。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4)

胡蝶

中学毕业后,胡友松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做了一名护士。

在这里,她与一位五官科的医生相恋。这位医生是上海人,长得非常英俊潇洒,两人十分般配。但这段恋情却遭到了医院领导的反对。

伤心之下,胡友松发誓:永远也不结婚了。但是,胡友松很快就亲自打破了这个誓言。

1965年7月20日上午11点左右,北京首都机场热浪来袭,一架专机稳稳落地,随后从舷舱上走下一位身穿深色西装,手拿一顶白色礼帽,头发有些花白,颧骨凸起,目光炯炯有神,有着威严军人气质的老人。

随后,周总理走向舷梯,与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热情握手。两人四目相对,百感交集。

前来欢迎他的除了周总理,还有陈毅、罗瑞卿、贺龙以及末代皇帝溥仪等人。而他就是曾指挥过震惊中外台儿庄战役的李宗仁,也是今天故事的主角之一。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5)

李宗仁

在机场,李宗仁宣读了《李宗仁声明》,宣布自己从海外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样历史性的一幕,在国内外都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各大媒体对李宗仁回国的消息,争相报道,引发了全国上下的关注。

此时,26岁的胡友松,正被医院下派到北京通县农村医疗队工作。

当胡友松从广播中听到李宗仁回国的消息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对同伴们说:“这是怎么啦?蒋介石跑到台湾这么多年来,李宗仁怎么又突然回国了呢?”

此时的胡友松不会想到,自己的命运,很快就会与李宗仁产生联系。

李宗仁回国八个月后,夫人郭德洁因病在北京医院逝世。

此后,李宗仁的情绪一直很低落。为了让李宗仁能够换个环境休养身体,在周总理与统战部的安排下,李宗仁与旧友们,一起前往华东参观。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6)

李宗仁与郭德洁

华东之行结束后,李宗仁又返回西总布胡同5号,为了不让李宗仁睹物思人,工作人员在征得李宗仁同意的情况下,将房间的布局进行了调整。

但是,无论怎么调整,李宗仁的情绪依旧十分低落。

程思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并开始酝酿给李宗仁找个伴。

后来,通过张成仁牵线搭桥,李宗仁认识了胡友松。不过,胡友松当时并不知道他们是要给李宗仁找伴。

第一次见面时是在李公馆,程思远向李宗仁介绍道:“这是小胡姑娘。”

胡友松对着李宗仁腼腆一笑。李宗仁操着一口广西话说道:“欢迎,小胡姑娘,请坐。”

坐下后,胡友松用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悄悄打量着这位大人物。

当时,李宗仁穿着一件深色尼龙衫,个子虽然不高,背却很挺拔,很有精神,面部表情显得慈祥而又有威严,浑身上下都有一种遮不住的将军气质。

期间,李宗仁非常健谈,不时询问胡友松的工作情况。吃饭间,还不断给胡友松夹菜。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7)

年轻时期的胡友松

通过这次接触,李宗仁觉得胡友松是个美丽大方、热情奔放的姑娘,也非常同情胡友松的境遇。怜悯心与仁爱心,让李宗仁喜欢上了胡友松。

此后,两人又见了几次面。第五次见面时,李宗仁直接开门见山的对胡友松说:“小胡姑娘,你能否跟我结婚?”

李宗仁突然而来的表白,让胡友松吃了一惊。但是,考虑到李宗仁的面子问题,胡友松没有直接拒绝,她说:“你给我半个月时间考虑一下行吗?”

