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归去来兮辞重点字词及翻译?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归去来兮辞重点字词及翻译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
二.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
②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时矫首而遐观(时:名词作状语,常常)
情在骏奔(骏:名词作状语,像骏马)
当敛裳宵逝(宵:夜晚,这里用作状语,在晚上)
③形容词作名词: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携幼入室(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
幼稚盈室(幼稚: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
④动词作名词: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⑤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
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动用法,使……安适)
⑥意动用法:
乐琴书以消忧(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意动用法,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
⑦形容词作动词:
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三、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 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5)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泛指。
(9)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10)知来者之可追
古义:挽救,补救。今义:追赶,追求。
(11)策扶老以流憩
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
(12)问征夫以前路
古义:行人;今义:指出征的人
(13)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14)景翳翳以将入
古义:阳光。今义:景色
四、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悟已往之不谏 (放在句子主语与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
既窈窕以寻壑(探寻)
往:怀良辰以孤往(去往)
悟已往之不谏(过往)
会:会有四方之事(恰、逢)
相如闻,不肯与会(相见)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聚集)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一定)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赵王畏秦,欲毋行(前往)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执行)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行为)
琵琶行(文体之一)
策: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鞭子)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书)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策略)
时:时矫首而遐观(时常)
善万物之得时(大好时光)
寓形宇内复几时(时候,时间)
非:觉今是而昨非(错误的)
富贵非吾愿(不是)
五、虚词的用法
1.以
A、既自以心为形役 (介词。使、让。)
B、舟遥遥以轻飏(表修饰。“而”)
C、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D、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表目的。)
E、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顺承。然后)
F、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
G、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而”)
H、问征夫以前路(拿)
2.而
A、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B、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
C、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D、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3.之
A、悟以往之不谏(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到往)
C、悦亲戚之情话(取独)
D、善万物之得时(取消句子独立性)
六、文言句式
判断句
(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富贵非吾愿
宾语前置
(1)复驾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去哪里)
(3)乐夫天命复奚疑(“疑奚”疑惑什么)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介词,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耕植不足以自给(省略介词宾语,耕植不足以“之”自给)
(5)足以为酒(省略介词宾语,足以“之”为酒)
(6)景翳翳将入(省略宾语,景翳翳将入山)
(7)云无心以出岫(省略介词,云无心以出于岫)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介宾后置句
(1)农人告余以春及(即“以春及告余”)介词结构后置
(2)将有事于西畴(即“于西畴有事)介词结构后置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即“于武昌丧”)介宾结构后置
(4)问征夫以前路(即“以前路问征夫”)介宾结构后置
七、文学文化常识积累
1.粟:本指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这里指粮食。
2.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汉书•百官公师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3.太常卿:掌管国家祭祀礼仪医药的官。
4.公田:供俸禄的田。
5.一稔: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
6.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的房屋。
7.三径:院中小路。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人以“三径”代指隐士所居。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8.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
9.流憩:指无目的地散步和随时随地休息。
10.驾言:《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的简省,是“驾车出游”的意思。言,助词。
11.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即仙境。
12.良辰:美好时光,指万物得时的春天
13.有关“辞”的知识
辞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楚国,又叫楚辞,因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到了汉代,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富有浪漫气息,便于抒情。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而允许有错落参差,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多变化。从作风上看,辞一般都比较讲求文采,多用铺张手法;内容上辞以抒情为主;表现形式方面,辞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加添语气助词“兮”以调节音律。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4、四方之事
“四方”的几个基本义项:
(1)指东西南北四方。《礼记·曲礼下》:“天子祭天地,祭四方。”
(2)指各处;天下。《易·姤》:“后以施命诰四方。”《新唐书·吐蕃传上》:“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淮南子·原道训》:“以抚四方。”;高诱注:“四方谓之天下也。”
(3)指四方之国。《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联系语境,我们会发现“各处,天下”的义项更接近本句的意思。“四方之事”即指“天下之事,各处之事”。当然这样的解释还是很模糊,联系时代背景,我们不难推断出,此处的天下各处之事就指的是狼烟四起战乱不断的事。这并不是简单的主观臆断,联系语境来看,这样的解释最为合情合理。前文说,“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想做官而没有机会,但碰上天下大乱,四方不太平,于是“诸侯以惠爱为德”,到处搜罗人才以加强自己的势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于是被叔父举荐,得以担任彭泽县令一职。这样解释,就文从字顺,合情合理了。并且,这样解释也与后文的“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相呼应。正因为有前文的“四方之事”——天下不太平,战乱不断,才有后文的“风波未静”——战乱未停息。一切顺理成章。
