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在咨询孩子弱视的时候,经常会问到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弱视治好了,散光会没有吗?” 其实,散光作为眼屈光的一部分, 度数增减与弱视是否治愈并无直接关系。散光,更多反映的是眼屈光的聚焦问题,而弱视更多是视网膜成像或视路传输问题。今天,我把多年来家长常见的一些散光问题汇总起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什么是散光,散光主要由什么构成?

儿童散光200度左右怎么办(家长常见散光问题汇总)(1)

散光是人眼常见的一种屈光不正现象,通常与角膜的弧度(通常在电脑验光单上显示为角膜曲率和曲率半径,见上图)有关。多数散光是因眼角膜厚薄度不均或角膜弯曲度不均导致各互相垂直子午线上的曲折率不一致,在眼内视网膜上形不成焦点而是焦线;所以,一般会把散光归结为角膜发育的问题(遗传,也就是我们常说天生的)。当然,也有部分散光是因晶状体的弯曲度或眼内其它屈光介质密度、位置协调变化引起。通常,人眼不能通过自身协调系统代偿的散光,孩子会通过外在眯眼、歪头或头位代偿来弥补。

儿童散光200度左右怎么办(家长常见散光问题汇总)(2)

2、通常散光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影像?有什么分类?

(正常眼或接近正常的微度散光) (散光眼:深浅度、粗细和清晰度不一)

散光的分类也较为繁多,暂时就举两种:

I)根据轴位分类:顺规散光,逆规散光,斜轴散光等

II)根据严重程度分类:微度、轻度、中度、高度等

3、什么样的人容易散光、散光影响大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带有散光的,只是因程度、性质和年龄的因素,对人的视力影响是不同的。一般电脑验光单上的散光是眼球的综合散光。除了学龄前儿童生理性散光(通常为远视 轻、微度远视散光, 主要与早期眼球发育有关,一般是5岁以下幼儿必经的屈光状态;基本会在学龄期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完善,达到正常。另外,近年有学者提出,部分散光在矫正或裸眼视力正常前提下,通过等效球镜转换,不宜配散光柱镜以免因外在代偿而固化散光,以利引导孩子通过自身各屈光介质整体协调,让眼球整体朝着去散光的正视化方向发展。)出现些许变化外, 绝大部分成人散光基本变化不大。通常散光出现波动,原因一方面是检查误差(包括所测散光轴位变化)导致的, 少数孩子是晶体散光(是否散瞳)的波动引起的,对视觉发育影响也不大,即使真的波动,在统一检测方式和条件下波动幅度一般也不会很大。

需要注意的地方:千万不要让孩子趴着,躺着看书,更不要躺着看手机、平板电脑!经常揉眼睛也会后天形成散光,日常生活中注意正确的用眼习惯!

4、高远的孩子,适度有点散光是好的,怎么讲?

I、远视过大的孩子,本来眼球前后径和上下径的比值小于1,即各子午线上的半径是有差值的,所以散光是客观存在的

II、高度远视的孩子,散光的存在有益于正视化,也就是降低远视度数

III 从生物遗传和光学角度来讲,这种远散造成的光学传导反应给大脑的信息是:眼睛要长得圆溜些,会促进眼球前后径的增长(远视 远视散光形成的焦点和焦线都是在视网膜后,而眼球的发育,就像向日葵,是跟着太阳--眼球是跟着焦点方向发育的)。

5、通常,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较大的散光波动?

I 检测条件,孩子的调节力比较强,比如有无散瞳,晶体等散光是否中和或叠加角膜散光影响最后的综合散光度数差异;

II仪器误差,一般25-50度都有可能,或检测的所在散光轴位出现变化;

III 孩子检测时状态,比如距离,是否眨眼过于频繁等也会影响结果;

IV客观验光各屈光介质散光度数不变,但同等视力条件下配镜大夫散光度数低配、高配或等效球镜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