看到胡友松没有直接拒绝,李宗仁松了一口气,他连声说道:“行,行……”

从李宗仁家里回到宿舍后,胡友松心里犹如一团乱麻。她接连两个晚上失眠,想了很多,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记忆已经模糊的妈妈,想起了凶恶的养母……

几天后,胡友松答应了与李宗仁结婚。她说:“只要跟李宗仁结婚,我的一切都变了,可以彻底从那个老太婆的家里走出来了。”

刚结婚时,胡友松还不太习惯这种老夫少妻的生活,但很快,她就被李宗仁的细心与关爱融化了。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8)

李宗仁与胡友松

婚后,李宗仁对胡友松疼爱有加,每天吃饭,他总要征求胡友松的意见,询问她喜欢吃什么,然后再吩咐厨师去做。

由于胡友松自幼受到养母的虐待,有神经衰弱的毛病,平时喜欢安静,尤其是晚上,只要一有响声,她就睡不着了。

李宗仁每天晚上,都要从他的卧室来到胡友松的卧室看一看,给她盖盖被子什么的。

时间长了,胡友松就受不了了。

而且,由于李宗仁年纪大了,睡眠时间比较少,每天天还不亮就起来了。

为了不惊动胡友松,李宗仁就光着脚在地板上走。

李宗仁告诉胡友松,他的这一点,与蒋介石有几分相似。据说蒋介石每天凌晨4点起床。为了不惊动宋美龄,他总是打着手电筒,光着脚去洗漱。

胡友松听后笑道:“真是想不到,你们这些大人物,竟是这样关心女人,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李宗仁笑着自嘲道:“自古英雄爱美人啊!”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9)

蒋介石与宋美龄

还有一次,胡友松从北戴河回来后,肚子因为受凉感到疼痛。

到医院检查过后,医生说胡友松肚子里有蛔虫,给胡友松开了个4两南瓜子的方子。

看着这个方子,胡友松发怵了:“这怎么吃啊……”

第二天早上,胡友松起床后,发现李宗仁竟然还没起床,她觉得非常奇怪,平时李宗仁早早就起来了,今天这是怎么了?

直到胡友松看到桌子上果盘里满满的嗑好的南瓜子,才知道,昨天晚上自己睡着后,李宗仁就一直为自己嗑南瓜子,一直到嗑完才去休息。

李宗仁起床后,对胡友松说:“若梅,我把瓜子都给你嗑出来了,你就这么吃吧!”

李宗仁的种种细节,让胡友松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面对丈夫的体贴,胡友松感动落泪。她说:

“我真是找到一个知己了,那么疼我的人。我要死心塌地的跟他过日子,我要好好照顾他……”

李宗仁病重不离不弃

就在胡友松享受婚姻生活给她带来的温暖与幸福时,李宗仁的身体情况,却出现了变化。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10)

李宗仁与胡友松

1968年4月,李宗仁患上肺炎住院。4个月后,李宗仁突然大便出血。

起初,李宗仁还以为是痔疮出血,便没有当回事。

但是,早上的出血刚刚被止住不久,晚上李宗仁又大出血。而且还伴有发烧。

胡友松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非常害怕,赶紧给李宗仁的机要秘书尹冰彦打电话。

很快,李宗仁被送进北京医院。随后,尹冰彦又将李宗仁的情况,向周总理做了汇报。

专家们为李宗仁做了详细的检查后,认为李宗仁患上了直肠癌。看到检测报告的那一刻,焦急等待的胡友松泪流满面。

她跌跌撞撞的走出化验室,来到李宗仁的病房门口。意识到自己失态后,胡友松赶紧拿出手帕,擦掉脸上的泪痕,站在走廊里平复了一下心情,才推门走进病房。

此时,李宗仁正躺在病床上。他头发稀疏,面色苍白。看到胡友松红肿的眼睛,李宗仁心里了然。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11)

胡友松年轻时期

对于生死,李宗仁似乎看得很淡。他十分平静地对胡友松说:“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经是78岁的人了,什么病都会得。”

李宗仁的话,让胡友松更加伤心,她再次泪流满面。

李宗仁确诊癌症的消息,由中央统战部上报给周总理后,周总理很快作出指示:早手术比晚手术好,做手术比不做手术好。

于是,北京医院组织有名的肿瘤大夫,成立了一个小组,很快就拟定出一个最佳治疗方案。

周总理对手术方案做了最后核定后,医生们便给李宗仁做了手术。

此次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李宗仁的病灶被切除后,身体恢复得很快,不到一个星期就可以下床了。

