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第一次见到世界地图,第一次知道,地球是圆的

徐光启信奉什么教(徐光启第一次见到世界地图)(1)

徐光启出生在上海一个商人家庭,因遭受倭寇的抢劫,家道中落后,转而从事农业,却又碰上灾荒,徐家的生活更为困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使得徐光启从小就接触到一些具体的生产知识。虽然家里经济拮据,但父母还是想尽办法供他读书。在父母的教诲下,徐光启也把科举考试看作通往仕途的阶梯。

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二十岁的徐光启中了秀才,但在之后的科举之路上,却是一路蹉跌。为了谋生,他一边读书,一边在家乡教书,同时,还参加一些农业生产劳动。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徐光启赴北京顺天府参加乡试。他的考卷开始已被阅卷官扔在一边,主考官偶然从“落卷”中看到徐光启的考卷,“击节叹赏”,称“此名士大儒无疑也”,于是,把徐光启提为此次考试的第一名举人。

但中举后,接下来两次考进士,徐光启都落第了。一直到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徐光启终于在四十二岁时,考取了进士,被授翰林院庶吉士。

徐光启的兴趣相当广泛,尤其爱读自然科学类书籍。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他在南京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带来的自鸣钟、日晷仪等东西,引起了他对西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从那时起,他就萌发了借翻译西洋科技书籍,来提高中国科技水平的想法。

徐光启翻译的第一部西洋科技书是和利玛窦合作的《几何原本》。翻译时,由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录。徐光启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因为,翻译不仅要求文笔流畅,对于一些专有名词,还要求在意思准确的前提下,使人看了易于领会。《几何原本》中文译本的问世,为清代的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他所翻译的一套名词术语,有很多至今仍在沿用,如点、线、面、直角、外切等。而“几何”二字、在汉语中本来是个虚词,经徐光启利用,就成了一个专业名词了。继《几何原本》一书之后,徐光启又与李之藻、熊三拔等人合作,先后翻译了《同文算指》、《泰西水法》、《测量法义》等书。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后金破抚顺,徐光启积极上疏,建议加强国防。但各种势力的掣肘,使徐光启感觉自己有力难使,于是干脆请假回家,著写早已计划编撰的“农业大百科”性质的“种艺术”,这便是后来成书的《农政全书》。

全书分六十卷,共六十万字,凡涉及当时的农业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农具,农作物特性、技术知识等等,应有尽有。该书把重点放在水利、荒政等几项上。

徐光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五项用水方法,这套用水理论,直到今天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备荒、救荒问题上,徐光启则把预防摆在了首位。他在书中记录了四百多种草木野菜,井详细介绍了这些植物可食用的部位和食用的具体方法。其中不少野菜他还特别注明自己已经尝过。据统计,他亲口尝过的野菜草木有五多种。

为了消灭蝗灾,徐光启还专门统计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一百一十次蝗灾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从中总结规律,介绍了捕捉蝗虫的方法。《农政全书》汇集了当时所有农书之精华,刊行后,立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广为流传。此外,徐光启对天文历法也很有研究。明末的《崇祯历书》就是在他的督导下完成的。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徐光启受聘韶州任教,在韶州首次接触传教士郭居静(L.Cattaneo)。在郭居静那儿,他第一次见到一幅世界地图,知道在中国之外竟有那么大的一个世界,又第一次听说,地球是圆的,有个叫麦哲伦的西洋人乘船绕地球环行了一周,还第一次听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能清楚地观测天上星体的运行。所有这些,对他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之事。从此他开始接触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

徐光启为官清廉、生活简朴,这在当时的官宦之家,是难以想象的。徐光启官做得越大,为人处事越低调。徐光启七十岁生日时,按习惯,大小官员、亲戚朋友都得送贺礼。徐光启早已写信叮嘱自己在家乡上海的小辈,所有送来的礼物,一概辞谢不受。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送来的贺礼,也婉言谢绝。上海的儿孙辈知道老爷子的脾气性格,照办不误。

徐光启早年在翰林院学习的时候,曾有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他早晨起来穿衣服时,发现一条袜带找不着了,他没有惊动同学们,暗自用一根布条替代。如此一个多月的时间,直到自己的夫人发现,笑着说:“翰林院薪水再少,还不至于添不起一付袜带呀!你这么节俭别人见了,一定会认为你在装模作样。”徐光启答道:“你呀!你知道世上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冬衣夏衫样样俱全,只是少了一条袜带,就当作一个小小的缺陷,我觉得正合适,哪里是在装模作样呢?”徐光启表面看起来有点迂憨,但体会他的内心思想,就会感受到他内在的崇高人格魅力。

(本篇完)

,