15、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季为三个月。孟月、仲月、季月分别指每季的第一、二、三月。例如:孟秋是农历七月、仲秋是农历八月、季秋是农历九月。
16、干支纪年法
1.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组合。
天干有十个,即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0);
地支有十二个,即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0)。
天干和地支从“甲子”开始,按顺序逐一相配,各用到最后一个时,再从第一个开始继续相配,就形成了六十个干支,也称“六十花甲子”。
2.干支换算一般指干支纪年与公历纪年间的换算。
换算方法如下(天干和地支提前按照如上1、2、3……顺序标示):
干支年= (公历年份-3) mod 60(mod表示求余函数)。余数mod 10=天干;余数mod 12=地支。其实就是,天干序号= (公历年份-3) mod 10(mod表示求余函数);地支序号= (公历年份-3) mod 12(mod表示求余函数)。
比如2019年的干支序号:天干序号= (2019-3) mod10 =6(己);地支序号= (2019-3) mod12 =0(亥)。因此,2019年是己亥年。
八、成语
1.归去来兮:是回去吧。指归隐乡里。
2.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
3.平生之志:一生的志向。
4.情在骏奔:指一心急着去奔丧。
5.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
6.来者可追: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可追,可以补救。
7.迷途知返: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8.今是昨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9.晨光熹微:形容早晨天色微明。
10.矫首遐观:指抬起头向远处看。
11.倦鸟知还: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12.息交绝游:屏绝交游活动,隐居。
13.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指事情没能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
14.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
15.乐天知命: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也指以乐观的状态面对困境,以睿智的胸怀通达人生,是易道与天道通的概念,人处于变易中,感受其中的规律,增长智慧与性情以达到圆融的境界。
16.乐天安命: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同“乐天知命”。
九、奇闻轶事
1.葛巾漉酒
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接待他。
2.无弦之琴
陶渊明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这琴没有琴弦,每逢饮酒聚会的时候,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意趣。
3.白衣送酒
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
4.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5.量革履
陶渊明没有鞋子,王弘吩咐手下的人帮他做鞋子。手下的人请示他陶渊明脚的大小,陶渊明便坐下来伸出脚让他们测量。
6.颜公付酒钱
颜延之在当刘柳后军功曹这个官职时,曾经在寻阳和陶潜交情很好。后来颜延之在始安郡这个地方当官,在经过陶潜住的地方时,便天天去陶潜家。要走的时候,颜延之留下二万钱给陶潜,陶潜全部把钱送到酒家,以便以后去拿酒方便些。
7.我醉欲眠卿可去
不论贵贱,只要有人拜访陶渊明,只要他有酒,就会和客人一起喝酒。陶渊明若先于客人醉了,就会对客人说:“我醉了想睡了,你离开吧。”渊明的率真就在此处。
十.作文素材
1.自然生活,自在做人
现实波诡云谲,那就像水一样的流淌,以自然的态度坦然以对,顺应自然,自在做人,活得坦然。
2.洁身自好,保持独立人格
规则之外总有一些所谓“共识”性的“潜规则”,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此处不合爷,自有爷去处。人身上总有一些之所以成为人的东西是不容丢掉的,丢掉之后就是“非人”了,它比黄金更值得珍存。
3.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自然,是人生存的家园,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陶渊明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一味地去征服自然最终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生态环境的恶化,生存在其中的人必承受其果。“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像云一样无忧无虑的悠闲,像鸟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融入自然,本身已是自然的一部分,感受天地的深邃与阔远。
4.人,诗意地栖居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怎么样才是诗意地栖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诗人陶渊明在最平淡的田园生活中感受出了最绚烂的诗意。活在哪儿并不重要,重要都是怎样活着。当双眼被欲望遮挡,身边的风景也就无法感知。打开心灵,敞开怀抱,诗意就会从内而外地受到滋养而无处不在。
5.秉持初心,坚守自我
很多时候,人们走着走着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时不时地回头检视一下,整理之后重新上路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跳进“樊笼”的陶渊明“复得返自然”就像“羁鸟”重回“旧林”,“池鱼”回到“故渊”,又回到那个质性自然的自己。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 , ”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问是:“ ,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7.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算太远的自恕自慰之句是:“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归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
“ ,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9.《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 ”。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10.《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1.《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12.《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3.《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14.《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作者辞官归家,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15.《归去来兮辞》中“ , , ”几句写出了陶渊明归家时欣喜若狂,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 , ”两句写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妻子比谁都盛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16.《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跟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的句子是:“ ,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17.《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驾车出游。表现出游方式的句子是:“ ,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表现游历经过的句子是:” ,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表现游中所见的句子是:” ,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表现游中所感的句子是:”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8.《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心神不定,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19.《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 ,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20.《归去来兮辞》中“ , ”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1.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2.《归去来兮辞》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 ,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