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神手(文章原创首发,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一、导入

同学们,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

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

教师考编行测知识点(将相和试教完整稿)(1)

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16、17、18段。

二、赏析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师: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找出来。

师:我听同学们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来说,事情的起因是:……

生: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

教师考编行测知识点(将相和试教完整稿)(2)

师:你是在哪里找到的,第16自然段,请同学们都看到第16自然段。读一读:廉颇很不服气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性格直爽。面对廉颇的不服气,蔺相如又是怎么做的也就是事情的经过,请你来回答……

生: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师:你是从哪个自然段找到的?

生:第17自然段。

师:我们分角色朗读,男生读蔺相如的话,女生读旁边,我读他们说的话。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顾全大局,识大体,以国家利益为重。

教师考编行测知识点(将相和试教完整稿)(3)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师:请同学们齐读蔺相如的话。如果你是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这番话你会怎么想?

生:惭愧,难过,无地自容,蔺相如的心胸真宽阔。

师:是呀,蔺相如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廉颇是怎么做的,也就是事情的结果如何。老师看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就你了。

生:事情的结果是: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师:“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教师考编行测知识点(将相和试教完整稿)(4)

师: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师: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师: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教师考编行测知识点(将相和试教完整稿)(5)

三、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用填空的方式总结: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板书设计

教师考编行测知识点(将相和试教完整稿)(6)

小神手:80后的时代记录者,跌跌撞撞写实抒情!人,活着,即修行!深耕教育、投资、世故等领域。喜欢我的文字,获取更多相关资料,就敬请在篇首点击“关注”我哦,有话要说烦请评论……

(图片来自网络)

多谢点评,关注“教育小神手”了解更多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