一直陪伴在李宗仁身边的胡友松,非常高兴。

9月29日,国务院给李宗仁送来了两张请柬。一张是邀请李宗仁于9月30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周年的国宴。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12)

李宗仁

另一张是邀请李宗仁10月1日,到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活动。

李宗仁觉得,这是国家给他的无上荣耀,非常高兴,也非常期待。

但是,胡友松担心李宗仁的身体受不了,便劝说他:“德公,这两场活动您就别参加了,我们把您的身体情况向周总理说清楚就行了。”

但李宗仁坚持参加。

国宴期间,还不到两个小时,李宗仁就感到腹腔疼痛,浑身发冷,只好提前回家。

第二天,李宗仁没有参加观礼活动,就直接被送进了医院。

这一次,医生发现,虽然李宗仁的直肠癌没有复发的迹象。但是,由于他患有肺气肿多年,心脏已经出现衰竭迹象。李宗仁只好再次住院。

期间,胡友松依旧是不离不弃,陪伴在李宗仁身边,每天提水、喂饭、翻身、熬夜。

没多久,胡友松就累的精疲力竭,十分憔悴。看到这个情况,李宗仁的机要秘书尹冰彦与相关人员商量,并经得周总理的同意,让郭洁德的侄子郭嘉兴,前来北京医院照顾李宗仁。

郭嘉兴到来后,胡友松才得以暂时回家休息。

后来,李宗仁因为洗澡感冒转为肺炎,病情加重,走到生命最后尽头。

一天,躺在病床上的李宗仁对胡友松说:“李志圣(李宗仁次子)结婚的时候,从美国寄来一张照片,我放到了卧室写字桌抽屉里的一个褐红色相册里,你下次来的时候,记得带来我看看。”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13)

李志圣与家人在一起

几天后,胡友松拿着那张照片,来到李宗仁病房里。病床上的李宗仁,费力的伸出手,颤抖着想要接过照片,但由于身体太过虚弱,李宗仁拿了好几次,都没有拿住,只好让胡友松拿着他看。

李宗仁一会儿让胡友松把照片拿远一些,一会儿拿近一些,但他看了半天,怎么也看不清,只好叹息道:“哎,老了,老了……”

当时,胡友松非常好奇照片上的那位老妇人是谁,但因为李宗仁身体不适,她便没有问出口来。

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后,李宗仁表示,能够回来死在自己的国家,也算十分幸运了,这了却了自己一生最大的心愿。

但是,他本想在台湾问题上做些工作,还没来得及向周总理提出,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他遗憾的说道:“台湾迟早要统一的,可惜我看不见了……”

胡友松听过后泣不成声,她紧紧拉着李宗仁的手说道:“德公,你不会死,你不能死,没有了你,我可怎么办啊?”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14)

李宗仁

“是啊”李宗仁泪流面的说道:

“我是个军人,一生只流过两次泪,一次是我母亲去世时,一次就是今天……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啊!你还年轻,往后的日子还很多,你脾气不好,以后一定要改一改,凡事要忍耐……”李宗仁继续断断续续的说着。

临终前,李宗仁还向胡友松交代了一些事情:

那些书,例如《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等,宋改广西图书馆,书画送给政府。

还有几瓶酒,我想把他们送给毛主席与周总理。

李宗仁所说的这些酒,并非一般的酒。大部分都是法国的白兰地与英国的威士忌,已经存放了200多年。

之所以专门叮嘱送给毛主席与周总理,是李宗仁出于对两位伟人的敬重与感激之情。

1969年1月30日,78岁的李宗仁与世长辞。去世前,他留给胡友松的最后一句话是:

每年清明节别忘了给我扫墓,让人知道我还有一个年轻的妻子。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15)

李宗仁与原配夫人

这句话,胡友松一直记在心里。

李宗仁去世后,胡友松想到了丈夫去世前要求看的那张照片。照片上的老妇人究竟是谁呢?

