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和清明节都是祭奠先人的节日,人们除了烧纸钱、祭奠先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那就是放河灯!那么问题来了,放河灯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放河灯的好处和坏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放河灯的好处和坏处(你知道放河灯是怎么来的吗)

放河灯的好处和坏处

中元节和清明节都是祭奠先人的节日,人们除了烧纸钱、祭奠先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那就是放河灯!那么问题来了,放河灯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在古时候,河边上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夫妻俩老来得女,在七月十五这天生了个女儿。他们给闺女取名叫仙花。仙花长大后亭亭玉立,人见人爱。在仙花十五岁生日的时候,她突然消失了。老两口从早找到晚也没找到,王老汉猜想女儿可能在河边玩忘记了回家。他怕女儿迷路,又担心女儿怕黑,于是做了很多灯,点燃飘在河上。邻居们都很热心,帮助王老汉做灯,一时间淮河水面上布满了灯。有的人还在灯上写下仙花的名字,这样仙花看到灯之后就知道大家在找她了。

第二天天亮,仙花终于回家了。她一看到父母就扑到他们怀里大哭,老两口吓坏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仙花哭了很久才说出事情的原委。原来昨天她在河边玩,突然一只水鬼钻了出来,把她拉到了河底,要让仙花当替死鬼,水鬼好去投胎。仙花沉到水里,心里害怕极了,水底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后来水面上飘来几盏灯,水鬼看到灯似乎很害怕,赶紧松开了双手。仙花趁机往有灯的地方游,这才游出了水面。王老汉听完女儿的讲述,还是有点不明白,于是向城里的道士请教道士说水上面的灯能超度水鬼,让他们早日投胎。另外仙花沉到水底的时候,其实是魂魄沉到水底了,水面上的灯指引她找到了回家的路。

王老汉恍然大悟,为了避免以后无辜的人被水鬼拖下水,同时又为了让枉死的亡魂能够和家人团聚,他每年七月十五都会去河边放河灯。淮河边上的人,也跟着学着做。后来这风俗就散到了全国—这就是放河灯习俗的由来啦[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