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说到明朝您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朱元璋、锦衣卫、东厂、西厂……这样的热词,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明朝的锦衣卫有多厉害?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明朝的锦衣卫有多厉害(明朝统治的捍卫者)

明朝的锦衣卫有多厉害

前言

一说到明朝您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朱元璋、锦衣卫、东厂、西厂……这样的热词。

作为一个对明朝不太了解的人容易把东厂、西厂、锦衣卫混为一谈。今天我们的内容除了讲锦衣卫的兴衰,也会讲到东厂西厂锦衣卫的关系!

锦衣卫的工作内容

一般人认为锦衣卫都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杀手都是属于是皇帝的爪牙,其实最初的锦衣卫并不是用来杀人的。他相当于是皇帝的排面类似于今天的仪仗队。

图·古代仪仗队

据《中国通史·明史》记载,平日里没有朝会活动时,各卫亲军分别值守皇城四门,唯独锦衣卫将军在午门外昼夜守卫,总共100人。皇帝在御门听政的时候,锦衣卫堂上官一员侍立在御座西侧,负责传旨。锦衣卫将军一百二十九人与千户二人、百户四人,分别守护在丹陛、御道、金水桥以及奉天门广场的各个门前。此外还有锦衣卫校尉五百人,排列在午门内外,负责鸣鞭及执掌仪仗。每年正旦、冬至、万寿节三大朝会,锦衣卫与其他亲军一起承担侍卫和仪仗职责。仪仗队伍共有四千人余人,其中锦衣卫多达一千五百人。朝会期间距离皇帝最近的就是锦衣卫,随时侍奉左右,听候调遣。

锦衣卫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呢?但什么时候锦衣卫的性质变了呢?

锦衣卫是在明太祖朱元璋开始设立的。锦衣卫的设立是为了代替义子的职能,朱元璋用惯了锦衣卫以后甚至觉得比义子更好用

最开始的明朝也并没有锦衣卫这个职位,最开始旅行锦衣卫职责的是朱元璋的义子们。由于明朝流行义子文化(包括明太祖朱元璋都是郭子兴的义子,朱元璋开始打天下以后也广收义子),通过收义子这一种形式笼络人心。一直对朱元璋个人也是很忠诚,很崇拜。较为著名的朱文正、李文忠、沐英、何文辉、朱文逊、朱文刚,朱元璋也多次派义子们对外作战或者是监视武将带领部队对外作战。

随着帝国的不断庞大,部队的不断增多,朱元璋手下的武将勋贵也开始招收义子,义子也开始招收义子。朱元璋深深的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义子对于义父具有盲目的个人崇拜,甚至只听从义父的命令。最明显的一个案例就是蓝玉。一次朱元璋到蓝玉的军营视察,将士对朱元璋行跪拜之礼以后,朱元璋让大家平身,将士居然纹丝不动,蓝玉让大家起身,将士才敢起身。这对朱元璋的震动是相当巨大的,他开始意识到用义子这种形式来管理部队,对朱家是百害而无一利。

为了防患这种毒害于未然,朱元璋决定使用另外一群人代替义子来充当自己的眼线,监视朝廷勋贵大将。可是除了义子以外,离皇帝最近的人是谁?当然就是在午门外值守的这一群锦衣卫了!

由于锦衣卫们对皇帝都比较忠诚,而且在部队当中也没有什么根基;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皇帝;他们所得到的一切利益都必须要依附于皇帝,皇帝不怕他们拉帮结派。皇帝不断地从基层部队当中选拔锦衣卫,锦衣卫的规模也增加到5000人,他们分为明卫和暗卫。明卫负责仪仗和保护皇帝的安全,暗卫则负责收集官员私下的活动轨迹和政治主张,并将他们直接报告给皇帝,所以慢慢锦衣卫就成了皇帝的眼睛。对于很多的朝廷勋贵皇帝不便于直接出面处决或者审问,那么皇帝会直接派出锦衣卫进行抓捕审讯甚至处决,这个时候的锦衣卫已经成为了皇帝的爪牙。从此以后锦衣卫变成了明朝的特务机构,这个机构只忠于皇帝。

锦衣卫的第一代指挥使是毛骧,也就是我们在影视剧《朱元璋》二虎的原型。

锦衣卫和东厂的关系

东厂的建立是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建立的。有的伙伴会问,不是有了锦衣卫了还要东厂干什么?问题出在锦衣卫只忠于皇帝,只忠于一个皇帝或者说继承没有问题的皇帝。明成祖朱棣的皇帝宝座是从建文帝手中夺取的,难免锦衣卫当中有只忠于建文帝的人。如果用这些人来为自己充当眼线或者保卫自己的安全,朱棣是不放心的。

在推翻建文帝的战斗当中,宦官表现突出,比如说我们熟知的郑和,有勇有谋,又都是朱棣的内侍,所以深得朱棣的信任。于是朱棣建立了自己的内侍特务机关――东厂,东厂的指挥使都是宦官。东厂这一特务机关的建立一开始位置就高于锦衣卫。东厂不仅仅是监视官员人民还要监视锦衣卫,并且从锦衣卫当中选拔东厂成员。东厂和锦衣卫构成了明朝的内臣外臣特务机构。

锦衣卫和西厂的关系

西厂是明宪宗时期在东厂之外重新建立的集合抓捕审讯监狱审判处决为一体的特务机构。并且他们可以先杀后报皇权特许,这是区别于东厂和锦衣卫最大的特点。西厂还要监督东厂和锦衣卫,当然人员还是主要来源于锦衣卫。由于势力过大,并且心狠手辣造成了很多无端的冤案,最后在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当中西厂东厂被撤销与锦衣卫合称厂卫。

明朝最后一位锦衣卫指挥使

虽然锦衣卫在明朝势力庞大,背后站的是皇帝。但是锦衣卫的指挥使,由于得罪的人太多,杀孽太重往往都不能得善终。要么死于朝廷争斗,要么充当了皇帝的替死鬼。但是最后一位指挥使骆养性却跳出了这个怪圈。骆养性在北京城被攻破时被农民起义军抓获,但很快便迎来转机,由于吴三桂的欺骗,本来是迎接小明王的骆养性,迎来的却是努尔哈赤。他将计就计将努尔哈赤迎进了北京城,由于迎降有功被授予天津总督。

锦衣卫最后的挽歌

由于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起义,加上后金的步步紧逼,明朝江山很快就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当李自成打进北京城的时候,曾经风光明朝一朝的锦衣卫完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战,明卫绝大部分战死,暗卫失去了经济来源和实际的作用,逐渐变成了平民。

锦衣卫对明朝政治的影响

在明朝的政治当中锦衣卫是皇权维护不可或取的部分。一方面锦衣卫用伟岸的身躯撑起了大明王朝的仪仗,另一方面充当明王朝各朝皇帝的爪牙,对忠臣百姓大加屠戮导致忠臣不敢谏,武将不敢言,大明王朝成了皇帝的一言堂,满朝文武成了皇帝的奴才想杀就杀。当皇帝斩断了自家王朝的根基,势必导致王朝的覆灭。而锦衣卫也在这一场覆灭当中,变成了瓦砾灰烬。

淦珩读历史,读的是一种情怀。

参考文献: 《中国通史·中

中国通史故事

《锦衣卫那些事儿》

文/淦珩 图/网络 如需删除请直接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