看着李宗仁儿子李幼邻、李志圣的照片, 胡友松突然发现,照片上的老妇人与李幼邻找的很像。她这才反应过来,李宗仁临终前要看的那个人是原配李秀文。

想到这里,胡友松笑了:德公,你为什么不把真相告诉我呢?也是,他是个很谨慎的人……

谨记李宗仁的叮嘱

虽然与丈夫阴阳相隔,但胡友松与李宗仁的交流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她先后两次将国家发的生活费13.7万元,以及李宗仁的私款共计20万元,还有大宗名人字画上交国库。

而且,胡友松还表示,不要国家任何照顾,她自己可以养活自己。多年来,她一直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

除此以外,她还将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捐给希望小学,还在抗震救灾中进行义卖,将自己卖画所得,全部捐给灾区人民。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16)

胡友松晚年

在胡友松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变卖李宗仁留下来的东西,即便是李宗仁的生活用品。

因为她知道,这些都是珍贵文物,自己有责任好好保护它们。后来,胡友松将李宗仁的遗物,全部捐献给了台儿庄人民。

胡友松说,自己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李先生的爱国精神,一直铭刻在自己的心底,永不磨灭!

另外,胡友松一直记得李宗仁的临终叮嘱。每年清明节,胡友松都会拿着一束鲜花,来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看望李宗仁。

1990年,胡友松以“王曦”之名,独自来到李宗仁的故里广西桂林。

她到桂林看了刚刚建立的李宗仁文物陈列室,还捐献了一批文物。另外,胡友松还专门前去看望了李宗仁的原配夫人李秀文。

当时,李秀文正生病住院,由于年事已高,李秀文长期处于“醒状昏迷”状态,没有了意识。

胡友松从事多年护理工作,很善于观察。她走近李秀文,仔细看了看对方。临走前,她说:“老大姐脸色红润,能吃能喝,完全是老年病,没有其他毛病。”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17)

胡友松

临走前,胡友松感叹:“老大姐的口音,让我想到了德公。我是为故人看了活人。”

此次桂林之行,胡友松还希望帮助李宗仁实现一个他生前的愿望——找一个养鸭子的地方。

李宗仁在世时,曾对胡友松说过回桂林乡下养鸭子的想法。

这个愿望,也是李宗仁幼年时期的愿望。

有一年秋收时,李宗仁跟着哥哥李宗唐,与母亲到田里割禾。休息时,母亲问两个孩子:“你们长大后希望做什么?”

李宗仁回答道:“只想做个养鸭子的人。”

在幼年李宗仁看来,鸭生蛋蛋生鸭,十分可口。

于是,来到桂林的第二天,胡友松就急急忙忙跑到李宗仁的故居,寻找他们当年准备回来养鸭子的地方。

李宗仁生前一直将台儿庄称作他的第二故乡,而台儿庄的人民,也对李宗仁有着很深的感情。

李宗仁晚年有没有回广西(李宗仁临终前落泪放不下胡友松)(18)

李宗仁故居

1996年,台儿庄区委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了胡友松的消息,区领导马上找来4个工作人员,并交给他们一项任务:4天之内,将胡女士找来。

于是,4名工作人员带着报纸,来到了北京。在别人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找到了胡友松的家。

敲开胡友松的家门后,工作人员一句“台儿庄就是你的娘家”,让胡友松热泪盈眶。

很快,胡友松被接到台儿庄进行参观考察。

在这里,她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与款待。人们告诉胡友松:“如果当年没有李宗仁先生率部抗日,杀敌报国,就没有台儿庄的子孙后代,我们怎么能不感激李先生呢?”

他们真诚的对胡友松发出邀约:“胡姨,来台儿庄住吧!俺们愿意把您养起来!”

这句话,让胡友松再次落泪。

晚年,胡友松皈依佛门,过着平静的生活。2008年,胡友松买了很多年货,准备回台儿庄过年,突然感到腹部疼痛。

医生检查过后,才知道她和丈夫李宗仁得了一样的病——直肠癌。她笑道:

“我和李先生得的是一样的病,到死的时候,我们也是同病相怜。”

这一年的11月25日,胡友松平静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