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两个是孔子、王阳明,另外半个就是他曾国藩。可谁能想到名垂千史的曾国藩,曾经也是好色之徒,还孤傲清高,从不把人放在眼里。
1840年,曾国藩进入翰林院作检讨,芝麻小官,薪水少的可怜。物质生活的惨淡,激发了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由此他走上了修身这条路。
曾国藩非常自信地认为,只要立下志向不动摇,他的目的就能达到。在给亲友的信中,他大言不惭道:“君子就该有民胞物与之气量,有内圣外王之功业,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生养,不愧于天地的完人。”
当时曾国藩兴奋地抱着朱熹的《四书》请教理学大师倭仁。见到曾国藩,倭仁很开心,把自己的读书之法涛涛不绝地对曾国藩讲道。
“其实读书之法,就是通过静坐、记笔记等自省的功夫把一些私心杂念消灭在微露苗头之时,让自己沿着天理的大道奔驰而去,并将学术、心术、治术连通一气,学问增长的同时,道德水平也得到提高,这样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曾国藩如获至宝,激动的差点要叩头谢恩,一路小跑回家,开始研己。
首先是静坐,曾国藩艰难地盘着他僵硬的腿,好不容易盘上了,老腰又开始隐隐作痛,静坐一会儿后经又昏昏沉沉地睡去,一睡半天就没了。
曾国藩睡醒后,对自己的不争气而恼火,把自己臭骂一顿后,立马在笔记本上记下一笔,告诫自己,可第二天却又是这样。
写笔记还好,曾国藩实在有太多的臭毛病了,他不光傲慢,脾气还臭。在翰林院工作时,他没有遇到过自己的湖南老乡,以至于他开始骄傲了,“看啊,湖南千万人,才出了几个翰林?我不狂妄一点,都对不起湖南人。”
于是他把自己抬的很高,无论见到谁都心高气傲,大家知道,一个人心傲后,脾气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当同事持有与他不同的意见时,他总要反对,在曾国藩的心里,自己的意见一定是对的,为此,他和同事之间总要吵架。
准备科举时,曾国藩一直用心读书,哪能有与人吵架的功夫?现在当官了,终于有了机会,正好能温习温习湖南人骂人的脏话,如泄洪一样,见人就喷。
吵完架后,曾国藩懊恼不已,回家后就开始在本子上记录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咬牙切齿地告诫自己“下次不能这样了!”
第二天,曾国藩去岗位上班时,立马去找到昨天吵架的人,又是说好话,又是赔礼道歉,好说歹说一大堆,那人也就不计较了。
可转背,曾国藩心里骂道:“你以为我是认同你的观点,老子是在修身!”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曾国藩就捶足顿胸,告诫自己,人不能心口不一,要真诚!
就这样,曾国藩脑袋里始终紧绷着一根弦,一个坏毛病未改,另一个坏毛病就来了。
这个世上除了圣人,哪有男人不好色的,曾国藩也不例外,可要祛除这个臭毛病,简直比登天还难。
为了尽快改掉这个毛病,曾国藩跑到同事家,一见到同事的漂亮老婆,马上行起永恒注目礼,人家移动,他的眼珠子也随之转动。同事发觉后,连连咳嗽示意,可曾国藩好像没听到似的,直到同事肺快要咳出血了,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真够该死的。
最后曾国藩臭骂自己,真不是人,廉耻丧尽,禽兽不如!曾国藩的好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在处理好色这点上也特别极端,就连自己的老婆也是持着能不看就不看,能不动就不动。
但一天他在书房修身静坐时,突然觉得自己浑身燥热,于是情不自禁地走向老婆的卧室······穿好衣服出来后,曾国藩后悔及了,他抽了自己一嘴巴子,“青天白日做出这种事,畜生!简直是畜生!”
翻出笔记本,曾国藩把自己不当的所言所行记录在内,通过这种方式来时刻鞭策自己。三年后,曾国藩完成了华丽的蜕变,他从起初的一个心高气傲的农家子弟蜕变为翰林院的谦谦君子。
曾国藩的人生转变,得益于他找对了一位好老师,同时也得益于他一如既往的坚持。他克服了人性的弱点,就像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国藩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伟人终究是伟人,因为他们身上总有平常人没有的亮点,曾国藩的亮点,也许就是坚持加律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